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大杂院小富婆/大反派她跑去摆摊啦(259)
林珊剩下的几天除了陪他们挨个儿逛景点外,还带大家去看了看自家的几个铺子,参观了一圈清大。
林红感触颇深,夜里忍不住对王军说:“以前姗姗喊我来京市,我虽然也想来看看,但是从来没觉得咱们也能来首都生活。不过这几天到处逛了逛,我现在开始有点儿觉得,说不定以后咱真有可能过来住。”
王军的感触并不比她小,以前他来京市的时候,觉得这地方好是好,但不是家,买个东西一听带口音,服务员就满脸的不耐烦。可这几天逛下来,去到的每一个地方都特别好,没人给白眼,服务态度还好,他不知道是首都这边进步了,还是因为他们有钱了,所以不被人看不起了。
反正这回来京市的感觉特别好,弄得他都想好好使使劲儿看看能不能调过来了,尤其是参观过清大之后,他也会忍不住希望昊昊长大后,能进入这么好的地方去学习。
“咱京市的房子是买对了。”王军搂着林红感慨道。
林红笑眯眯地点头:“是啊,跟着姗姗准没错,咱都会越来越好的。”
“是。”
林珊依依不舍地把家里人送回走之后,也即将迎来自己的考试周。她在学校猛复习了好几天,顺利完成了考试,正式结束了大三的生活。
刘灿荣那边做的“下饭菜”广告,林珊已经收到了,她非常满意这个效果。等正带寄过来后,她又熟门熟路地找到电视台的人,又冠名了一个电视剧。
负责广告审查的一个编导也是熟人,热心地建议她在“下饭菜”广告开始前,加上几秒辣椒酱的画面,用来告诉大家“林爱国”家又出新品了。
林珊觉得这主意非常好,当即就请人家帮忙剪辑了一下,为表感谢她请对方吃了顿大餐,又送了两箱自家的产品。
这次除了电视广告,林珊也准备买一些报纸和户外广告。
这么做不是怕“下饭菜”卖不出去,就目前在自家店铺的售卖情况来看,“下饭菜”的热销程度极有可能超过辣椒酱。
她选择丰富广告的类型,除了要全方位覆盖各个圈层外,主要还想为以后推广服装品牌铺铺路路。先走走所有的广告流程,看看这些类型的广告效果如何。
阿英新设计的这批夏装已经开始销售了,目前来看受欢迎程度相当之高,大有超过去年夏季营业额的趋势。
六月中旬的时候,深城传来好消息,郭广盛经过几轮奋战,最终以870万的价格,拍下了那片12000平方米的的土地。
另外关于上市的事情,他请的人已经开始准备了。不过由于目前国家的规定是,公司的开业时间要在三年以上,且最近三年持续盈利才能进行申请,所以“荣发”最快也要到明年十月份才能提交资料。
目前他们要想继续做项目,除了尽快盖楼回收资金外,还是要向银行借钱。不过向银行贷款本来就是公司运营中的一部分。再大的企业也没办法保证资金一直很充足,总有个紧缺的时候。
因为刚拿到地,项目才刚要启动,目前正处于筹备找人的阶段,林珊这个暑假基本就不用再去深城了。
不过“下饭菜”的广告马上要上了,整个食品厂都忙得不可开交,采购制作加工备货出货,每天都有一大堆事情要处理。
贺正岩趁休息日的时候,跟林珊回了趟安河。
看着这忙碌到多停一辆小汽车都嫌拥挤的院子,他大为震撼。这厂子从还是工地的时候他就见过,后来开了厂,有了活儿,再到现在眼看就要超过负荷。这发展实在是太快了。
林珊叹气,这实在是个甜蜜的负担。公司发展得太快,必须再建个更大的食品厂了。不过这回不租了,她准备买地自己建。
第156章 买地盖大厂
安河土地局的陈主任上回说有地拍卖的时候, 第一个通知林珊。结果几个月过去了,仍然音讯全无。
林珊决定还是把陈主任请出来再问问怎么回事。上面还没规划好搞房地产的用地不要紧,看看能不能申报一块工业用地才是目前最要紧的事儿。
陈主任还是一如既往地热情, 几口小酒下肚之后,直接告诉林珊之所有进展缓慢, 是由于安河新换的一把手,刚对全市的发展进行了一个总体规划, 目前还没有进展到住宅基地这块儿,所以只能再等等。
林珊对陈主任表达了一番感谢, 把自家要再建一个大型食品厂的计划说了, 希望土地局能把工业用地批给他们公司一块儿。
陈主任一听她想盖大厂,瞬间就激动了, “这是大好事儿啊!咱安河现在各大国营厂的效益都不好, 你们能建厂对咱安河的发展可是件大好事儿啊!你们准备盖多大的地方?”
“您最多能批多大?”林珊当然希望地方越大越好, 毕竟她也不想发展着发展着就得重新扩厂。
陈主任笑了,稍稍思考了一下, 小声告诉她:“不得大于五千平方。”
林珊懂了, “那就五千平方吧, 你估摸着大概需要多少钱?”
陈主任拿出纸笔算了一下,“要56.4万左右。”
林珊小声问他:“五十万能拿下吗?”
陈主任声音更小,“你找王局说,应该问题不大。”
林珊明白了,再次好好谢过主任之后, 下午就去找王局长了。其实她最开始找的人就是王局长, 只不过局长事儿多人忙,就把具体的事儿都交给了
陈主任。
王局长一听林珊建厂的想法后,立刻对她进行了一番表扬, “咱们安河太需要像你这样的个体户了。私人公司现在只能批这么大的,五十万倒是没什么问题,不过上面现在有了新的建厂标准,你们可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