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不再来(102)
她懒洋洋地睨他:“睡到几点就几点。”
“你国内驾照还没更新,张叔已经不在家里工作了。”沈凛拿出手机,“我把新来的司机号码发你。”
姜苔转身去拿手机。
沈凛看见她的行李箱只打开了一个,摊开在地板上。
她这几年没换微信,但早就把沈凛拉黑,现在也没把他拉出来的意思。点开airdrop碰了碰他手机,把通讯录的号码传输过来:“可以了。”
沈凛挡了一下她要关上的门。
姜苔“啧”了一声:“干嘛,我要睡觉!”
他目光落在她头顶:“头发怎么没吹。”
她气闷:“我吹了。”
她发量多,吹头要花很长时间。以前有焦莱,再不济有他,反正总有人伺候。在国外没这么精细,很多事亲力亲为。
沈凛皱眉,看着她潮湿的发根:“吹干再睡。”
姜苔扶着门沿,要翻他白眼:“有病,少管我!”
大概是太久没听她和自己说话,沈凛被骂也带着笑意。门被“砰”得关上,不远处传来焦莱的脚步声。
他慢慢抿直唇角弧度,站定在原地。
“就让你传个话,怎么传这么久?”焦莱急急忙忙走过来,警惕地看着他和那道关着的门。
沈凛:“您在担心什么?”
这几年,一切都在往正轨走。焦莱没说破:“我能担心什么……苔苔回来,终身大事有了着落。我当然是也关心你。”
沈凛往对门房间里走:“您别添乱了,我最近很忙。”
焦莱看他不愿聊这方面的事就发慌,又往姜苔的房门口看,站在走廊上叹了口气。
-
姜苔昨晚连夜批了pv偷跑的补救方案,一觉睡到下午1点。
回公司时,叶庄蝶也正好从机场过来,姜苔手里还拿着念榆这两年的流水财报,看得头疼。
叶庄蝶一身西装裙,踩着8公分的高跟,成熟又干练:“你手稿发小宋了吗?宣传部那边还准备弄个原创画家的预告访谈。”
“发了。让他们把访谈Q、A发我邮箱。”姜苔说到这,歪头坐在办公桌上,“不是要找外包吗?你怎么还在这?”
昨天她把吕文旭处理走,跟着他过来的一整个组也一块走了。但PV宣告被提前一年发了出来,现在的补救措施就是紧急做出几个先导pv。
动画制作没有程序员不行,不需要太高端的代码技术,不过至少得精通基础建模、三维特效和渲染。况且《星舰壹号》是国内少有的星际探险无限流题材,ip人气高,版权只在念榆影业,还得为招商买单。
“今天上午面了三个团队,都不行。”叶庄蝶也犯难,看着下午的几个备选,蓦地眼前一亮,“天上掉馅饼了。”
姜苔正打开游戏想放松的手停住:“什么意思?”
叶庄蝶起身,招呼她一块去会议室:“暴雪光业居然也在预约的面试队伍里,杀鸡焉用牛刀啊。”
姜苔对国内的科技团队不了解。
一旁的宋助理递上笔电,把网页打开:“您看一下新闻。”
姜苔粗略扫了眼这家科技公司,又是人工智能相关。
国内近十年来的AI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AI芯片、AI服务器、AI医疗等层出不穷。这家公司的行业大模型是北斗系统+AI导盲技术,目前研发的产品有导盲眼镜、导盲杖和导盲机器助手。
她本就带着几分轻视的眼光看,自然不屑那些潜力股话术,没耐心道:“专业不对口啊,他们来干什么?”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最开始是在大厂做游戏的。”叶庄蝶说了几个例子,闲聊道,“你没玩过,但肯定都听过。暴雪光业是后面独立出来的团队,当时还都是一群刚毕业只会做研发的楞头青。”
同为科技公司,叶庄蝶作为程序员在这一行做了近十年,自然对这些新兴产品的迭代都了解。在老东家破产前,她特意关注过暴雪光业。
毕竟当时这家小公司的经营模式在业内有点讨论的声音。
因为他们都是年轻人队伍,像是干完这一票就会解散。创始人如同掉进钱眼里,是风口就追着做,也不要格调地接了不少外包,没有明确赛道。游戏出身,后来又做芯片数据、卫星导航和低空产品,这对想要长期发展的公司来说很不利。
所有人对暴雪的关注仅在于看它什么时候倒。
但不知几时起,创始人又重新找准定位和口碑,主攻AI科技开发的各种项目。豪赌般投入大笔资金扩大公司规模体量,相当于之前赚的全用来养自己。
姜苔听着有趣:“那倒也不算没规划啊,硬生生从一穷二白的创一代变成拿钱砸着玩的富二代了。”
“你要真说富二代,创始人就是富二代。”叶庄蝶又纠正道,“不对,那个小二代只是合资人,学法律的。真正的创始人是敲代码的那位技术大佬,听说家境还挺清寒,刚创业那会儿都租不起房子,要在办公室里打地铺。”
她调侃:“了解得这么清楚,有想法啊?我小舅居然输给你同行。”
“没大没小。”叶庄蝶双手合叠,正经道,“其实暴雪的创始人和你年纪相仿,长得还挺帅,头发也多,在程序员里属于稀缺物种。”
姜苔转着笔,故作娇蛮姿态:“那又怎样?本小姐可不扶贫。”
叶庄蝶:“莫欺少年穷。”
“嗯嗯。”女孩敷衍地接话,“还有莫欺青年穷,莫欺中年穷,莫欺老年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