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在八零种田种药材(220)
马国柱一家对她佩服得不行,夫妻俩和裴宁签好合同后夏红英笑说:“裴妹子是大能人,能不能给我们提个建议,做什么好?”
裴宁思考一下说:“这些年你们帮人建不少房子,有一定的经验和人脉,但基本上是在农村建的砖瓦房,混凝土楼房建的少,你们不如加强那方面的经验,还有室内装修,城里住得很挤,单位集体建楼的情况越来越多,机会就多,明年你们按图纸建我家洋楼的时候认真琢磨,多读书认字,买一些建筑的书来看。”
马国柱和夏红英听前面还高兴,听到后面面有难色,要他们识字看书简直是要命。
裴宁看他们脸色笑说:“你们看不懂,有才和有贵年轻,他们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夏红英高兴说:“你说得对,他们也读到小学毕业。”然后又失落说:“哎呀,还是燕子读书厉害,读初中还跳级,现在是厉害的大学生,文博成绩也好。”
马国柱瓮声瓮气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燕子她爸是第一批大学生,会读书可太正常。
夏红英笑:“也是。”
裴宁微笑说:“志兰和志华也很会读书。”
夏红英说:“叶老二脑子比较灵活,他家孩子也一样。”
裴宁和她说:“各有各的优点,我觉得你们家在建房子上有天赋。”
夏红英爽朗笑说:“都是体力活。”
裴宁真心说:“并不是,有些建筑很美,马二哥会用石头雕塑我就觉得很好,像我回老家看到的房子很好看,民间的工匠真的很厉害。”
这个星球虽然科技不发达,但有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各种工艺传承,有好听的传说和精采的故事,有些东西和文化令人着迷。
马国柱听裴宁真心称赞脸上露出笑容。
第137章 修路
当天傍晚, 高建国来告知裴宁明天早上八点户主去晒场开会,讨论修路的事,裴宁应承。
自从苹果结果, 三队就有人提议从晒场修路到卧牛岭, 只是从晒场到山口差不多两里路, 路面只有一米宽,要修能通车的路必需要占去沿路的土地。
有人提出用三倍的山地补尝占去的地方,但路边有地的人家多数不乐意, 路边的地肥离家近, 山地贫又远, 种药材还要开荒, 每年拔几次草。
裴宁家的山地不多, 她参与不积极,但再拖下去人都老了, 将来更多年轻人出去打工,进山的路那就很难修起来,心里有了想法。
隔天早上八点, 除了夏丽芳和叶宏明,各户主和一些人家的家庭重要成员都到了, 老调重弹, 十多户人家不愿意换地。
裴宁等大家议论半个小时后开口:“还有一个方法。”
大家看向她, 高家河问她:“什么方法?”
裴宁说:“公路占去排水沟三十多公分, 把排水沟挖深一人高,两边和底部用水泥修筑, 上面用水泥板盖住, 排水沟成暗沟,水泥板成路的一部份, 这样路就够宽,再把近山位置的路铲低,公路铺水泥,雨水特别多时用公路做为排洪渠。”
进山的路旁边是一米多宽的排水沟,有些位置达两米宽,约半米深,排水沟挖两倍深,两边和底部再用水泥修筑,排水更快速。
从山脚到河边地势是从高到低,每年雨水最多那几天,用公路做排洪渠也很合适。
马国柱说:“水泥和钢筋要很多钱。”按裴宁这么说,修筑排水沟用水泥很多,浇铸水泥板也需要很多水泥和钢筋,要不然不能承受车拉货载重。
大家也觉得这样修费用太高,平摊到每家需要不少钱,都摇摇头。
裴宁又说:“用的水泥和钢筋我家出,沙子、石灰和碎石大家出,怎么样?”
不到两里的路,用的水泥和钢筋不会很多。
陈林海吃惊问:“你真的?”
裴宁认真回:“真的!”接着提议:“我建议先把从石桥到晒场,还有村里主要小路修成水泥路面,再修排水沟和进山路。”
她原本计划明年捐钱修村里到县城外的一半路,后年再捐修一半路,让村里到城里全面通水泥路。
现在要修三队的进山路,村里的水泥公路推迟一年修便是。
大家想到裴宁捐钱修城外的烂泥路,觉得她说的话是认真的。
陈林海和裴宁熟悉,他清楚她说的再认真不过,于是说:“既然你出修路大头,人工你家就不用出了。”
马国柱马上附和:“对!”
高家河说:“我赞成。”
其他人回神,纷纷说裴家不用出人工,裴宁等大家表态完说:“那我谢谢大家,我家人平时都忙,若我有空或者元元放假时去和大家一起干活。”
年大勇他爸忙说:“不用不用,元元还是个孩子,上学要紧。”
“对,对。”
不少人附和,裴宁没有再推辞,大家继续讨论,进山的公路修起来麻烦,短时间内修不好,大家很快一致决定修队里的路后从排水沟尾部、临河位置修起,一个多小时后散会。
裴宁回家和韩秀梅裴坤说修路的事,韩秀梅听完说:“公路这么修可要不少钱,也费功夫和时间。”
裴坤说:“还行吧,一两年就能修好,比红旗渠容易太多。”
裴宁笑说:“那不一样。”红旗渠影响很大,根本没法比。
韩秀梅也听说过红旗渠,说:“那可真不一样。”
裴坤说:“性质差不多,公路修好太方便了,宁宁,明年你还建洋房和诊疗所,钱够不够?”
裴宁回:“够的。”
裴坤没有问过裴宁养猪场的具体收入,但看她脸上轻松,想来养猪场很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