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少将在八零种田种药材(236)

作者: 苏佑蓁 阅读记录

裴宁心说家里没有人逼你学做饭。

母女俩回到家,颂颂在厨房门口和奶奶招呼一声,跟太叔爷爷坐沙发上看电视。

裴宁上下跑三趟,把车里的六个麻袋提上三楼一个房间里,快速拿出腊肠和腊肉挂在提前组装的木架上,挂完打开窗户,关门下楼。

午后裴宁送颂颂上学回来见大门口停着一辆架子车,架子车上棉被里裹着一个女人,旁边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和一个男青年,向大门里张望。

裴宁停下车摇下窗问:“是来看病的吗?”

中年男人弯腰拘谨回答:“是,我们来找裴大夫,听说她住这儿,你是?”

裴宁说:“我就是,你们进去吧,我先进去。”

中年男人忙“哎”应一声。

裴宁开车进去停下下车走到家门口等着,两个男人推和拉架子车过来,裴宁和他们说:“背着病人跟我进屋里。”

稍会,裴宁带他们进一楼一个房间,和他们说:“病人放炕上。”

两个男人进屋后不敢多看,小心把病人放炕上躺着,盖上带来的被子,

病人脸色苍白,有气无力,说话声音很小,裴宁上前给她把脉,温和问话。

韩秀梅倒两杯热水端进来给两个男人,两人弯腰道谢,肚子同时“咕噜”响起,两个男人脸上尴尬。

韩秀梅和气问他们:“是不是赶路没有吃东西?”

中年男人慌乱说:“吃了,吃了点。”

年青男人点头附和。

韩秀梅看他们穿着就知道他们不舍得吃,估计只买给病人吃,去厨房开火,蒸几个馒头。

裴宁给病人把脉检查后和两个家属说:“病人八年前生孩子后身体元气大伤,后面没有养好,导致身体败下。”

中年男人看裴宁期待问:“我婆娘能治好吗?”

裴宁说:“能治,不过治疗时间有点长,开始时用药比较贵,每副药约五六块钱。”

中年男人咬咬牙说:“裴大夫,我们治!”

裴宁在诊桌后面坐下,拿出登记薄问:“病人叫什么?哪个村的?”

中年男人回答:“牛桂芳,大岭子村。”

裴宁疑惑:“大岭子村在哪?”

男青年拘谨补充说:“我们是柳树集的。”

下面乡镇的,裴宁问他们:“你们听谁说我?”

中年男人说:“我们听一个亲戚说的,那个亲戚的亲戚做小生意,常来县城,和一个叫小肖的关系好,听他说的。”

那应该是肖文涛。

裴宁登记信息后说:“病人隔三天要针灸一次,治疗时间比较长,你们家离得远,病人来回一次很折腾,以后天更冷,你们有什么打算?”

父子俩脸上茫然,炕上病人虚弱说:“他爹,不治了。”

裴宁心里叹气,跟他们提议:“我城里有两间平房空着,八块钱一个月租给你们一间,我隔壁的诊所在装修,空的地方要平整和做一些花坛,空的位置比较大,现有的人忙不过来,招短工干活,你们做吗?”

两人男人不知道租金是贵还是便宜,但知道裴大夫的男人是公安,不会骗他们,中年男人马上说:“我们租房间,也做短工,谢谢裴大夫。”

裴宁问他们:“带身份证了吗?”

“我有。”男青年从口袋里掏出身份证递给裴宁。

裴宁拿过身体证看信息,男青年叫冯国伟,她登记下信息后给病人开方,交待注意事项,给他们方子时给他们提建议:“你们最好去华家药铺抓药。”

两个男人点头,裴宁便说:“你们出去,我给病人针灸。”

两个男人从诊疗室出来,裴坤坐沙发招呼他们:“过来坐。”

中年男人慌忙说:“不了,我们站着等就好。”

韩秀梅进厨房用两张油纸各包一个蒸热的馒头拿出来给他们说:“你们垫垫肚子。”

中年男人忙说说:“不用,不用。”

裴坤说:“拿着,谁都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家也有难的时候。”

“谢谢,谢谢。”中年男人感动道谢接过两个馒头,给儿子一个。

韩秀梅给他们馒头后就回房间,她看到这三个人可知道隔壁诊疗所宁宁为什么要建三层,还让自己多置办棉被和媷子。

裴坤和他们搭话,两个男人纯朴,裴坤问什么他们答什么,差点把祖宗八代交待完。

裴宁给病人针灸完成,好事做到底,载冯家三口去店铺后院,和他们签简单的租房合同,交待他们厨房可以用,交待他们早上上工和下工时间。

陈家二老住时用的煤炭还剩下一些,裴宁又教冯家父子俩用煤炉子后离开,到前面和赵美霞蒋红绫说一声,让她们不要随意开店铺通向后院的后门,两人应承。

裴宁回头继续教叔公和韩秀梅学开车,裴坤已经把汽车构造弄清楚,裴宁让他坐驾驶室,自己在副驾指挥他动手。

裴坤按裴宁的指令操作,把车开出三米停下,脸上兴奋说:“我学会了。”

裴宁笑说:“还早。”

第147章 开业

裴坤很激动, 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这么长寿,可能是来到这边后大哥大嫂和大侄子在保佑自己。

自己的身体在宁宁的调养下越来越好,耳不聋眼不花, 手脚灵便, 更从没有想过年近八旬还能学会开车。

大哥还和以前一样疼自己, 只可惜这么多年小妹杳无音讯,很可能早已经不在了。

裴坤激动后跟快平静,继续认真学开车, 倒车, 来来回回, 直到很熟练。

韩秀梅站在门口看叔叔学开车信心十足的模样, 觉得羞愧, 自己真的远不如一个快八十岁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