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大杂院小富婆/大反派她跑去摆摊啦(240)
托影后胡敏和大歌星姚雪的福,现在文艺界很多明星的衣服,都是在“红珊”买的。10月底服装厂建好之后,创立品牌的事情就要正式开始启动了。
虽然阿英学习服装设计和裁缝,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要达到专业的水准还需要一段距离,不过好在这年头也没有几个真正专业的人,还是有时间慢慢来的。
林珊不是不知道在时尚领域里,我国一直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一直到电商爆发之前,很多以前还不错的品牌,在经过国外品牌入驻洗礼之后,基本都倒得倒,散得散,就算能活下去的,也基本都奄奄一息了。
每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势”。在三、四十年学习国外先进思想和技术的影响下,崇洋媚外的心里已经深入一些人的骨髓。最严重的时候买的东西上面只要带汉字,就会显得很不高级。
但随着自身实力的不断发展,人们见识到更多的世面之后,发现“原来你还没我好”的时候,当年备受追捧的“公知”反而成了网上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新生代的孩子们,已经没有那种“外国的月亮就是更圆”的思想了。各大国产品牌也凭借自身的实力,纷纷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林珊不确定她要创立的服装品牌,能不能挺过那个被国外碾压的岁月。但她坚信只要一直保持竞争力,就必定能跟他们争一争市场。
当然,这些都是她作为一个在后世生活过的人的提前忧虑。就目前八十年代末这个工业水平,还是必须要大力开放,学习先进技术的。只不过任何东西都有利弊,不可能只享受红利,不接受影响。
林珊跟阿英和陈广志在电话里,把服装厂的管理制度都确定好之后,她期待已久的电视剧《末代皇帝》也到了播出时间。
林珊提前通知了亲朋好友和公司主管们,科研所的房子没有电视,她就跑去姜春荣那里看了。
《末代皇帝》虽然有电影版珠玉在前,但是电视剧版本播出的时候,仍然会获得非常大的成功。电视剧版即使在制作上不如电影版精良,却比对方更尊重文化,更注重历史还原。
随着电视荧幕正式进入剧场播放时间,《末代皇帝》的片名一放出来,“林爱国辣椒酱”的广告瞬间强插了进来,跟着林珊看了无数遍的故事,开始播放。
熟悉的故事,熟悉的旋律,短短的三十秒,看得她无比兴奋。一旁的姜春荣比她还要激动,广告一完,她瞬间鼓起掌来,抱住林珊拍拍她的背,“好孩子太棒了!这广告拍真好!看得我都口水都快出来了!”
林珊笑弯了眼,特别开心,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花出去的钱非常值得!
赵桂花那边是跟杨老太和红梅一块儿看的,看完之后她激动地拿起桌上的辣椒酱,直呼:“我家的!我家的!这都是我闺女做的辣椒酱!我儿子叫林爱国!”
她说着说着,就开始狂哭。一会儿说闺女厉害,有一会儿说儿子可怜,一会儿说自己命苦,一会儿又说自己命好。
红梅作为赵桂花的干姐妹,比她哭得还厉害,只有杨老太一个人比较理智,“行了行了,大喜的事儿别哭,赶紧看电视,不是说待会儿完了还有广告吗?”
两人被她这一提醒,才收敛了一下情绪,继续坐下观看电视。
除了赵桂花哭,她大侄子赵福也在家看红了眼眶。这厂子从一片庄稼地里开始,都是他在亲力亲为。可以说对这里头的一砖一瓦都有感情,看着自家厂子做出的辣椒酱上了电视!还拍得这么好看!他能不激动吗?!
本来他还压抑着点儿情绪,结果一看媳妇儿王芳哭得跟个泪人似的,索性也就没再憋着了。
两口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感慨着从刚开始在村里吃不饱饭,到现在吃穿不愁,还办了城里户口、买了房,孩子也都在好学校上了学,自己跟媳妇儿还都在公司管事儿,明年还能有入股的分成!这要不是因为珊妹子,他们能有今天吗!以后必须更加好好干!
俩人说完,还不忘教育孩子,让他们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多向姑姑学习!
“好!向姑姑学习!”俩孩子兴奋地敬了个少先队礼,自豪得不能行。
郭有财一家远在深城,也看见那广告了。
“拍得真好!”郭广盛真心实意地夸奖,没想到一个辣椒酱还能给弄成特别高级的感觉,他瞬间觉得饭桌上这瓶辣椒酱,看着就不一样了。
郭有财笑道:“这就是广告的厉害啊。只放一个小片子,就能让人觉得这东西不同。儿子啊,咱还是懂得太少了。”
“是啊。怪不得您以前总让我们好好读书,我是晚了,以后就看我儿子闺女了。你们几个听好了,谁不好好学习,我就把谁扔工地搬砖去!”
“哦。”郭广盛的几个孩子蔫蔫地点点头。
贺正岩没赶上播出前的那一遍广告,只能在忙完后跑去河西军区领导的屋里,看电视剧结束时候的辣椒酱广告。
领导还纳闷这是干啥呢,一听他说是未婚妻家的广告,顿时来了兴趣,不但他自己要看,还把旁边的政委和其他干部也一块儿都叫了过来。
于是所有人就这么生生守到了片尾,“林爱国辣椒酱”的广告一出来,所有人就跟后世看自家亲戚参加奥运似的,全神贯注,还略带点儿紧张。
“诶!这不是你送——”
“嘘!”
“看完再说!”
30秒的广告转瞬即逝,一个爱开玩笑的营长拿起领导桌上的辣椒酱,学着广告词儿:“天下好食材,融进一罐酱!林爱国辣椒酱,舌尖中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