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庄稼汉做夫郎(75)
春旺的话却卡在了喉咙里:……
怎么又不巧了!
夫夫俩欢欢喜喜地收摊了。今日地皮菜卖出五十份,每份三文,一共一百五十文,周劲翻荒地时一锄头弄死的蛇卖了五条,到账五十文,加起来就是两百文。
这两百文就是今日的买菜钱!
人走光了才好,人走光了没人挤就可以慢慢挑慢慢选了,摊子的潜在顾客没了,他们这两个就是墟市上最有购买力的,也是各家摊主能把握住的为数不多的顾客了,不得好好地跟他们砍砍价!
付东缘兜里揣着两百文,走出了有两万两银子的步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要将这里的东西都买下来。
周劲背着背篓跟在哥儿身后,看着哥儿的目光很温柔,嘴角也总是忍不住地往上翘。哥儿只管买,他负责背,钱不够的,他兜里还有。
付东缘先去肉摊,看还剩什么肉。
“排骨还剩两根,五花还剩一条,肥的卖光了,只剩一条瘦多肥少的了。”摊主边说边将这些肉翻个面,展示在付冬缘面前。
付东缘问:“排骨怎么卖啊?”
摊主说:“原先卖十二文一斤,现在收您十文。”
排骨也是肉多的被人挑走了,剩下的两根只挂着薄薄的一层肉,付东缘不要,问那五花:“五花肉怎么卖?”
摊主又说:“原先十五文一斤,现在收您十三。”
付东缘:“最后一条了,再便宜些。”
摊主问:“这一条您全要?”
付东缘点头。
摊主:“全要一斤算您十文,成吗?”
付东缘:“可以。我还有要买的,再看看别的。”
目光在摊子上巡视一圈,发现这肉摊剩得最多竟的是猪大骨,前腿骨后腿骨都给剩下了。这些大骨不论是做大骨汤还是酱骨头都是极好的,付东缘可爱吃了,怎么到了古代就滞销了?
“这大骨怎么卖啊?”付冬缘笑问。
“大骨便宜,”摊主笑答,“大骨五文钱一斤。”
一斤五花可以买两斤大骨,但大骨自带的骨头重啊,回去煮着能吃上多少肉?
付东缘砍价:“两文钱一斤,我多要几根。”
摊主卖了这么多年的猪肉了,也有些自己的弯弯绕绕,“您要几根,说个实数,我这儿有一、二、三、四、五、六……六根,六根里您要几根?”
“我都要了。”付东缘爽快道。
像这种没什么肉的大骨在古代确实不值钱,以周劲的固有认知,换作是他,他绝对不会买,因为不划算,但哥儿总有超出他认知的想法,给他惊喜。
周劲现在已经学会信任哥儿了,觉得哥儿的每一个举动都有他的道,所以这时淡定又坦然地站在一旁,将背篓卸下来,做好了装东西的准备。
有望清空今日库存的摊主看了他好几眼,以为他是拿主意的那个呢,还用眼色示意。
周劲直接回他:“我们家夫郎做主。”
摊主嘿嘿笑了起来:“那我给你们称一下。”
大骨虽不值钱,但重啊,最后加起来一算,这六根,一共二十斤,平均每根三斤多,要走了四十文。
五花肉三斤一两,抹了个零头,收了三十文。不过这摊主会做生意,还送了一小根排骨过去。
“有没有猪板油?”付东缘又问。
“诶呦不巧,猪板油没了,要不您上别家去看看?”
付冬缘瞧着他切肉的刀不错,又问:“您这刀哪家铁匠铺子上打的啊?”
摊主这会儿看着两人只觉得亲切,笑眼嘻嘻道:“河湾村的老孙家,他们家祖传的手艺,可好了。我这刀去年冬天新打的,很好使。”
付冬缘需要一把专业的嫁接刀,最好能定制,因为这个年代的人可能不知道嫁接刀是什么。他可以提供图纸,需要有手艺的人将它做出来。
河湾村的老孙家,付冬缘记住了。明天周劲不要上河湾村打短工么,他作为“随行家属”一起去,顺道就可以去看看。
第46章 依恋
今日赶墟,买肉花了七十文,买猪板油花了十五文,买八角、桂皮等香料花了十文,买盐花了十文,买糖花了三十文,买西瓜、瓠瓜、茄子、辣椒等种子花了三十文,在面摊上吃面花了十文,买两个肉包子花了五文,扣一下,一共赚的两百文,现在只剩下了二十文。
还要记上一笔明日去铁匠那打嫁接刀的费用,赚的钱转瞬就没了,嫁接刀贵的话,还要倒欠一些。
付东缘捏着已经轻飘起来的钱袋子问周劲,赚来的钱都被自己花光了,心不心疼?
周劲摇头说不心疼,说他还能赚。
应该说他们还能赚。
当初捡地皮菜的设想不就是用卖这些东西的钱来换油换盐换肉吃吗?而今顺顺利利地换来了,回到家还能吃几顿好的,辛苦都进了自家肚子里,有什么好心疼的?
付东缘觉得,在自己的影响下,他这个闷头相公的想法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换了吃食,进了自己的肚子,这不是浪费,也不用觉得可惜。
这是他们应得的。
太阳正当头,在面摊上简单吃过的两人,准备启程回家了。
这会儿的墟市几乎看不到来采买东西的人了,卖东西的摊子也收了一半,也就做点吃食生意的能撑着。
“钱放这了老板。”
“好咧慢走!”
一背篓,将肉用稻草和包地皮菜剩下的干竹叶罩着,省得招蝇虫,重的全被周劲挑走了,轻的才让付东缘背。完毕后,不忘把给二狗买的肉包子放在最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