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青山(42)
不过陛下真的会允许宫外女子做殿下的太子妃吗?以陛下那个脾气来说,很难。
南风情不自禁为殿下担忧起来。
房间内的二人倒是不知南风此时有如此多的心思。
江露染推开窗子抬头看到天幕之上满是星星,很是兴奋地牵了谢知寒的手,与他一起相携走出来。
“殿下,快看都是星星,好漂亮。”
谢知寒顺着她的视线看去,那些星星的确很亮,可是都比不上江露染的眼睛。
她望着自己时眼眸中闪烁的亮光,比天上星星还要明亮几分。
那是他此生见过,最明亮的星辰。
“殿下,快看,是流星!”
天幕之上有一条银白的细线很快划过。
“殿下,快许愿!”说完,江露染就双手合十,在心中无比虔诚道:“愿殿下此生无忧。”
而谢知寒视线深深凝在江露染身上,他余生的愿望很简单。
就是希望身边的少女永远随心自在,平安喜乐。
南风看着这一幕,也希望殿下和江露染以后不必被宫中的烦忧所困,永远喜乐,岁岁年年。
次日,谢知寒一行人对着大夫和小童告辞。
在这些天的相处中,大夫早就将他们视做家人,面对离别,很是依依不舍。
但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大夫只看着几人背影,直到他们的身影彻底消失不见。
只希望他们记得成婚时一定要邀请自己前来啊。
接下来返回宫中的路途皆是坦途,没有危险的路途,想来也是没有刺客的。
江露染再不似第一次与殿下同坐马车时的拘谨,而是非常肆意。
冷了,就披殿下的大氅。饿了,就吃殿下的糕点。
南风看到这场面每次都会咋舌,这是不是也太过分了些,殿下也不管管她,简直是一点也不端庄。
每当这时,江露染就会亲手烧制新奇的菜品,让南风先尝,南风总会爆发出求饶。
谢知寒看到两人这场面,每次都会微微一笑。
过几日就要回宫了,想来不会再有如此轻松的时刻,思及此,谢知寒心中又增添了几分沉重。
过了午后天气有些阴沉,从天边吹来一阵寒风,树叶簇簇作响,衣袍也被吹的鼓起来,颇有些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
很快就落起雨来,雨滴敲在树叶上,发出凌乱的响声,听在人心里有些烦躁。
*
贵妃殿中。
二皇子谢衡靠在圈椅上,眉眼间透露出一股凌厉的狠意。
“我那个皇兄倒真是福大命大。”
殿中已无旁人,但如此直白的言语还是令李贵妃有些不适。
她轻声斥责:“虽说这是在我殿中,你多少也收敛着些,宫中人多眼杂,若是被旁人听到了,这可如何是好。”
谢衡倒是完全一副不在意的模样,他这话明面上说的也无错处,就算是被父皇知晓,父皇也不会对自己如何。
他这皇兄倒真的是难对付,竟可以将曲洲之事处理的如此之好,还能在自己雇佣的刺客面前全身而退。
不过如今父皇对先皇后的情谊全然不在,朝堂上的臣子也有他自己的人。
他倒要看看自己这位一向光风霁月的兄长,到底要拿什么与自己争。
李贵妃看着自己儿子,哪里猜不透他此时正在想什么。
这个儿子自小就喜欢争强好胜,尤其是对手还是一向完美光风霁月的太子殿下。
但幸好陛下对自己和衡儿的宠爱一直在,所以她也有底气可以搏一搏。
尤其是现在先皇后不在了,后位一直空悬,凭着陛下对自己的荣宠,登上后位也不过是早晚的问题。
东宫如今毕竟势单力薄。
倒时她就是正统的皇后,衡儿就是名正言顺的嫡子,东宫易主那日她倒要看看还有谁敢议论。
但如今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你打算将如何处理那名人证?”
谢衡视线移过来,目光冷寒,瞳仁没有半点情谊。
“刺客的任务就是杀人,既然自己的本职没有做好,那自然就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了。”
“上一次已经打草惊蛇,这次务必要做的干净些,切莫再留下把柄。”李贵妃劝慰道。
“儿臣知道。”
谢衡派人暗中查明了谢知寒的路线,明确的知晓他此时已经到了哪里。
他倒要看看他这个一向完美无缺的兄长是否还能留得住自己的把柄。
人证遇刺正是在这个雨天,雨水淅淅沥沥落了一夜,天气很快冷下来,江露染裹紧了自己的外衫。
虽说已经披上了厚衣服,但心中仍旧一阵阵的发寒。
方才南风向谢知寒低声禀报了一句,殿下的脸色瞬间就冷沉下来,宛如冬日寒冰。
看殿下的脸色,想来也不会是什么好事。
谢知寒一人沉默很久,他俊美的脸色染上冰寒,令人胆战心惊。
他知晓自从母后去后,就一直有人视自己为眼中钉,可是他自问行事光明磊落,并没有对不起任何人。
他不想赶尽杀绝,可是总有人逼他先动手。
是啊,他是东宫太子,未来的储君,他一出生便已身在局中,又何谈独善其身呢?
更何况他心中已有了牵挂。
想到这里,谢知寒冷沉的眉眼才轻轻动了动,看向一边的江露染。
而江露染此时也正好在望着他,两人目光骤然碰撞在一起,谢知寒眉眼间的戾气还没有完全散尽。
江露染一滞,殿下以往也会露出不耐的神色,但这次仿佛是真的动了气。
是因为宫里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