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太子妃认错夫君之后(1)

作者: 水渺 阅读记录

太子妃认错夫君之后

作者:水渺

简介:

【入v通知:本文1月3号入v,养肥的宝子们快看,感谢支持!】

太子妃虞向晴因为太子要纳白月光为侧妃之事,与他大吵一架,不慎磕到了脑子,被天家连夜送去溶月山庄休养。

三日后,她从昏迷中醒来,脑子却摔坏了。

在她的记忆里,她与太子殿下青梅竹马,郎情妾意,她是太子殿下心尖尖上的姑娘,太子殿下容不得她受半分委屈。

如今她摔到头了,可疼,却不见太子殿下的踪迹,她每日在门口痴痴的等,想要他第一眼便能看到她!

如此守了数日,终是守到了那个光风霁月之人。

她与他谈笑风生、携手伴游,共赴风月,像极了新婚燕尔、浓情蜜意的恩爱夫妻。

可渐渐地,随着她的记忆慢慢恢复,好像有什么事情不对劲起来。

她与太子本就是相看两相厌的夫妻啊!!哪里来的青梅竹马和郎情妾意?她不允太子纳侧妃并不是因为心悦太子,而是她不愿太子那双与她心底白月光极为相似的眸子深情的望着别的女人,她十分看不惯,所以要毁掉!!

她爱的人早已死在一场雪事里,她不期盼与任何人偕老。

面对越发黏人的“太子夫君”,她头痛不已,替身好好做替身就行了,不用爱自己,也别爱上别人,当个喘气的神像,如此甚好。

直到某日雪夜,一场欢愉后,

他逼着她叫他的小名:雉奴。

可太子殿下的小名不是叫阿狰吗?

等虞向晴完全想起来所有事之后,她早已登临凤位,母仪天下。

原来她当年等到的并非太子殿下辛颢,而是太子殿下的双生弟弟辛颂,亦是她那“早逝”的白月光。

阅读提示:

1.全员没善茬儿,女主特别偏执,但此文甜且治愈。

2.男主辛颂,前期因伤失忆,会恢复。

3.伪替身文。(咬手绢释义:男主自己替自己)

4.求求小可爱们给个收藏吧,就给一个吧。

内容标签: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甜文 替身 失忆 追爱火葬场

主角视角:虞向晴,辛颂;配角:辛颢

一句话简介:认错夫君嫁对郎!

立意:善待自己,热爱生活,积极追求美好的爱情

第1章

你说虞氏女不是鸠占鹊巢是什么?

戌时末,长乐宫。

蓬莱殿内灯火通明,宫人们小心翼翼的伺候着,往来端茶铺床不敢发出一点儿声响。

今夜,殿内气氛有些紧张,盖因太子又没回来歇息。

确切的说,这已经是太子第十五次拒绝回蓬莱殿就寝了,不为什么,只为他新近娶了个自己甚不满意的太子妃,躲人罢了。

大婚以来,太子就没进过太子妃的闺房。

只是……太子妃出身大尚第一世家京兆虞氏,祖父位列三公,父亲位列九卿,家世十分显赫,连陛下都要给三分薄面,太子如此冷待虞氏女,到底不美。

宫人们谨慎的抬眼瞄了一下太子妃,暗中伸手捏了捏太子妃从虞府带过来的陪嫁女官碧桃的衣角,低声问道:“碧桃姐姐,娘娘歇吗?”

殿里这么静,饶是那小宫娥声音再小,虞向晴也听到了,她放下手中的书卷,吩咐道:“梳洗吧。”

“是。”宫人们齐声应道,有条不紊的伺候起来。

虞向晴的另一陪嫁女官碧月咬了咬嘴唇,垂眸遮下几分对太子不满的心思。

待虞向晴睡熟后,碧桃与碧月也回到了宫人们歇息的下房,因二人是一同陪伴太子妃虞向晴长大的一等大丫鬟,虞向晴嫁入东宫后,她们便荣升蓬莱殿里的掌殿女官,专门在虞向晴跟前支应,是以二人的房间是专门隔出来的,只住了她们两个。

进门之后,碧桃连忙将房门关了,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好端端的,叹息什么?”碧月纳闷道。

“太子殿下是何意?昭告天下,风光大娶之后便将人晾在了东宫,岂有此理?”碧桃抱怨道,骇得碧月连忙过来捂她的嘴,“小姑奶奶,我求求你了,小点声儿吧,这里是皇宫,小心隔墙有耳。”

碧桃越想越不忿,一把扒下碧月的手说道:“姑娘也忒是命苦了些,出身在那样的门庭也就罢了,眼见着日子要熬出头了却又进了宫,姑爷还那样冷待,往后……往后……”她的声音哽咽起来,喉咙一酸,却再也说不下去了。

碧桃不说碧月也能领会得到,姑娘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二人相对而坐,沉默了好一会儿,碧月才故作轻松的拍了拍碧桃的手,说道:“莫想那么多了,总会好的,收拾收拾睡吧。”

蓬莱殿中洒满月光,满殿清寂。虞向晴向来不喜有人守夜,一但吹灯躺下便将人都撵了出去,是以整个大殿里只有她自己。

就着满室清辉,她缓缓睁开了眼睛,眸中了无睡意,她掀被下榻轻轻走到小书案前,抽出抽屉里还未抄完的《地藏菩萨本愿经》,提笔蘸墨,继续写了起来。

明日便是皇后去大相国寺为国祈福的日子,她需得赶在天亮之前将这遍佛经抄好,一共一百零八遍,全都供给菩萨,求地藏菩萨大发慈悲允那人入她梦里来。

从深夜抄到清晨,她的小腿都坐麻了,写完最后一个字,她小心的抹除挂在脸上的泪珠儿,吹干纸上的墨迹,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

她缓缓站起,发现碧月已经进殿伺候了,见她因腿麻而行动不便,碧月忙向前搀住她,将她扶回榻上。

“姑娘,往前走吧。您要一直朝前走才是。”碧月帮她掖好床前的帷幔,低声颤抖着说道,“不要自苦,不然……不然那人走的也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