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在八零种田种药材(185)
韩秀梅听女婿的话脸上笑意明显。
元元说:“我也喜欢被妈妈管着。”没妈的孩子才可怜。
皎皎点头。
颂颂看向妈妈“啊啊”两声表态。
裴坤没好气瞪他们一眼,小小口喝一点点酒,吃一粒花生。
黄小梅看吃菜喝酒不吭声的丈夫,心里觉得好笑,丈夫在家喝酒没有人管得动,在宁宁面前不敢要求多喝。
随后不久,各家各户相继种完冬小麦,农忙结束。
裴坤义诊这天很多人早早来排队,定下当天看的二十人后,来晚一步的人失望回去。
还是和之前一样,裴坤把脉看病开方,裴宁针灸,裴锻接手拔罐,诊疗室里变挤。
十点多时一个小男孩在外面喊:“裴姑姑,有人找你。”
“哦。”裴宁刚好给一人扎完银针,应声后出去,见来人笑招呼:“华大夫,稀客,请进堂屋里坐。”
来的正是华大夫,他看着精神有点不济,后面有推自行车的年轻男人。
华大夫微笑回应:“小裴,这是我小孙子华如菘,白菜的菘,也学中医。”
华如菘中等身材,偏瘦,他向裴宁腼腆微笑喊:“裴姐。”
裴宁微笑回应:“你好,你把自行车放一边,进屋里坐。”
她等华如菘停好自行车,招呼他们进堂屋坐下,给他们倒茶后三人对坐。
华大夫喝一口茶后说明来意:“之前明山从你们村去店里抓药的人嘴里得知你和你叔公隔三天义诊,这阵子我身体不舒坦,想请你叔公帮忙调理。”
医者不自医,华大夫学中医的儿子医术平平,县里也没有医术很好的大夫,在听说裴宁的叔公后便来看看。
外面大家排队看病,裴宁并没有让他插队的意思,和他说:“外面排队的人是我叔公上午要看的病人,不好叫他停下,要等一等。”
华大夫温和笑说:“没事,就等着,打扰了。”
裴宁说:“客气。”她想到叔公给人看完病快中午,让客人饿肚子赶回去不好,于是说:“不介意的话你们中午和我们一起吃饭。”
华大夫笑说:“不介意,不介意。”他说出另一个意图:“我想和你叔公认识,交流医术。”
裴宁笑说:“他会很高兴,你们坐,我去和我娘伯母说一声,中午多备你们饭菜。”
华大夫应:“好,你去。”
裴宁出去一会抱颂颂回堂屋招待华大夫祖孙俩,华大夫给颂颂见面礼,逗她一会后谈话,闲谈中裴宁和他们提及自己种的药材时说:“药性很纯,比一般野生的还要好。”
自家种的三亩药材过两年挖出来有不少,如果华家药店能收购就省事,将来果园里的药材也有个销路。
华大夫起兴趣,问她:“我能看看吗?”
裴宁回:“能。”随即她抱起颂颂到药柜前拉出一个抽屉,从里面拿两片黄芪走几步给华大夫和华如菘。
两人接过黄芪片放进嘴里咬一点点细嚼,小会华大夫眼里惊讶问裴宁:“小裴,这真是人工种的?”
裴宁回药柜前推回抽屉,肯定回答:“是,我再给你们尝两种。”
华大夫和孙子相看一眼,裴宁语气肯定,不像说假话,只是种植的药材比野生的还要好,可能吗?
裴宁从另一个抽屉里拿出在断崖对面挖的两片黄芪给他们,华大夫祖孙俩尝后都点头,这个和前一个药性差别不大。
裴宁又拿一般野生黄芪给他们说:“这是一般野生的。”
华大夫和华如菘接过继续尝,发现这个和之前两样有明显的不同,和他们药店里收购的一样。
华大夫问裴宁:“这个是一般野生的,第二种是什么?”
裴宁回:“是在深山一个陡峭山上挖的,一般人很难上去。”
华如菘说:“那地方很合适药材生长。”这药材药性也太好了,第一种真是人工种的?
裴宁说:“我也觉得是。”她觉察到他们的疑虑说:“我地里还有种三年的三亩药材,种有党参,苦参,当归,黄芪。”
华大夫更有兴趣,问她:“能去看看吗?”
裴宁:“能,只是现在不太方便,你们如果不急回去,午饭后再去如何?”
华大夫说:“行,看来你手里有好药,怎么没有卖给我们药店?”
裴宁举起手里的颂颂说:“我怀她生她,差不多两年没有进深山采药,怀她以前采的送给亲戚们,还不够用。”
华大夫看像年画娃娃一样的颂颂说:“哎,她不吵不闹,真乖。”
颂颂听眼前的老爷爷赞自己真乖,向对方咧嘴笑。
小姑娘灵气,华大夫笑:“哎,不得了,小人精。”
裴宁微笑说:“她很会看人脸色,特别喜欢别人夸她。”
他们继续谈话,十一点多裴坤和裴锻给人看完病,洗手进堂屋。
裴宁给双方介绍,几人热情打招呼后坐下,裴坤和华大夫闲谈几句后给他把脉,把完脉和他说:“不是大事,前阵子正好采到好药材,我和宁宁做些还少丹给你吃,好好休息,你身体原本不错,这阵子劳累了吧?”
华大夫听他们用好药材做药丸,高兴说:“行,是,近半年忙一些。”
裴坤说他:“你这年纪了,让小辈们忙去。”
华大夫脸上苦笑:“我家老二学中医,医术平平,如菘年纪太轻。”
裴坤心戚戚说:“你比我好,我后辈没有一个学医,还好有我大哥家的宁宁。”
顿时,两个年纪差不多的老头感同身受,拉近距离嘘长道短,感慨中医人才凋零,子孙难调教。
裴宁和华如菘相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