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少将在八零种田种药材(176)

作者: 苏佑蓁 阅读记录

裴宁再去看半大的鸡崽和阉的一批肉鸡,这批肉鸡有公鸡母鸡,打算中秋节前卖一点,余下年底卖。

养鸡场大小加起来有四千多只鸡,都很精神。

天气虽然很热,但鸡棚上方四面敞开,空气全面流通,卫生做得好,鸡棚里味不重。

裴宁查看完鸡圈,回头问陈叔陈婶:“下批半大的鸡快能产蛋,你们忙得过来吗?”

江桂圆回答:“忙得过来,去年鸡少时事太少,我们拿工资都有点不好意思。”

陈大发说:“这点活不累,比干农活轻松很多。”还挣到现钱,虽然不累但养这么鸡,他们真担心鸡生病,搞卫生一点也不敢马虎。

干农活的确很辛苦,裴宁说:“忙不过来就和我说,不要撑着。”

江桂圆笑说:“知道。”

傍晚饭后,裴坤和大家说农忙后自己隔三天义诊的事。

韩秀梅担忧问他:“叔叔,你身体顶得住吗?”

裴坤笑说:“我身体很好,这里真是养老的好地方。”

皎皎说:“太叔爷爷现在打八段锦很顺畅。”

裴坤高兴:“就是!”

沈晟知道人闲着不一定是好事,说:“不累着就行。”

裴坤说:“隔三天一次,不会累着。”

颂颂在爸爸怀里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见大家谈话不理自己,字正腔圆第一次正式喊:“妈妈。”

裴宁激动得跳起来抱过她亲一口:“颂颂再喊一次。”

颂颂“咯咯”笑喊两次:“妈妈,妈妈。”

沈晟站旁边期盼教她:“叫爸爸。”

元元和皎皎听妹妹清楚喊妈妈,激动挤过来叫:“颂颂,叫哥哥,哥哥。”

皎皎:“颂颂,叫姐姐,姐姐。”

颂颂开心“咯咯”笑,还是叫:“妈妈,妈妈。”

沈晟和元元皎皎教她叫自己好多次,颂颂还是叫妈妈,心里失望。

韩秀梅说:“不急,她会慢慢叫的。”

颂颂看向奶奶口齿清晰喊:“奶,奶。”

韩秀梅脸上瞬间露出大笑容,这下裴坤羡慕也加入:“颂颂,叫太叔爷爷。”

……

这一晚可热闹,颂颂到睡觉前也只喊妈妈和奶。

次日早饭后,裴宁和沈晟一起骑自行车进城,她去买点肉和看铺子。

沈晟每天傍晚下班回家会把店铺营业额和当天卖出明细带回家给裴宁,店里有事赵美霞也会让沈晟转告裴宁。

裴宁农忙时虽然没有时间进城,对店铺也了如指掌,店铺开业头三四天生意很好,现在一般。

夫妻俩进城后分开,裴宁去农贸市场,今天是赶集日但还是农忙,人不多,她到农贸市场直接去肉档买肉,现在养猪的人多,今年起每个赶集日肉档都有肉卖。

裴宁买一块里脊肉和分开买三条五花肉,两条五花肉帮别人家带。

她买完去店铺,赵美霞刚开门见她来笑问:“农忙完了?”

裴宁微笑回:“差不多,这些天没事吧?”

赵美霞回答:“没什么事,只是生意比刚开业时差很多。”

裴宁说:“正常,我们县就这么多人,消费能力有限,大家过日子俭省惯了,买东西买一回就够,平时不会有人无故买新衣服或者买布做新衣服,到年底会比较好。”

赵美霞想想也是,自家和邻居们也是这样,她说:“我看报纸上哪里有多少个万元户,还以为做生意很容易很挣钱。”

裴宁说:“那要看是哪里,我们小地方,人口少和工厂少,做生意有局限。”

赵美霞感慨说:“你懂真多。”

裴宁:“我看很多书和报纸,美霞姐上班不忙的时候多看书和报纸。”开门不是一直有客人来买东西。

赵美霞犹豫一下说:“好。”

两人谈话间有顾客进来,赵美霞去招呼,裴宁去斜对面药铺买两副银针和一套拔罐工具,和华大叔闲聊几句再回自家店里。

她跟赵美霞了解好卖的商品后就回家。

裴宁回到家把自家的肉放进阴凉的地窖,帮别人捎带的他们家小孩来拿走。

她洗手进堂屋抱起看见自己回来就“妈妈,妈妈”叫的颂颂,亲她小脸一口,颂颂开心“咯咯”笑。

韩秀梅等母女俩亲热停下说:“昨晚丽芳大哥背着他们老娘到丽芳家放,让丽芳照顾。”

裴宁满脸不屑:“这就是传宗接代,养老的儿子!”

韩秀梅说:“可能他们还没有忙完,让丽芳先照顾。”

这只是借口,丽芳姐的两个哥哥但凡对亲娘有点关心,不至于她的病一直拖着。

裴宁懒得谈这个,和她说其话题。

第110章 跳河

元元和皎皎放学回来围着颂颂教她喊哥哥姐姐, 颂颂“咯咯”和他们笑闹,就是不喊哥哥姐姐,两人失望。

几天后插秧, 裴宁和韩秀梅花一天时间忙完, 农忙结束。

裴坤向外宣传自己义诊, 隔三天免费给大家看病开方和针灸。

不少身体有毛病的男人听说了激动,裴宁给人针灸效果可以,但裴宁是女人, 他们没有去找她治疗。

现在比她医术更好的裴坤愿意给人看病, 还是免费的, 天大的好事。

7月5日, 刚好放暑假的第一天, 裴坤正式义诊,不少人早早地来。

裴坤点了最前面的二十个人, 和后面的人说:“中医看病的时间长,一个上午时间勉强能看十个人,今天看这二十人, 其他人回去,三天后再来。”

后面来的人失望, 一些人回去忙活, 一些人留下看情况。

裴坤点出最前面的十人说: “你们上午看, 另十个先回去, 下午两点再来。”

裴宁看向上午看病的十个人说:“你们自行排队,不要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