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大杂院小富婆/大反派她跑去摆摊啦(188)

作者: 敞敞 阅读记录

原本想好好收拾一下林兰的,现在只能先收敛一下,暂时让人在那死丫头毕业分配的时候做些文章。幸亏启明没有糊涂到底,为了个姑娘跟她要死要活的,不然张秀英可就真得丢脸丢大了。

这回也不知道贺振华多久才能消气,唉,张秀英想起这个就头疼。

……

时间很快进入六月,远在粤城的雷阿英独自完成了一次补货任务,不但数量款式全部正确,价格也比以往便宜一些。

这段时间她把粤城的供货渠道基本都搞清楚了,就连深城那边她也托关系摸了几趟路,还意外收获了一个进首饰的渠道。

林珊跟她几乎两三天就要通一个电话,细算起来比跟贺正岩说话的时间都多。

这中间阿英有寄过几件她自己看上的衣服过来,林珊收到之后大为赞赏,当即就通过了三件,准备下次补货的时候直接上。

阿英非常开心,觉得没有白白学习那些杂志。林珊说得太对了,人就是得学习,不管干哪一行。

这阵子她们不仅搞定了货源,就连货运路线,阿英都请她爸爸帮忙好好疏通了一下,这样一通操作下来,成本大幅度降低。

林珊盘算了一下时间,决定可以正式启动京市开服装店的项目了。

其实自从上大学开始,她就一直想要在首都开个大服装店,只是当时时机不成熟,只能先到处瞎逛。现在资金没有那么紧,服装渠道也稳定之后,就可以启动京市的第一家店了。

虽然她最希望开店的地方是城中心商业街那里,但是那种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寸土寸金的地方,没那么容易进去的。再加上她账上的资金也不是那么雄厚,所以目前根本没办法一步到位。

这第一家店,现在最适合开在西城区。这个区的商业活动非常多,很多老字号都开在这儿,现在的老百姓一说买东西,无非就是东、西两城。

东边暂时去不了,那就先去西边开。

林珊从学校这边坐公交车去西城非常方便,最近只要没事儿,她就会那边进一步考察店面。贺正岩有空的时候,也会陪着她一块儿逛,讲讲这地方的历史,说说那地方的规矩。

看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个门面稍微合适一些。一个在大路边上,人流量大,就是旁边主要是卖吃的,环境比较嘈杂。还有一个周围环境倒是不错,挨着个卖绸缎和卖钟表的店,但是房东人太傲了,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上来就要价5000一个月,少一分都不行。

林珊是要长期做生意的,门面合适,房东也得好相处才行,不然三天两头都是糟心事儿。

这两天她考虑了很久,勾勾画画又算了一大笔账,决定还是得继续寻找更合适的店面,那俩实在不行。

贺正岩恰好去延庆部队忙了两天,回来见林珊为难,刚发动朋友帮忙留意一下铺子,她那头却突然传来了好消息。

林珊的师姐李倩知道她找铺子受挫之后,突然想起大姑父的小舅子家有一个好铺子刚好要到期。于是李倩二话没说就把林珊给带了过去。

这门面位于西城南边一带,虽然没有在主干道边上,但是恰好处在一个岔路口,高峰时期的人流量也是很可观的,而且最关键的是,这地方前方不到一百米的地方,就是百货大楼的侧门!

林珊最爱百货大楼附近的地盘,之前逛的时候也是首选这些地方,可惜当时不是没有空铺,就是价格太离谱,还有一个打着百货大楼附近的牌子,实际离人家有两里地!

李倩亲戚家的这铺子,面积比之前看上的那两家都大,目测比安河的还要大上十几个平方。原来的租户是卖二手钢琴的,林珊去看铺子的时候,老板正在组织员工收拾东

西。

林珊跟人家简单聊了几句,得知这老板是觉得地方小,展示效果不好,所以才找了更大的地方。

林珊看着这又大又明亮的铺子,浑身每个细胞都在喊着“就它了”,这地方光临街的大窗户就有两个,格局四四方方,非常好装修改造。

收到她想租的意愿后,李倩的亲戚报了个熟人价,4500块一个月。

林珊回去考虑了一下,又打听了一下周边的价位后,果断同意了。不过由于她想签的是五年约,比别人多了三年,双方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最终敲定4850块一个月,为期五年。

搞定店铺之后,林珊把这边的情况跟安河公司的人都说了一下,赵桂花就发愁:“你一个人又得上课,又得忙着弄服装店的事儿,这能行吗?”

林红怀孕了,没办法过去帮忙,赵福又在忙厂子的事儿,其他人也都各司其职,同样走不开。

林珊让她不用担心,她已经找好人了。

其实在找店面的阶段,林珊就把自己想找闫超帮忙的事儿说给贺正岩听了。毕竟明年就要开始做国债的买卖,现在抽空跟闫超熟悉一下,了解一下他的为人和能力,对林珊来说很有必要。

贺正岩把这件事告诉闫超之后,他立刻就高兴地飞奔过来了。闫超目前在粮油厂做零工,家里有个水果摊,平时为了补贴家用,他还会帮人家送送煤球,拉拉白菜。

他是家里老大,爹妈身体都不太好,两个弟弟还没娶着媳妇儿,一个妹妹还在上学,自己老婆又怀了孕,不努力挣钱不行啊。

一听林珊让他帮忙跑跑腿,就给出这么高的工资,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贺正岩又跟他说了一遍,他这才确信一切都是真的,当即激动得跟什么似的,恨不得立刻就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