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少将在八零种田种药材(257)

作者: 苏佑蓁 阅读记录

轮流烤的人汗流狭背,衣服没有干过,但心情舒爽。

大家吃着冰西瓜聊天。

裴锻说:“这边白天很热,但太阳下山后就变凉快,在我老家晚上同样很热。”

陆老说:“那当然啊,咱们这山多林多,在城里楼顶都能看到远处山上的绿色,没有密密麻麻的楼房,风吹过很舒服。”

裴坤说:“老家还好,乡下通风好,四大火炉城里更热。”

颂颂问:“太叔爷爷,啥是四大火炉?”

裴坤说:“夏天最热的四个城市,重庆,长沙,武汉,杭州,你们在杭州的时候不觉得热吗?”

颂颂说:“很热,所以我们早晚出门。”

……

八点多钟,沈晟带颂颂把华大夫和华如菘,还有季桐跟凌秋景送回家,其他人在裴家住一晚,明早再回。

第二天早饭后,客人们相继道别离开。

裴宁带华如菘和元元皎皎去给杨广伟针灸出来,走出一小段路就被江老拦住,和她说:“小裴,烤羊肉很好吃,你借烧烤炉子给我们用用。”

裴宁和他说:“你们身体虽然调养得不错,但康复还不够,不能多吃烤肉。”

江老砸巴着嘴说:“这要馋死我们。”

裴宁不好意思说:“是我考虑不周,昨天送肉串给你们吃勾起你们的馋虫。”但不送好像又不好。

江老忙说:“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

裴宁看向他眼里问:那是什么意思?

江老迎着裴宁询问的眼神一时语塞,然后说:“哎呀,不吃了,不借你炉子了。”他说完转身快步走回去。

裴宁向他背后喊:“也不能进城偷买吃。”

江老走路的脚步更快,元元小声“噗呲”笑出声,这些老人挺有意思。

韩秀梅开始去练车,有空时和黄小梅黄兰做一些辣辣酱,咸菜罐头,放玻璃瓶里上锅蒸后瓶盖封死,放进阴凉的菜窖。

裴宁去养猪场时给燕子带一些,让她带去学校。

日子平静,没几天,种在养猪场和诊所里的春玉米成熟,裴宁让陈林海多请一些人帮忙收了,诊所里种的收下后搬到停车场,雇一辆货车拉到养猪场绑成捆后挂起。

裴宁和杨广伟王秀英就他们女儿杨雪读书的事沟通,最后他们让杨雪去粮所旁边的王村小学借读,也不用裴宁赞助学费,裴宁不勉强,尊重他们。

裴宁去王村小学找校长询问,校长爽快同意。

王村小学到诊所顺着公路走,小孩走七八分钟,杨雪上学放学不用大人接送。

随后学校开学,高三生元元进入最紧张的学习阶段,皎皎比哥哥低一级,心里也有些紧迫感。

从县小学到家里大人走路约要十一二分钟,小孩约十五六分钟。

裴宁和沈晟都认为颂颂需要锻炼独立,上学放学的路是大路,很安全,就让她中午和下午放学后自己走回家,颂颂开始不太乐意,但经过爸爸劝说后同意。

早上沈晟送她上学,午休后裴宁送她上学。

韩秀梅有些担心颂颂在路上出事,但几天后见她没什么事,也没有不乐意放下心。

进入九月,裴坤和裴锻跟裴宁沈晟商量后带着黄小梅搬回老宅住,他们要进山采药,当然是在外围,对他们来讲,采药和炮制药材是件快乐和满足的事,尽管是非常普通的药材。

裴宁在村里找志华他哥志伟和一个小伙子跟他们进山,每天给他们送去肉菜。

诊所不忙,裴宁隔一两天给元元皎皎送吃的,同学校的志华和文博也有。

九月中旬,这天早上裴宁和华如菘先后给杨广伟把脉。

两人先后把完脉商量几句,裴宁和杨广伟说:“小杨,我们治疗你的腰时也调理你身体,现在你身体调理得不错,我们开始开重药,疗效比较明显的药,这药有副作用,服用后身体别的地方可能会出现不舒服,药材也比较贵。”

杨广伟想没想就说:“好,不舒服我能忍。”药材贵点就贵点,来到这里治疗两个月,一家开支比他们预想少许多,女儿还能上学。

裴宁严肃和他说:“不能忍,不舒服什么程度要如实告诉我们,不然我们会判断错误。”

杨广伟见裴宁脸上严肃,答应:“好!”为了早些重新站起来,摆脱轮椅,减轻妻子负担,他什么都听。

随后裴宁给他针灸,回门诊后再开方给华如菘拿去抓药。

华如菘给杨广伟抓好药送去,教王秀英煎药,然后在客厅坐等,等杨广伟喝下药后又等半个小时,见他没有出现不舒服才回门诊。

傍晚,裴宁算时间过去看杨广伟喝药后反应,他和早上一样没什么反应,裴宁离开前郑重交待王秀英:“王妹子,如果小杨半夜不舒服,一定要去叫我,不要觉得怕麻烦。”

王秀英也担心丈夫,认真回应:“好!”

这一晚,裴宁半夜才睡下,隔天早上起来,洗漱喝水后就去看杨广伟,杨广伟也刚起来,裴宁到时他在喝温水,他见裴宁这么早过来忙说:“裴大夫,我一夜没事,睡得很好。”

裴宁微笑说:“挺好,你喝完水我给你把脉。”

“好。”杨广伟应声把杯子里的水喝完,裴宁给他把完脉后:“不错,影响很小,不用停药。”

杨广伟问:“裴大夫,服这药是不是好得快?”

裴宁和他说:“还要看具体疗效,这药不能长期连续吃,吃六天后停药三天,然后看情况调整药方。”

杨广伟知道自己心急了,和裴宁道谢:“谢谢裴大夫费心。”

裴大夫微笑说:“应该的,我先回去,晚一些来给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