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在八零种田种药材(122)
旁边的韩秀梅听了眼睛一亮,他们家还有亲戚,裴宁对亲戚关系比较淡漠,反应一般,心想回去后去坟前和爷爷他们说一声。
裴锻从激动高兴中回神,叫小儿子:“杨儿,你现在去给你坤爷爷电话,和他说一声。”
裴杨应声:“好。”
第76章 不愿意学
裴杨骑三轮车去镇上打电话回来很快, 回来和他们说:“坤爷爷说明早来。”
韩秀梅听了期待,那是公公的弟弟,自己丈夫的亲叔叔呢。
裴宁想到裴爷爷有时和原主谈及他的弟弟妹妹, 想念他们, 期待说:“我们午后在汽车站等他。”
随后双方谈上坟的事, 不是清明,上坟要看日子免得有冲撞,裴宁虽然觉得不会有什么但尊重这种风俗, 请裴锻帮忙去请人看时间, 他爽快答应。
裴宁一家在裴锻邀请下留下用晚饭, 黄伯母带两个儿媳妇杀鸡又杀鸭招待他们, 裴杨去镇上打电话回来买回两条鱼。
晚上的饭菜丰盛, 裴宁和韩秀梅心里感激,从聊天中她们知道裴家村人均能承包的水田只有半亩多一点, 种玉米的旱地人均才一分地,他们家还分到八亩茶园。
水田和旱地种出的粮食不够吃,茶园收入很少。
裴锻虽然是赤脚医生, 但小孩子多,女孩子们也都上学, 生活条件并不好。
买三轮车的钱一半是借的, 挣的也不多。
生活拮据还尽力招待他们。
天快黑时裴杨把裴宁他们送到招待所返回去。
他们收拾好卫生, 元元和皎皎打闹, 韩秀梅和裴宁说:“宁宁,裴杨他们家热情招待我们, 我们买点回礼。”
裴宁想一下说:“行, 他们家挺看重孩子读书,送三本新华字典, 每个孩子六支铅笔十本练习薄,男孩再给一人一个玩具,女孩一人一朵头花,大小都一样,送大人的东西你决定。”
韩秀梅不赞成两点:“玩具和头花有这两样东西不实用,还不如换成糖。”
裴宁说:“孩子们高兴啊,人的精神需求很重要,中医上还有情志疗法。”
现在做父母的养孩子只管孩子吃喝,有能力管上学,就算这样已经拼尽全力,顾不上孩子的心里需求和精神需求。
其实他们也不懂自己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
元元和皎皎不知道什么是精神需求,但听妈妈的话点头,妈妈给他们做玩具和买玩具都很高兴。
韩秀梅想到以前宁宁她爹在外面折一把花回来送给自己,当时自己心里很甜,现在回想还觉得欢喜,没有再反驳,说:“行吧,大人的不单独送,明天看能买到啥。”
第二天早上四人在街上摆的几个小摊子上解决早餐。
吃完早饭,先去买送礼的礼品,小孩子的就按裴宁昨晚说的买,给大人买两瓶不要票的高价酒,在一家个体店买到价格比较高的两罐麦乳精和两包大白兔奶糖,一斤红糖。
他们买完回招待所收拾好,然后出来在镇上转一圈。
裴宁和韩秀梅看和老家不一样的民居建筑,元元和皎皎看人,转一大圈后回招待所休息。
十一点多时有人敲门,裴宁放下杂志站起来走到门口开门,见门外是三个人,花白的头发的老人和一男一女年轻人,女的正是在沪市嘲笑他们乡巴佬的年轻姑娘,看到开门的裴宁瞬间瞪大眼睛,远一点站着两个招待所工作人员。
花白发男人激动看向裴宁问:“你是裴宁?”
裴宁看他和裴爷爷有些相似的脸点头回答:“是,你是叔公吧,请进。”这个时候到应该是大清早坐班车过来。
裴坤在电话里已经知道大哥和侄子已经不在,虽然伤感但有他们的消息很高兴。
他看着裴宁点头:“是,你像你奶奶,我大嫂。”
几人进门,裴宁把门关上,韩秀梅微笑喊:“叔叔。”
裴坤看向她点头回应:“好。”随即眼神热切看向元元和皎皎。
裴宁给裴坤介绍:“裴衍,裴皎,平时叫元元和皎皎。”
元元清亮喊:“太叔爷爷好。”
皎皎声音比较小:“太叔爷爷好。”
裴坤喜爱笑看他们:“好,好。”随即从兜里掏出两块玉佩一人一个放进他们手里。
元元和皎皎看妈妈一眼收下道谢:“谢谢太叔爷爷。”
“谢谢太叔爷爷。”
裴坤“呵呵”笑转掏出两个玉佩转向裴宁和韩秀梅说:“你们也一人一个。”
裴宁和韩秀梅都没有推辞,微笑收下道谢:“谢谢叔公。”
“谢谢叔叔。”
裴坤给他们介绍带来的两人,指着姑娘说:“这是裴蔓,我家老二最小的孩子。”指着年轻男人说:“这是明炜,姓宋,是我二姑娘的小儿子。”
裴蔓脸上别扭,喊:“伯母,堂姐。”没想到他们居然是大爷爷家的人。
裴宁和韩秀梅不在意之前的事,微笑相继回应:“你好。”
宋明炜笑容和煦,喊:“表舅妈,宁表姐。”
元元和皎皎眼睛乌溜溜看向裴蔓相继叫:“姑姑好。”
裴蔓尴尬回应:“你们好。”
元元和皎皎看向宋明炜迷惑,这个该怎么叫?奶奶没有教过。
裴坤笑和他们说:“就叫明炜叔。”
元元喊:“明炜叔。”
皎皎喊:“明炜叔“后说:“你好看。”
宋明炜笑应:“你们好。”回皎皎:“你很漂亮。”
皎皎高兴。
裴宁和韩秀梅招呼他们坐下,给他们倒水后说话,双方大致交流对方的情况。
裴坤有两儿两女,他被下放过八年,那时孩子受到一些影响,现在好了,前面三个儿女各有四个孩子,宋明炜他妈最小有三个,孙辈只有裴蔓和宋明炜十九岁还没结婚,结婚的差不多都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