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在八零种田种药材(231)
裴宁沉声说:“行了!方校长,通知小孩父母来说清楚,不说清楚我们告到市里,不行告到京城,我丈夫行得端,走得正,不背欺负人的锅!”
晦气!颂颂上学第一天就遇到这种重男轻女严重的奇葩。
沈晟开口说:“等孩子的家长来了,都去公安局做笔录,把事情说清楚。”
吴老太太嚎叫声嘎然而止,拽着孙子就跑,大家没有想到是这个发展,惊愕看着两个落荒而逃的背影。
方校长和学校老师们松一口气,如果沈颂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还有得掰扯。
现在一二三年级的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孩子都金贵,在学校磕了碰了,和同学有矛盾,家长就来学校要个说法,蛮横不讲理的家长很多,心累!
吴家祖孙跑了,围观的人群散去,议论纷纷。
裴宁和沈晟跟袁老师、方校长客气说几句话,带着颂颂离开。
县小学门口前面的路不宽,孩子多,开车不方便,裴宁和沈晟都是走路过来。
颂颂不受刚才的事影响,牵着爸爸的手边手边快乐和爸妈报告上午经历:“有几个同学哭了,我同桌叫凌秋景,前面男孩子叫季桐,他很容易害羞,动不动就脸红……”
夫妻俩见她不受刚才影响放下心,带她到店铺和韩秀梅汇合,一起去饭馆吃饭后去店铺后面休息,沈晟先去上班,到时间裴宁和韩秀梅送颂颂去学校。
裴宁送韩秀梅回家后去忙事,下午四点多去接颂颂,颂颂背着书包出来看到妈妈露出大笑容,母女俩牵着手走出一段路,颂颂嘻嘻笑说:“妈妈,吴耀宗没有来上学。”
裴宁说:“他总要去上学的。”
颂颂说:“我不喜欢他。”
裴宁:“不喜欢就不喜欢。”
“妈妈,我喜欢凌秋景。”
……
颂颂回到家又和太叔爷爷陆太爷李太爷叽叽喳喳说自己上学第一天经历,说和吴耀宗打架的事,三个老头和她同仇敌忾,颂颂高兴给他们捶背,三个老头眉开眼笑。
随后是沈晟早上送颂颂去学校再去上班,中午裴宁去接她回家吃饭,到时间送去学校,有时在外面吃,下午再去接她。
有点麻烦,也费车油,比不上元元和皎皎在村里读书时省心,但也只能这样。
两周后周六中午,裴宁带颂颂去接元元和皎皎,皎皎上车就搂着妹妹问:“你上学怎么样了?”
颂颂高兴说:“我上学第一天就打一个男同学。”
元元和皎皎吃惊,不是,上学第一天就打人,你怎么这么高兴?
元元忙问:“为什么打人?”
颂颂和哥哥姐姐说自己打人过程:“……吴耀宗动手打我,我压他在书桌上打,他不还手。”
元元和皎皎心里吐槽,是没有能力还手吧,兄妹三人叽叽喳喳说话到家,吃完饭后继续。
生活平静,周日和沈晟休息时裴宁才有时间进深山采药。
忙活到秋收秋种完成,交完公粮几天后裴宁和沈晟才抽出时间去市里买沙发,带着请假的颂颂去。
三人大清早开车去市里,在最大的百货大楼买三组不同大小的黑色皮质沙发和不同型号的新式床垫,下午快三点开车带一辆大货车回到洋房前。
两组小的沙发搬到二楼和三楼的起居室,最大一组摆放在客厅,新式床垫搬上楼铺在已经安装的木床上。
餐桌椅已经送来,韩秀梅也把厨房用的东西置办好,煤气罐和煤气灶已经安装上,窗帘订做好取回来,挂上就行。
颂颂楼上楼下地窜,最后下到一楼客厅兴奋问爸妈:“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搬来?”
裴宁给她确切的日期:“下个月18号那天搬来。”
颂颂不舍问:“那以后不常回乡下住了?”她还想夏天和小伙伴们去水沟摸小鱼虾,爬树掏鸟蛋。
裴宁和她说:“家里的地还种,牛还养着,两边来回住。”不过回去住的时间应该会很少了。
沈晟说:“走吧,回家。”
他们刚回到家就有一个中年男人背着一个老太太,后面跟着一个中年男人,上门找裴宁看病,她招呼病人和陪同人员进诊疗室。
裴宁给老太太仔细把脉,又详细问她身体病痛的表现后看向两个中年男人说:“老太太年轻时干活太累,吃得不好,服药和针灸能减轻病痛,针灸还好,但用的药材有点贵。”
年纪比较大的男人先说:“那裴大夫你开方子。”
另一个男人点头说:“裴大夫你开方子,多少钱我们都治。”
老太太脸上着急,忙问裴宁:“裴大夫,能不能开便宜的药?”
裴宁和她说:“如果三四年前勉强可以,你现在的病情开便宜的方子没有疗效,吃了也白吃,里面有两种药材比较贵,一副药大概要七块多到九块之间。”
兄弟俩先后开口说:“裴大夫,你开方子。”
老太太觉得药没有贵得离谱,没再提意见,后悔几年前不来找裴宁治疗,那能省很多钱。
裴宁边开方子边问他们:“你们是哪个村的?”
年纪大的男人说:“裴大夫,粮所旁边的王家村,离你家建的新房子不远。”
那里比较顺路,裴宁便说:“老太太行动不太方便,隔三天的针灸我去你们家。”老太太还能走动,但只能走小会。
兄弟俩和老太太闻言面露喜色,连忙道谢。
裴宁开方子交给年纪大的男人并交待注意事项,然后给老太太针灸,起针后两个男人扶着老太太出去。
随后陆续有人来针灸和艾灸,裴宁忙完快天黑,饭菜已经做好摆好,她洗手进堂屋坐下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