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给庄稼汉做夫郎(98)

作者: 花不棱登 阅读记录

“好多蘑菇!”付东缘兴奋地看周劲,一副没见过这阵仗的模样。继而发现周劲虽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但面对这场景,眼睛里亦有欣喜。

可能往常出来捡,只能捡东头那些人剩下的,看不到这样比比皆是且状态完好的菌子。

还有一个原因是,奇幻峰的菌子比前门岭与拐子山的菌子更大,品质更好。

付东缘放下竹篮,准备撸袖子大干一场。他瞧见周劲也撸了。*

枞树林落叶厚,土质松软且潮湿,适合菌子生长,也适合采菌子的采撷,只要将食指与中指托住拳头大的枞树菌的底部,轻轻向上一带,菌子根部连同底下的土与枞叶就被一同带了起来,完整且新鲜。

将土和枯枝落叶轻轻一拨,菌子就干净了,可以放进竹篮。

付东缘通常是采了一把,手里再也放不下了,再过来放。

周劲也是,背篓固定放一个地方,不然弯腰穿过灌木丛时不方便。

碰上一朵颜色鲜艳的,上端红,下端白,小小一个,美好得像是童话世界才会有的,多看几眼就会觉得旁边的一切都逊色了,配色是真好看。

智告诉付东缘这不能吃,但喜欢漂亮东西的情感还是让付东缘将周劲抓过来,问一问,这是什么品种的菌子?有毒吗?

周劲比他懂得多,也见得多。

这人瞧过以后竟说这菌子没毒。

没毒?竟然没毒!

“这叫红菇,会长到巴掌那么大,你看到的这个是小的,没毒,可以吃。”

“真的没毒吗?”付东缘还是有些不敢置信。网上说的“红伞伞白杆杆”,形容的不就是这个么?

周劲将那朵蘑菇采了起来,教付东缘分辨:“这个底下不是纯白的,还带着一些淡淡的红,纯白的是这种。”

他原路返回,走了几步,从一个杂藤底下,揪出这朵蘑菇,说:“这个才是有毒的。”

付东缘虽是个农学生,但兴趣在瓜果蔬菜上,对真菌研究不多,以前是真不知道。

周劲教了他就懂了,说:“我再去采几朵,你看看。”

沿着山坡向上,付东缘去了几片长红蘑菇的地方,采了几朵,分给周劲看。

“这个不能吃,这个也不能吃,这个、这个、还有这个,都能吃,对吗?”

周劲仔细辨过,轻轻地点了下头,说:“对。”

农学生有基础和对植物的敏感性在,学会区分,不是难事。

夫夫俩采了一个时辰,背篓满了,竹篮子满了,连那个好的斗笠与那个坏的斗笠都填满了。

今日的采摘就此结束。

“咱去给低头叔送菌子和蕨菜吧。”付东缘说。

周劲应:“好。”

沿着老低头留下的记号往奇幻峰上走,在一处云雾缭绕的山顶平地上找到了那栋茅草屋。

奇幻峰也算是河源村的一座高山,站在山顶上,连前门岭顶上的树都看得见,视野是真开阔。

付东缘和周劲来,老低头非常欢迎,立了个小泥炉,给他们煮了茶,还拿出些花生炒货来招待。

“三十年前,我和我的夫郎,以及你阿爹,可是非常好的朋友呢。”老低头一煮着茶水,一边对周劲说。

周劲轻轻应了一声,然后说:“我听我阿爹讲过。”

“那时我们还不住在这个村子里,住在帽帽村后头的张家村里,那是个好地方啊,就是地势太低了,年年水淹,然后我们就迁出来了。”

这事儿周劲也听阿爹说过。

阿爹本姓张,是那张家村里的人。凤姨小时候也在那个村子里待过,再长大一些,就同族里的人一起迁出来了。

在低头叔家里坐了一会儿,临走时要给蘑菇与蕨菜,他老人家不要,又开始吹胡子瞪眼:“我出门就有,哪用得着你们给我采!都拿回去!”

也是,送也不能送人家有的,明儿他们去墟市,买点山里没有的东西回来,再给低头叔送来。

那时他不要也得给他硬塞进屋里。

下了奇幻峰,周劲和付东缘去了马头崖一趟,给凤姨送去了些。马头崖的环境比青石山还恶劣,全是高大的山岩,哪会长蘑菇?

去时就比较晚了,张玉凤留他们吃饭,把这嫩蕨菜和鲜蘑菇做一做。

夫夫俩留了下来,在凤姨家吃过晚饭才回家,还给二狗捎回来一份。

夜里,洗漱完毕,躺在了床上,照例回顾一下今日。

今日特别有意思。他们采了好多蕨菜,采了好多蘑菇,回来以后天黑了,暂时没有清算具体的数目。不打紧,明天早上起来查点也不迟。

在凤姨家,他们吃了凤姨做的辣炒蕨菜和枞树菌汤,特别鲜美,特别好吃。凤姨还传授了做蕨菜干与腌蕨菜的法子。明日去墟市售卖,若有卖不出去的,回来就给它做了。

欢乐的一天在夫夫俩轻声慢语的说话声中结束。

付东缘不知道的事,他睡着后,将白日的兴奋延续到了梦里,掐了周劲的腿两下,还逮着一个不该掐的地方掐。

第60章 来墟市,做买卖

翌日一早,五更天,约摸三四点钟的模样,周劲和付东缘起了。

外头的天还是墨色的黑,黎明尚未显露出来。月被薄云笼罩,天际只有几颗星星在闪烁。

今日逢九,他们要去路途更远的柏木墟卖蘑菇与蕨菜,得赶早儿。

蘑菇蕨菜采回来还没清整过,得在出发前拾掇清楚。

吃的也得备下。

生起火,烧起灶,锅里舀上两勺子的清水,铺上一圈用竹刷子刷过的红薯。

紫皮红薯两头尖中间鼓,身上有一道道被竹刷子刷过的痕迹,像他们家酸枣里的核,再放上两颗大如掌的土豆,还没吃呢,喉咙就已经噎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