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大杂院小富婆/大反派她跑去摆摊啦(238)
林珊虽然想签十年,但这事儿强求不来。刘老板倒是提出如果十年约的话,要一次性付清房租。她可没有一下子就拿出两百多万现钱的实力,所以合约最终以每月1万5五年期限成交。
签完合约后,正好是午饭点儿,林珊想做东请大家吃顿饭,结果卢二叔非说他请,哪有让小辈请客的道理。于是林珊签了合约,白吃了顿大餐,还跟刘老板相谈甚欢。
门店的事情搞定后,就要开始准备装修事宜了。这次少了闫超帮忙,换上他二弟闫强了,再加上魏雪琴和闫青,启动速度比上次要快多了。
装修还是交给王大军的团队,家具定制仍然是她上次发现的宝藏大爷吕大爷,闫强负责监工和买各种材料,招工和培训交给魏雪琴和闫青,林珊总统筹。至于装修风格,整体上跟西城的店保持一致就好。
由于这次的店铺面积大,而且又是两层楼,所以展示空间自然就更多了,其他各个功能分区就可以做得更大更气派。
林珊一边跟王大军商量着方案,一边也没忘了跑工商局。托李倩爸爸牵线的福,各种证件办的都非常顺利。
阿英那边,林珊也已经让她大量准备新货了,不过为了丰富店面和采购一些装饰品,她还是要亲自去一趟粤城。只是这回就不带李娜了,带上负责安河服装公司的杨艳,还有李国超就行了。
赵桂花去见过一次世面后,就不想再去了,再加上林红那边又在弄房子,她不放心。
林珊把京市的工作暂时安排好,又跟贺正岩说了一声后,就迅速南下了。这次安排的时间短,所以一到粤城她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去看阿英约好的货。
合作了这么久,阿英已经非常清楚自家店的风格,以及林珊想要进什么样的衣服了。林珊对她选的这些衣服都非常满意,同时又增加了一些长袖连衣裙,以及几十条牛仔裤和牛仔裙,太阳帽也补了一批。
人家老板搞来的五十副墨镜,也全被她包圆了。
现在是七月上旬,一个半月的装修工期结束后,差不多八月底九月初就能开张了。今年热得很,趁着秋老虎还可以再卖一波夏装。
这次来,林珊淘东西就知道要去旧货市场了。逛了一天,买的三人都没手拿了才罢休。他们用两天时间就搞定了一切,临走前,林珊又去看了下服装厂的进展,跟阿英聊了下设备培训的事情。
服装厂十月底就能提前建成,到时候设备会进厂,培训方面的事,阿英已经跟卖方说好了,到时候花点儿钱请个老师过来教他们就行。
至于员工方面,林珊让陈广志和阿英按照食品厂的招工方式,考试择优录取。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则要根据陈广志和阿英考察别人厂得来的经验,慢慢制定出来。这些还不急,电话里就能商量好。
安排妥当粤城的事情后,林珊满载而归。在安河住了一晚,她就回京忙活了。
店大投资大,操心的地方也多,即使有过一些经验了,也还是容不得半点疏忽大意。
林珊倒是不担心这个店的生意,毕竟西城店每天都排队限流,经过春晚洗礼和明星带货之后,“红珊服装店”已经成为了京市时下最为火热的高端服装店。
春晚后西城服装店的收入,甚至比倒卖债券挣得都多。这也是她急着开第二家店的原因。明显的过载,让店员疲惫不说,也很容易给顾客带来不好的体验。开家更大的店,实在是迫在眉睫。
林珊之前有想过要不要让东城大店走更加高端一点的路线,但思考过后,觉得还是不太妥当。如果同一个城市的店,有明显的高低端之分,那势必会影响稍微低端一点的店的生意。久而久之,品牌会给人一种很混乱的印象,从而引起人们对品质和价值的怀疑,高端店的生意也会跟着慢慢回落。
所以所有店维持统一的水准很重要,即使是安河的店,也必须与时俱进,京市这边有的,那边都有。要给客人营造一种这个品牌很严谨、很专业的感觉。
魏雪琴把招好的售货员给林珊看过之后,就安排她们去西城店里培训了。装修队和家具队每天都在赶工,就这样各路人马,齐心合力地奋战了一个半月后,东城服装店终于完成了所有准备工作。
繁华的商业大街上,气派敞亮的二层小楼格外醒目,大大的“红珊服装店”招牌优雅响亮,时尚前卫的玻璃橱窗里,一个个时髦摩登的模特展示着不同的衣服,场景不同,穿着不同,那画面、那质感,无一不让路过的行人驻足观看。
开业当天照旧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贺正岩这次送了比上次还多的花篮,林珊在京市认识的人基本都来捧场了。就连卢二叔也来了。
亲朋好友,外加提前就知道新店要盛大开幕的老顾客们,一时间整条街的热闹都集中在了红珊服装店。
姜春荣来得比较晚,她今天事儿多,紧赶慢赶总算在傍晚的时候赶来了。看着这气派的铺子,络绎不绝的客人,她内心升起一种莫名的骄傲。
这么厉害的姑娘,在跟他儿子处对象!
姜春荣对着是林珊夸了又夸,还拍着她的背心疼道:“眼瞅着就瘦了,这段时间累了吧。”
林珊笑着说:“累并快乐着。”
姜春荣乐了,感觉这孩子简直说中了她的心声,她做研究就跟孩子做生意似的,累,但是非常快乐。
魏雪琴帮着新招的店长田雯招呼着客人,闫青则帮着售货员们收银和打包。两人忙忙碌碌,有条不紊,干得非常不错,完全替代了林珊之前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