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师妹社恐但有毒(187)

作者: 又眠 阅读记录

“灵珠碎了!”

“什么情况?!”

“好端端的,灵珠怎么会碎?”

在众人惊诧声中,荆饮月起身,他手中一面宝镜熠熠生辉,镜面如水波动荡。

“是溯源镜!”有人认出了这件法宝。

溯源镜可以照人照物,追溯十二时辰内发生的事,有了此镜,谁对灵珠做了手脚,一看即知。

在众人的骚动声中,镜面的动荡渐渐停止,时间回溯到昨夜,明月高照,镜中映出了一道缓缓接近灵珠的纤丽身影——

“竟然是她?!”

“是游溪!是她毁了灵珠!”

霎时间,所有人的目光落在了游溪身上。

第65章 燕侣

大殿内, 灵珠突然碎裂,气氛紧绷起来。

溯源镜内,照出了游溪的身影, 证明她曾在昨夜之时,偷偷潜入大殿, 对灵珠动过手脚。

面对众人震惊、愤怒、指责的视线, 游溪本来就紧张,脸色更加惨白,她看着荆饮月手中的镜子, 不敢看他此时冰冷的表情。

“不是我……”她喃喃。

“不可能是师妹!”云芜喊道。

“是啊,师妹本身就是候选之一,弄坏灵珠, 对她有什么好处?”

“哼。说不定是觉得自己根本没戏, 干脆将灵珠毁掉, 让其他人也得不到!”

“这种下作心思,还用猜吗?”

“游溪,你怎么做得出这种事!”

“你放屁!”云芜忍不住怒斥。

“这就戳中痛处了?”

“你这么急, 这事不会也有你一份吧?”

他们一个个冷嘲热讽,云芜气得要死, 但一个人怎么吵得过这么多人?

众弟子原本都在等着看灵珠最后会归谁所有, 结果灵珠竟然被毁了, 这种情形, 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都忍不住要站出来骂上几句,以彰显自己的正义感。

弟子们群情激奋,声浪震天。

“仙君,请重罚此人, 将她赶出玉山!”

“说得对,这种人,必须赶出玉山!”

“赶出去!”

一波波的声浪吵得游溪头脑发胀,本来就晕这下更加头晕了,脸上褪尽了血色。从未面对过这么多人的指责,众人排山倒海的愤怒情绪几乎将她淹没。

她的人群恐惧再次发作,呼吸急促,反胃想吐,浑身僵硬,手脚发麻,一时之间,甚至无法顺利组织起语言为自己辩驳,她像一块僵硬的木头立在原地,那些言语的利箭飞射而来,她毫无办法招架。

这时,上方传来那道清冷声音:“安静。”

声音不大,却充满威慑力。

弟子们渐次安静下来。

荆饮月看着下方无措的小姑娘,眸光幽深,“溯源镜所见,不一定就是真相。”

“仙君这话是什么意思?”一位院长道,“我们都知道溯源镜同样是天阶法宝,所见一定为真,难道仙君想说,连你手中的溯源镜,也被人动过手脚?”

“仙君是想公然包庇这女弟子吗?”

“没想到玉山宗最为公允无私的饮月仙君,也有为了弟子徇私之时!”

院长们的声音带着愤怒,他们手下都有弟子成了候选,谁要是得到灵珠认可,在七院之中,必然大出风头,院长同样脸上有光。眼看灵珠被毁,他们怎么能不恼怒?连对着荆饮月说话的语气,都有了几分不敬。

院长们说了几句,见仙君气沉意稳,冷冷看着他们质疑。

只是被他扫视一番,几人气焰渐渐消了下去,你看我,我看你,也不说话了。

真的惹恼了仙君,谁也承受不起后果。

殿内外一时静得只余呼啸而过的风声。

质疑的视线纷纷投向仙台高座上的仙君,等着他给一个解释。

凌云仙殿之上,万千弟子注视之下,玄衣乌发的仙君冲着角落的少女伸出了手,“游溪,过来。”

游溪一怔。

她惊讶看向荆饮月,对方也在看着她,眼神平静,在这种局势下,他的神情依然云淡风轻,好像没什么事可以难倒他,没有什么可以动摇他的意志。

对她而言一瞬间天塌了,他还在自己面前稳稳站着。

他的坚定让游溪渐渐冷静下来,恐慌逐渐褪去,理智渐渐回笼。

在众目睽睽之下,她缓步走上玉阶高台,迈过最后一阶台阶时,她听到仙君的声音传遍大殿,“昨夜,她跟我在一起。”

众人哗然。

游溪也惊讶看向仙君,昨夜他们确实在一起,但她以为仙君不会说出来,他们只是在讨论阵法之道,但别人听起来恐怕不是这么回事,高位者往往更在乎名声,他竟然就这么说出来了。

仙君他竟愿意这样帮自己,游溪心中涌起一阵感动。

似乎猜到她在想什么,荆饮月淡淡看了她一眼,“本君只站在公理一边。”

游溪:……

意思是她想多了吗?

听他特意说了这么一句,她不知为何有些失落。

“你呢?”荆饮月问,“你心中可有公理?”

“嗯。”

“那本君就站在你这边。”

“?”

不等她想明白这其中的逻辑有什么问题,下方弟子们已经炸了锅,仙君这么说,不就是公开支持游溪的意思?

他说昨夜他和游溪在一起,谁能证明?他身份摆在这里,谁敢质疑他?

可要这样保下游溪,让他们怎么服气?!

天机院长忍不住道:“仙君,敢问你和一个女弟子深夜共处,所谓何事?你这样说,可有其他人为证?”

荆饮月不慌不忙:“昨夜藏书阁偶遇,指点了她几句。至于证据——”

在天机院长紧盯不舍的视线下,他淡淡道:“道藏院弟子勤奋好学,昨夜她向我请教了几个问题,书阁中还留有她的记录,你们可派人查看,墨迹尤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