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少将在八零种田种药材(251)

作者: 苏佑蓁 阅读记录

双方介绍,裴宁稍了解情况后和他们说:“我安排杨同志一家在一楼一个房间,一个炕能睡四个人,每个月住院费十块钱,可以吗?”

王秀英听说炕能睡四人,忙说:“可以,可以。”

柳同志说:“裴大夫你安排。”

裴宁:“行,今天先安顿下来,明天正式治疗。”她看向站在门口的元元说:“元元,你回去拿凉席,拿第五栋楼的钥匙带他们去安置。”

“好。”元元应声转身去妈妈办公桌抽屉拿第五栋小楼的钥匙,然后出去。

裴宁看向柳赵二人说:“两位同志过两天就走,晚上不用进城里住,也住里面,里面有空房间。”

柳同志感激道谢:“谢谢,谢谢裴大夫。”

柳赵两人和王秀英不知道裴宁安排的一楼房间是什么样的,他们跟着叫元元的少年进一栋小别墅进房间后才知道是什么样的房间。

元元把带来的凉席铺在干净的炕上,和背着杨广伟的柳同志说:“柳叔叔把杨叔叔放炕上。”

他说完去开后面的两个玻璃窗,微风马上吹进房间,带来一丝凉意。

王秀英看这么好的房间局促说:“元元,这房子看着好贵。”地上好干净,外面客厅里还有电视。

柳赵两人一起把杨广伟放在炕上躺着,三人都明白裴大夫是特意关照他们。

元元念头一转说:“还好,别的房间以后还会有人住进来,不是单住你们一家,电视你们可以开来看,王阿姨,我带你去厨房,教你怎么开火做饭。”

王秀英忙放下包裹跟着元元出去,元元教会王秀英开煤气灶后从厨房出来,皎皎正好提着一个菜篮和颂颂从门口进来。

颂颂跑向哥哥说:“哥哥,奶奶叫我们给杨叔叔送东西。”

皎皎把篮子放在茶几上看向王秀英说:“阿姨,我是裴皎,裴大夫是我妈妈,我奶奶听我太叔爷爷说杨叔叔,见时间不早,进县城买东西来回花不少时间,所以收拾一点东西给你们,中午你们随便做点吃的,后面菜地里的菜,你们随便摘。”

王秀英看篮子最上面是一块不小的肉,不好意思说:“那怎么行。”

元元说:“行,阿姨我们走了。”

三兄妹呼啦啦离开,王秀英提菜篮进厨房,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冰凉的五花肉,鸡蛋,豆角,西红柿,葱,一小壶油,最下面是三把挂面,她心里热乎,抹了抹眼泪,从厨房出来走向房间。

元元三兄妹去门诊,颂颂抱着妈妈的胳膊问:“妈妈,你还能去沪市吗?”

这情况自己是不能出门,裴宁说:“我是不能去了,你和奶奶哥哥姐姐一起去。”

颂颂确定妈妈不能去,失望说:“好吧。”

裴宁看向元元和皎皎说:“元元,皎皎,这回去沪市,去老家杭州一趟,找你们锻爷爷黄奶奶,如果能扫墓就去扫墓,暑假时间长,也去周围有名的地方玩玩。”

元元应:“好。”

皎皎高兴说:“去苏州看园林。”

颂颂掺和:“去南京看秦淮河,坐大花船。”

裴宁说:“你们自己好好规划,元元带着功课,游玩也不要忘记学习。”

元元说:“我是有这个打算。”明年高考,要想考上目标学校就要不懈努力。

皎皎听了决定也要带几本书,哥哥想好考哪个学校,她还没有想好,有点愁。

颂颂看妈妈再看哥哥,出去玩还要学习,要命!

……

沈晟中午下班回来,裴宁边摆饭边和他说杨广伟的情况。

沈晟听后说:“吃完饭我去看看。”

裴坤和他说:“你是他的前辈,多提些东西去,他们收着没有多少心理负担。”

沈晟应声:“好。”

午饭后,沈晟提大米和面粉,还有补身体的东西去看杨广伟,半个多小时后回来,进客厅和裴宁说:“国明和江叔换班,去给他们买一些东西。”

裴宁想起自己以前的战友们,说:“挺好的。”

三个孩子的笑闹声从二楼传下来,沈晟看向楼梯一眼,在裴宁身边坐下喝杯茶,拉拉妻子的手磨蹭一会去上班。

次日早上,裴宁带华如菘和元元皎皎给杨广伟把脉,查看腿,开方,针灸,给三人讲重点。

行完针,裴宁依次起银针,杨广伟是卧躺针灸,华如菘和元元协助他翻转身。

裴宁收好银针和王秀英说:“王妹子,杨同志每天要按磨双腿配合治疗,我教你一套按摩,晚上给杨同志按磨。”

王秀英说:“裴大夫,我学过,孩子爸住院时我和医生学的。”

裴宁说:“那就行。”

王秀英来到这里受到大家的帮助,丈夫有重新站起来的希望,感激说:“裴大夫,谢谢你们。”

第156章 不习惯

裴宁微笑回应:“不用客气。”

她知道昨天不止卫国明给杨家买生活用品, 住在旁边几栋楼的人知道第五栋楼住进什么人后都给杨家送东西。

自家可以多送东西,但会成为他们的心理负担,送的人多了又不一样。

他们如果只受惠于裴家和卫国明, 会深刻感恩一辈子, 受惠于更多人他们也会感恩, 但没有那么深刻,以后活着不会那么累。

裴宁愿意帮助值得帮助的人,但也不希望善意成为别人的长期心理负担。

就像燕子, 她妈妈虽然已经还清以前自己给她出的所有学费, 但她放假回来面对裴家大人时态度很尊敬, 不够自然, 这样不好。

裴宁有信心能让杨广伟重新站起来, 但要治疗很长时间,她把治疗费疗减半, 华如菘收药费时也只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