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兵为何如此有病(108)
夏梦安静听着。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听着王向屹用这种温柔又理解的语气去解构精神病患者的精神世界,她总能感受到他身上有种近似于我佛慈悲的神性。
夏梦想了想,问道:“那您觉得,我应该将这个真相告诉她吗?”
王向屹轻叹一声。
这是一个很难有定论的问题。
就像医生们是否要将真相告知罹患绝症的患者一样。
国内的医生通常会考虑到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对病情的理解程度,以及家属的意见,基本会选择优先告诉家属。
而欧美的医生已经习惯第一时间将病情和可能的治疗方案告知患者本人,由患者自己决定如何治疗,以及何时告知家人。
这两者差别在于前者更倾向于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考虑,和对家属意见的尊重;后者则更重视跟强调患者的自由权和知情权。
现在夏梦面临的也是类似的情况。
是否要将苏方晓精神图景内的异常告知她本人?
还是……告知她的顶头上司,比如,周启?
夏梦想了想,告诉周启显然不太合适,这毕竟是苏方晓的个人隐私。
但这个异常的存在会不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将来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引发一些灾难性的麻烦,这就很严重了。
通常向导中心的向导们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会选择怎么做?
或许她可以问问欧旭。
欧旭作为苏方晓上一任的向导,应该会知道这个吧?
但是,夏梦的身份不仅仅是向导,她同时还是一名精神科的医生。
她:“师父,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王向屹没有回答她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那你觉得,该不该唤醒一个梦游的人?】
夏梦想也没想就回答:“当然不建议。”
这是医学界有共识的一件事,通常不建议叫醒梦游的人,因为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受到惊吓或出现危险举动。
梦游是一种睡眠障碍,患者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很难被唤醒,即使被唤醒也可能出现短暂的意识模糊或精神混乱。
此外,突然的唤醒可能会使患者感到极度惊吓,甚至可能导致心脏病或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然而,如果梦游者处于潜在的危险环境中,比如靠近楼梯或交通区域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尝试唤醒,以防止发生更严重的意外。
在处理梦游情况时,最好的做法通常是守护在患者身旁,引导患者安全地回到床上,或者在患者梦游时移开可能的障碍物,确保患者的安全。
夏梦回答完,忽然就明白了王向屹的意思。
其实,苏方晓现在的情况与梦游十分类似。
突然告知她真相,或许会很危险。
她的精神图景本该危机四伏,却在她的视角里被粉饰得一片祥和。
一旦苏方晓看清了那里的真相,假象与真相的冲突和互斥,或许会引发精神图景的崩溃乃至彻底崩塌。
这无疑是非常危险的。
夏梦想,或许,她可以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尝试调整并改善苏方晓精神图景里的危险。
她郑重地对王向屹道了声谢:“谢谢师父,我知道了。”
末了,她忽然想起什么,半是撒娇地说道:“师父,接下来我估计还有很多类似的疑难杂症得来咨询你,你可千万别嫌我烦啊。”
王向屹哼了哼,不咋吃她卖乖的这一套:【得了吧,少得了便宜还卖乖。以前也没见你少问了。】
夏梦:“嘿嘿。师父,比心!爱你!”
王向屹:【去去去!还有别的事没有?没有我挂了。】
夏梦:“没——哦!有!”
王向屹:【放。】
夏梦:“白主任让我把你也骗来黑塔。”
王向屹闻言冷哼一声:【想都别想,不可能。】
夏梦难掩好奇:“师父,你和黑塔之间究竟是有什么深仇旧怨啊?能给我说说不?徒儿给你报仇雪恨啊!”
王向屹沉默了几秒,只是淡淡地说:【什么地方都会有阴暗面,我当年只是不太幸运地见识到了那一面。我只希望你将来,永远不要经历我当年面对过的那些黑暗。】
不告诉她,其实也是一种对她的保护。
夏梦忽然想起他刚才提到的“梦游”,不建议唤醒,但在危险的情况下,也会选择干预。
她忍不住笑道:“然后,等将来如果我真遇到那样的境况,师父你会来帮我吗?”
王向屹“嗯”了一声。
嗯完,像是觉得不太好意思,板着声音说:【行了,没事我就挂了。】
夏梦:“好嘞!谢谢您!”
夏梦挂了电话,将手机甩在一边。
她的另一只手把玩着圆珠笔,笔记本上,记录了刚才对话间的几个关键词句。
梦游,不建议唤醒。
危险情况下,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尝试唤醒。
最好做法,安全地引导。
夏梦的视线落在最后的五个字上,抬手在上面画了个圈圈。
“咚咚”。
阳台的落地窗玻璃忽然被敲响。
夏梦转头看去,发现一道黑影坐在阳台的栏杆上。
她垂下视线,发现刚才敲门的是他的那只精神体。
夏梦起身开门,熟练地弯腰捞猫,然后抱着他的猫,冲他挑眉:“怎么又来了?”
黎昼朝她微笑:“我只是想来告诉你一声,我已经搬过来了。”
他指了下楼下斜对面的阳台,说:“就那间,你知道的。特地来告诉你一声。”
“还有……”他看了看她怀里的猫,说,“它很喜欢你,还有你的小白鼬,所以,我送它来跟你们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