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刻还在说笑的人,或许下一刻便失了声息,永远埋藏在苍离天中。
溯宁当时尚且不是上神,她不知这场大劫何时能够了结,也不知自己能不能活着走出苍离天。
生死之前,神与人的分别似被模糊,血战后的溯宁也会与人族同饮,庆贺自己又活过一日。
她护持过虞渊人族,于是身陷险境时,也是这些人族修士不惜自身性命,救她于危难。
‘我等愿追随神上——’断了条手臂的少年向她举起酒坛。
他是虞渊征发的人族中年纪最小的,天资却当属一等,原本不必多少年,定能登临仙君境。
少年运气也不错,丢了条手臂,却因溯宁及时赶到,保住了性命。
但后来,他还是倒在了溯宁面前。
‘神上,我们立的战功……能不能……能不能将先祖罪孽……赎清……’
无数记得清记不清的人在眼前倒下,十万虞渊修士,在随溯宁进入章尾战场时,只剩数千。
她答应过他们,会为虞渊人族请功,让他们的族人重回八荒故土。
可是——
他们真的有罪么?
溯宁看着壁画上燃起命火的人族,这算是罪孽么?
体内力量不受控制地向身周震荡开,让洞窟随之晃动起来,南明行渊转头看向溯宁,才发现幽微光线下,有水迹自她面上蜿蜒而下。
他望着这一幕,怔然不知所思,身体却先于意识有了反应。
南明行渊像是被蛊惑一般在溯宁面前抬起手,那滴泪于是坠在了他掌心,带来灼烫温度。被惊醒的南明行渊匆匆收回手,垂目敛去眼中神光。
溯宁似没有注意到他的失态,指尖触过石壁上斑驳文字,神情恍惚,就在这一刻,耀目光华自石壁上乍然亮起。
缕缕流光自壁画中分散,回旋在洞窟中,最终在上方汇聚。
南明行渊回过神,抬头向上望去,心中震动难以言说。
这是……
在如今天地道则外,新生出的道则——
他站在原地,久久不能动作,就算这道法则尚且残缺不全,但祂的确超脱于现有道则之外。
在构筑天地万物的道则外,世间仍可再生新的法则。
原来天道是公平的。
祂给了神魔天赋强大的力量,也给了生而羸弱的人族希望。
泛着灿金光辉的道则映在眼中,南明行渊终于知道,他要如何才能渡过归墟。
道则之下,他对上溯宁的目光,像是对一切都已经了然:“你我所寻,原来皆是如此。”
他们所寻求的希望,原来在昔年窃火的人族身上。
随着南明行渊话音落下,洞窟中忽而地动山摇,像是有什么在塌毁。
虞渊主城中,那尊屹立在此数千载的玉碑上有裂痕蔓延,随着裂痕扩散,加诸神族帝玺的碑石不堪重负,终于轰然倒下。
恍若惊雷般炸响在城池中,令无数人族为之震悚。
身在城中的修士都向碑林方向投去视线,神情多有怔忪。
这个方向……是碑林所在?!
事关重大,不过数息间,数名仙君已经尽数赶来。以轩辕长秋为首的十二部族长原本正在议事,察觉动静后也立刻前往。
自上而下望去,当看到玉碑塌落时,在场人族脸上都有一瞬空白,不敢相信发生了什么。
这尊为神族降下,昭示虞渊人族罪名的碑石,竟然倒塌了?!
玉碑有神族玺印加持,昊天氏的力量下,便是神族也不能将其毁去。
不等他们将事情想明,塌毁的玉碑废墟中,隐于地下数千载的洞窟终于得现天光之下。
察觉了溯宁和南明行渊身影,百余人族不敢轻忽,先后围落在他们身旁,戒备地投来目光。
他们是何身份,又因何出现在这里?
玉碑塌落,可是与他们有关?
当对上溯宁灿金灼灼的双目时,在场人族仙君心下都不由为之一紧。
神族?!
神族怎么会前来虞渊?
轩辕长秋与众人交换过眼神,心下转过诸多念头,神情紧绷。
废墟中,溯宁在数道目光注视下,取出诸天殿所授玉简。
“昔年虞渊十万人族随我应苍离天大劫,血战而死,如今,我来履约。”
她答应过他们,会让他们的族人重回八荒故土。
“得诸天殿正名,今释虞渊十二部,重归八荒——”
第一百一十一章 谢明光君——(有感情……
随着溯宁话音落下,碑林中忽地静了下来,只听得或轻或重的呼吸声。
玉碑塌落的废墟上,百余赶来查探情形的人族怔怔看着溯宁,许久不能回神,似乎并不敢相信自己听见了什么。
得神族赦令,重归八荒故土,是虞渊十二部人族数千载来日夜所求之事,为此甚至不惜孤注一掷,将族中有生力量尽数推上注定牺牲的战场。
虞渊人族翘首以盼,但等来的是什么?
自虞渊征发的十万修士,最终无一人得归,却还被神族定以怯战之名,以战功换来赦令的希望就此破灭。
此后三千余载,虞渊十二部再未能得见任何为神族免去罪名的可能。漫长的等待下,他们已经被消磨尽期待,不愿再寄望于神族会否降下的怜悯。
比起等待神族宽恕,虞渊人族选择用自己的方式,以鲜血和白骨,为后辈族人铺就重归八荒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