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在八零种田种药材(119)
夏永贵点头,夫妻俩又连道谢几回后离开。
没多久夏永贵抓一只绑着脚的母鸡来送给裴宁说:“裴大夫,我娘叫我送来道谢。”
裴宁说:“那不用,你们给了治疗费。”一些病症自己第一次治疗,可以说病人是她的实习对象,所以意思收点东西便行。
夏永贵老实不会说话,只说:“那不够。”放下鸡急忙离开。
他们夫妻俩从裴宁回去时一脸喜色,李秀兰走路小心,夏永贵回头又给裴家送去一只鸡,看见的人都猜李秀兰怀了。
裴宁治好了夏永贵!和她爷爷一样厉害了?
夏丰盛在卫生室听到消息后心里有浓重的危机感,永贵吃的药方他看过,是个很平常的方子,他治好主要原因应该是三天一次的针灸。
之前女人们去找裴宁看病开的方子来抓药,都是很简单又便宜的方子,起治疗作用的是针灸和艾灸。
裴家家传的针灸真是好,自家就是没有个好祖宗。
裴家回老家的事没有向外瞒着,早上元元和雷雷几个说,几个小孩回家和大人说,不到中午三队的不少人知道裴宁他们要回杭州。
江桂圆来和韩秀梅确认:“秀梅,你们真回老家?”
韩秀梅眉眼开心,点头说:“是,元宵节后走,你们家要回去看看吗?”
陈大发和江桂圆娘家老家是同一个地方,但她娘家当初是在李家湾落户。
江桂圆想起解放前小时候从老家到这里索然说:“不回,当时全村都出来,回去也找不到人。”
韩秀梅听男人讲过当时公公带婆婆和他找地方落脚安居,在路上的碰到的各种事,“唉”叹一声说:“现在好了。”
江桂圆小时候在路上见过太多悲剧,知道韩秀梅说的意思,喃喃重复:“现在是好了。”
现在的生活安安稳稳,真的很好。
两人谈其他事,韩秀梅和她说:“我家的牛还要托你家帮忙喂。”
江桂圆爽快说:“没问题。”
……
沈晟休息第二天没做什么,早饭后磨一斤昨晚泡的黄豆做豆腐,劈劈柴火,快中午去做饭,元元和杜文宇两个男孩去给他打下手。
他用腊腿肉片和冬瓜做汤,麻婆豆腐,肉沫炖豆腐,炒个青菜。
杜文宇看沈伯伯流畅做菜问:“沈伯伯,你为什么想做饭?”
沈晟知道他真正想问什么,说:“男人做饭不奇怪,你爸没有和你说吗?饭店里的大厨都是男人,各单位食堂里的做饭师傅大多数是男人。”
好像是,但为什么奶奶说男人做饭丢人?杜文宇迷糊挠头。
沈晟问他:“我明早去上班你跟我回城还是继续住?”
杜文宇回答:“我和你一起回城。”
元元问他:“我们过元宵节才走,你这么早回去干嘛?”回城里又没什么好玩。
杜文宇耷拉耳朵说:“我妈说只能住两天,回家带弟弟。”
元元又问:“你弟不是去托儿所吗?”
杜文宇说:“从托儿所回来我要带他玩。”
元元:“好吧。”
休息的时间过得快,次日早沈晟上班,裴宁和韩秀梅开始为出门做准备。
裴宁去找韩建华开不填日期的探亲介绍信,为防意外,裴宁请他多开两张,韩建华爽快开给他。
韩建华听裴宁说坐火车到沪市再转去杭州,给她开好介绍信问她:“在沪市要去转转吗?”
裴宁回:“要,回程打算逗留一两天,你想买东西?”
韩建华笑说:“是想买个小钟表。”
小钟表便宜能看时间,很多人是想买,裴宁爽快说:“行,我到时方便就买几个回来。”
韩建华高兴说:“我拿钱给你。”
裴宁和他说:“不急,等买回来再算。”
韩建华:“行,你们带着孩子,路上小心。”
裴宁:“多谢。”
天冷出门有方便的地方,也有不方便的地方,方便带吃的东西不容易坏,天冷不小心比较容易生病。
沈晟有个皮质行李箱拿来用,他又在百货买一个回来。
两个不算小的行李箱,韩秀梅收拾行李增增减减,她啥都想带,装进去觉得要带这个,拿进又拿出,元元和皎皎兴奋跟着她折腾。
裴宁各抓十剂退热方子和治疗感冒方子熬药,熬好后把汤药汁做成颗粒状,装进两个原来装水果罐头的玻璃瓶里带着,外伤药和人参丸也带着,人参丸留给沈晟一半,几支人参和腊猪腿让他带去家属楼的家里放着。
大人忙活中,元元和皎皎天天数日子期盼中,元宵节一家吃汤圆,吃丰盛的晚餐。
第二天沈晟没能调休去送他们,只送他们上班车,坐班车时韩秀梅和皎皎有些晕车,含着姜片,下班车时蔫蔫的。
裴宁拿水壶给她们漱口喝些水后问:“还行吗?”
韩秀梅脑子清醒一些,说:“还行。”
皎皎蔫蔫说:“妈妈,车好晃好臭。”好难受好想吐。
裴宁摸摸她的头说:“听说坐火车不晃。”
皎皎开心一些,元元手握一个行李箱杆看汽车站四周。
他们在原地休息十来分钟,韩秀梅和皎皎缓过来后出汽车站去公交车车站等一会,上去火车站的公交车,韩秀梅和皎皎在公交车上好一些。
他们到火车站买到下午四点多的车票,然后去候车室休息,等韩秀梅和皎皎舒服一些便用带的馒头夹咸菜吃。
休息几个小时,韩秀梅和皎皎在上火车时已经没事,四人经过一翻折腾上火车放好行李坐下,不久火车启动。
四人好奇看向窗外,看一会便觉得没意思,裴宁拿出两本杂志,给韩秀梅一本,元元和皎皎拿出新买的小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