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师姐你说句话啊(44)

作者: 泷上雪 阅读记录

男子轻叹息了一声。

长此以往下去,百姓苦不堪言,可他只能借酒浇愁,旁的什么都做不了。

梅文华:???

刚刚骑马过去的那一队人是鹊桥使?

她和樊若那么大的两个美女,就站在路边,居然没有人注意到么?

她产生了深深的疑惑,还有深深的愤怒。

似乎是看出了梅文华心中所想,那男子先是赔了个不是才说道:“那鹊桥使寻的是些豆蔻年华的女子。”

言下之意,梅文华和樊若的年纪已经有些大了。

梅文华皱紧了眉头,豆蔻年华的女孩……连毛都没长齐,便要入宫去,这皇帝也太过分了些。

樊若轻捏了一下她的手指。

她们不能过分插手人间事务。

“老色鬼。”梅文华低咒了一句。

那男子听见梅文华的咕哝,低低扯了一下嘴角。

“二位姑娘似乎不是京城人?”

这些鹊桥使已在京中张扬了十年,横行霸道,恶贯满盈。

城中百姓苦不堪言

可是看梅文华这反应不像是在京城长住过,倒像是个第一天来的异乡人。

见被识破了“身份”,梅文华回道:“我与阿妹从儋州来,故而不晓得京城中的很多规矩,多谢公子解惑。”

看来从鹊桥使这里入手应该是不成了。

梅文华心头涌上淡淡的失望,不过旋即她又振作了起来。

任务要是简单,那就不是任务了。

越是艰难的任务,越能体现她梅文华的能力。

她这厢心思百转千回,樊若已经和男子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了起来。

“鄙姓江,名月摘,京城人士。吾立志游遍名山大川,这些年南来北往,也见识过不少绮丽景色,只是儋州尚未踏足。二位姑娘姿容卓绝,想必儋州风土亦是一绝。某有生之年若不能亲眼得见,怕是此生留憾。”

樊若有些惆怅地揉了揉额角,这话要怎么接下去。

她总不能说自己其实不是儋州人,也不知道儋州的风物,方才只是在逗这个人玩吧。

梅文华突然狡黠一笑:“江公子若是不弃,不如我们一起去吃上一盅酒,我来给公子说一说这儋州的风土,也算是当做方才那一拳的赔礼。”

樊若眨巴眨巴眼睛,试图消化梅文华的话。

据她所知梅文华应该也没在人界生活过。

这要怎么圆?

她双臂交叠,表情复杂。

美色误事啊!

第23章 热带季风气候

云端楼,京城最大的酒楼。

此刻,梅文华正在一边喝酒,一边热情地向江月摘介绍儋州的风土人情。

“这南部儋州,四季无冬,十分炎热。东南部比较湿润温暖,西北部比较干燥……”

樊若狐疑地看着侃侃而谈的梅文华。

怎么她忽然变得有文化了?

据她所知梅文华之前应该确实没有在人间生活过吧?

现在她有点不确定了。

“姑娘学识渊博,见地不凡,有些描述江某也是第一次听闻,初时觉得新奇,思索后才觉妙处。”

江月摘真心实意地夸赞道:“姑娘似乎于地理堪舆之术上颇有造诣。”

他不禁感叹,这能力和父亲笃信的国师相比也不逞多让。

别说是他,就连素日里和梅文华朝夕相处的樊若也不知道她还懂这个。

当事人梅文华邪魅一笑。

上辈子她去过的地方很少。

但不妨碍她是地理课代表。

区区地理基础题,根本难不倒她。

要不是照顾一下古人的知识水平,她高低要把地球自转公转黄赤交角这些概念说上那么一说。

江月摘聚精会神地听着梅文华分享,手中的酒杯半握着,半天也没动一口。

他仿佛在梅文华绘声绘色地描述里,亲眼得见儋州的山与海,得见那碧蓝的天和浪相连。

此生若是无缘得见,那他将何其遗憾。

正说着话,一队鹊桥使气势汹汹地冲了进来。

一进门便喧哗着,说要最好的酒和菜。

梅文华正讲到高兴处,便被这样一群人打断,自然没了好脸色。

她转身看去,只见这些人脸上的神情都很得意,仿佛今日办成了一桩大事。

他们身后还站着一个头戴白色面纱的女子。

那女子看起来瘦瘦小小,不过十二三岁年纪。

仔细看她的身子还在微微颤抖。

那些鹊桥使还在大声开着玩笑,时不时大喝一声,那女子的腿便抖如糠筛。

这便是被吓怕了。

想来她便是今日这些鹊桥使的“战利品”。

梅文华远远看着,实在有些不忍。

理智告诉她,她不能贸然插手这件事。

但她可是梅文华唉。

她仔细思索了一番,干涉这件事的代价么,左右也就是被雷劈几下。

她从前升级的时候也不是没有经历过。

金丹到元婴渡劫的时候,她被劈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现在也活得好好的。

而且常百毒同她说过,现在没有足够的科研成果证明梅文华时不时抽风和经历太多雷劫有关。

所以她被劈真的不会出事,也就是受点皮肉之苦罢了。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梅文华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若是事情没发生在自己眼前,她可以装看不见。

但既然避无可避,还要闭着眼,那心肠与砖石有何区别。

眼底暗涌翻滚,手在袖中握紧了云浪剑,梅文华正准备着拔剑而去。

不说让这些人吃不了兜着走,起码先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