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在八零种田种药材(315)
元元和皎皎打电话回来时韩秀梅和他们说,他们替爸爸开心,先后给爸爸打电话。
沈晟升职,家里和之前没什么不同,过几天养猪场里新的五个猪棚建成,要多招三个员工。
这天晚上夫妻俩回房后裴宁和沈晟说:“养猪场要招三个员工,我觉得沈晖可以,你去问问他要不要去养猪场上班。”
二叔家已经分家,老两口和老大沈晖一家过,沈桥在村里建两间房回来养老,沈晖有时要照应他们。
沈晖比沈晟小四岁却有三儿一女,负担比较重。
沈晟当然了解沈晖的为人,和她说:“可以,明天中午我去问他,不回来吃饭。”
裴宁手摸他的脸笑问:“沈局长,工作累不累?”
沈晟叹气:“事真多,还是以前舒服,老婆,才几天我就感觉自己老五六岁。”
“上手就好,实在不乐意就培养人接替你。”
“培养人也要时间。”
……
隔天午后,沈晟给裴宁打电话:“沈晖愿意去养猪场上班,明天早上过去。”
裴宁:“行,我再找两个人。”
沈晟:“嗯,想我,挂了。”
第195章 怒火
裴宁又在村里找两个老实勤快、力气比较大的中年妇女去养猪场上班, 宿舍不够住,腾出一间仓库砌炕,改成宿舍。
仓库原本不太够用, 这下更不够用, 裴宁找陈林海, 请他帮忙招集人多挖两个大地窖,能推拉车上下,已经是农闲, 陈林海问清楚后马上招人去干。
地窖冬暖夏凉, 比建地面上的仓库实用, 做好防潮就行。
十二月后药材收购几乎摆停, 于是程爱华不再去华家药铺跟人收购药材, 在诊疗所跟裴宁后面。
裴宁发现她去华家药铺几个月,人变开朗许多, 和陌生人交谈不再拘谨和局促,人的性格定型后不好改变,特别是性格敏感的人, 她能变成这样说明付出很大努力,不断地给自己做心理建设, 努力突破自己。
裴宁欣喜她的改变, 这天上午忙完后称赞她:“爱华不错, 进步很快。”
程爱华得到她的肯定很开心, 脸上露出笑说:“我接触了很多人,有些人过得比我更艰难, 但都努力活着, 没有颓废和害怕。”
裴宁说:“是,人生百态, 酸甜苦辣都有,积极面对生活运气就不会差。”
程爱华点头,自己真的很幸运。
裴宁又说:“你们村的人来看病时跟我打听你的情况,我跟他们说你还欠我的钱,你在药铺有人去找你吗?”
程爱华脸色正常,说:“我爹去找我,我问他是不是给我出药费,他就走了,现在看到他,我也不害怕了。”
裴宁向她微笑说:“挺好的。”
程爱华微微一笑。
随后裴宁检查她的功课,重头给她讲解一些地方,加深她的记忆,午后教她针灸,让她在自己身上扎针。
临近年底,来看病的人减少,李老板的肝腹水经过治疗消去一半,在治疗的同时也调理身体,他精神好许多。
这天李老板来针灸完成,穿好衣服出来和裴宁说:“裴大夫,我尝过你家的腊肠和腊肉,味道都不错,你有多少我全买了。”
裴宁听了并没有高兴,和他说:“李老板,你是南方人,各地有各地的饮食习惯,治病是治病,生意归生意。”
李老板脸上轻松,“哎”一声说:“裴大夫,我有做食品的生意,是真心觉得你家的腊肠和腊肉好吃才进货的,没别的理由。”
裴宁看他一眼说:“李老板随意,去养猪场和夏场长洽谈便成。”
李老板微笑:“行。”
年前什么生意都好,忙忙碌碌,热闹过了年,元宵节后孩子们重回学校。
裴宁的养猪场和市里三家门店年前进账丰厚,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回来过年,年轻人比老一辈舍得花钱,舍得给自己和老人孩子置办新衣服,市里三家店营利每年都有增长。
裴宁有钱并没有还鹏城的贷款和付月供的房子全款,思考一番并考察后在县城到方家坪之间的一段公路旁承包三个荒山,两大一小。
她承包下来后做规划,山脚比较平的地方开荒种玉米,能打井的地方,在旁边的平地建养猪场,山上种药材。
当然不能一步做到位,开荒种玉米和建养猪场先同时进行,后面一步一步来,养猪场建好后叶宏明和韩春英夫妻俩过去管理。
小县城偏僻不发达,犯罪率低,公安局只有在农闲给老百姓普法时比较忙一些,沈晟适应工作后多数时间能按时上下班。
裴宁反而越来越忙,主要是她的名声传得越来越广,来看病的人越来越多。
李老板在治病期间还不忘做生意,在丰收村出山口的另一边山脚买地给自己建一座豪宅,豪宅前面不远处投资建一个十六层的酒店。
容丰县的建筑还没有超过十层,这个酒店主体刚建好就引起当地人议论和围观,没办法,大多数人这个县城都没有出去过,高楼大厦只在电视里看过,这是县里第一高楼。
裴宁一家的生活忙碌而平静,各有各的事做,叔公一直管着人参园。
时间滑过,裴宁承包的三个荒山种上几十种药材,养鸡场有时有鸡瘟损失,两个养猪场一直无恙,于是她给员工们发丰厚的年终奖。
鹏城的两栋二十二层的商品住宅楼也建好,裙楼有三层,位置好的商铺卖的比较快,套房销售一般。
杨广伟和裴宁联系时裴宁告诉他不用急,卖不出去简单装修后出租,用回的款还贷款,后面的回款拿地皮,然后用地皮贷款建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