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在古代成家立业(66)+番外
“好了,馄饨还没包完我先去厨房了,招待不周,纪兄和章掌柜自便。”
卫柏朝二人分别点头示意,转头低哄林轻颂,“说过这个名字没问题,不要多想,林掌柜今天得辛苦了。”
说完对吃完正在收拾碗筷的几人说:“收拾完各就其职。”
聘他们的时候就商量好了,孙婶刷碗洗盘,张明智和陶金俩一人吆喝一人跑堂,太忙的时候孙婶也帮着跑堂。
刚开业每日三十文,每月九钱,等日后生意稳定了再慢慢涨钱。
章怀文吃饱喝足了听了一嘴,“我去客栈给你拿锣和棒槌,边敲边吆喝。”
锣声阵阵,出门还带着困意的人瞌睡顷刻就醒了。
循声而去,发现是家挂着牌匾没揭布的店,想来是今日开业了。
听伙计吆喝,说是新店开业,张明智嘴皮子溜得很,报菜名吸引了不少食客。
有人抬腿进去,有的转身离开,有的看见闻见了桌上的吃食从众走进。
还有平日里摊上的老顾客,一听今天有新鲜的吃食喜不自胜,恨不得全点一遍。
碧空如洗,太阳张牙舞爪的,街上也渐渐热闹起来。
但最抢眼的还是顺风客栈前和一家与它相邻的没挂牌匾的店——
人声鼎沸,端盘的伙计忙得跟陀螺似的。
太阳缓缓移动,临近巳时,张明智没有再吆喝揽客,而是高喝开业挂匾暂时歇业。
锣声与人声混杂,钱锦、阎昭、罗绫等人早就带着贺礼来店恭贺了。
小糕还抓着碗吃呢,罗绫等人齐齐站在门口牌匾下等吉时。
林轻颂看着这热闹的场面,脸上的欢喜藏不住,习惯性的拽住卫柏的手晃了晃。
钱锦带来的人时不时掐掐手指,看眼日头,“时间差不多了。”
牌匾在揽客前就挂上去了,此时只用揭红布就行。
“你俩小心点,揭完喊一声!”
声音从众人头顶传来。
纪谈和钱锦站在二楼各自执竹竿架着鞭炮。
“好了!”
卫柏扶着林轻颂落地,仰头高呼。
噼里啪啦一阵响,崭新的牌匾上刻着“一间饭馆”四个大字,右下角还篆刻着卫林二字。
“恭喜恭喜!”
“生意兴隆啊卫老板林老板!”
“一间饭馆财源广进!”
聚在边上的新老顾客七嘴八舌地捧场。
其间有人摇着纸扇感慨:“常乐街终于有家正儿八经的饭馆了!以后逛街市逛累了还能来歇脚吃点东西。”
“对!等会儿午间就在这儿吃,我问了林老板,除了往日的冰粉凉面,今日午间还有什么卤肉饭和珍珠糯米丸子,”附和的人说着咽了咽口水,“我回家带家里人来吃!”
说完转身就走了。
周边听见的其他人也打算回去叫人,有人机灵,看着熙熙攘攘的人,凑到老板面前说午间留一张桌子,自己带家里人来吃。
这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纷纷到老板跟前预订。
卫柏压了压手,拱手道:“多谢各位愿意捧场!要订座的麻烦到柜台前跟林掌柜书面登记,届时会给各位特殊的木牌,上面的符号和桌面一一对应。”
人群欢呼响应,钱锦收回空荡的竹竿,看了眼楼下的景象,对纪谈说:“卫老板不仅做美食得心应手,做生意也不差啊!”
纪谈与荣有焉,虽说这主意不是他提的,但禁不住他为他兄弟骄傲啊!
未到饭点,一间饭馆门前就排起了长龙,有人上前问过知道原委后也凑热闹排起队来。
可排到一半前面的人就散了,凑热闹的人不知所以,“怎么了?”
“店内只有二十三张桌子,连三间包房都被订下了,现在入座可以,到饭点就得挪屁股咯!”那人说着摇摇头,低头叹了口气。
不等这人安慰,他抬头双眼放光,仿佛又有了新的希望,“但老板说他们租了顺风客栈前的十张桌子,这十张桌子预订不了,饭点先到先得,我一定蹲守好!”
凑热闹的人不理解这些人为何如此狂热,凑热闹的心理也转变成了好奇,试探道:“你我二人如果占到座可否共宴?”
得到应允后二人分手。
现在也可以占座,但他们不可能一直坐在这里无所事事,只有上了些年纪的大爷坐在树荫下闲聊。
走了一批人倒是没那么吵闹了。
阎昭等人恭贺完就走了,“午间我们再来感受卫兄的手艺。”
没错,三间包房被钱锦、阎昭、纪谈各订了一间。
“冰粉镇得差不多了,孙婶,你去和明智说一声可以冰粉凉面和卤菜都可以卖了,还有馄饨卖完了也说一下。”
卫柏盯着卤肉的火候,对院子里刷碗洗盘的孙婶喊道。
孙月华在洗刷第二遍,闻言应声擦手找到张明智。
锣声又响,“馄饨售罄,凉面冰粉卤菜都可以点了!”
张明智吆喝完放好锣和棒槌,走到招呼他的顾客桌前。
看两个伙计在桌椅间周旋,知道店里的伙计少,这伙计只听一遍点单不问第二遍,有人好奇打趣道:“这么多只听一遍记得住吗?”
张明智粲然一笑,羞赧又自信,“我虽然只读了几年书,但记性不错。”
“我以前就是做跑堂的,这些都挺熟悉的。”大堂内同样被揶揄的陶金说着放下托盘,“您要的冰粉。”
说完连忙又去下一桌,今天桌椅充足,新老顾客都有得坐,因此他们今日跑堂也累些。
顾客进店时就被掌柜和伙计提醒过,午间订桌满了,到饭点时招待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