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氏帝君既然将瀛州及瑶海周围都封为溯宁封地,有他旨意在,诸天殿也不敢怠慢,也遣来督造的仙神,以助瀛州早日恢复旧日气象。
因有重重禁制加持,瀛州所藏无数道法经卷才得以保留,不至在虚空的风暴中湮灭。不过诸如法器灵物,经数千年离乱,早已不复灵性。
瀛州原可称恢弘的藏书楼坍塌大半,无数寻常难以得见的玉简散落在地,虽未佚失,却多有缺损。
溯宁与玄度这数日间都在此整理道法卷牍,补全缺漏之处。
当年因出身之故,溯宁为青商弃剑,瀛州其他神君也就不可能收她入门下。为了修行,她曾在千年间遍阅瀛州中或对她有益的道法,就算以博闻强识著称的玄度,比之她竟也有所不及。
在补全道法玉简中意识到这一点,他心下又多几分复杂。他竟然到了现在,才意识到这一点。
自己从前看待阿宁,原来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身为神族的傲慢,玄度自省。
虽然不喜践踏弱者,但在玄度心中,无疑也是认为神族生来凌驾于他族之上,远非人族所能及。昔年尚在瀛州时,他对溯宁的照顾,也多出于怜弱之心。
如今,溯宁以实力打破了自上古以来所固有的认知,证明即便身怀人族血脉的半神,也能晋入上神境,做到了不可能的可能。
也因为溯宁,玄度得以对人族改观,正视起从前从未放在眼中的羸弱人族。
生着雪白皮毛的魔物在藏书楼中跑过,发出咚咚声响,像是滚动的雪团。在足够的灵物和煞气投喂下,他如今身长已经不是溯宁能一手环抱。
南明行渊在玉简堆中挑挑拣拣,片刻后,衔出两枚灵光流转的玉简,摇着尾巴,讨好地叼在了溯宁面前。
他的举动引来了玄度的目光,仔细看清后,他眼神忽而一凝。南明行渊所挑出的玉简,竟与溯宁手中道法堪作印证。
这只是巧合么?
玄度再看向跪坐在书案前的溯宁,她并未因此显露出什么意外之色,接过玉简,略带敷衍地为南明行渊顺了顺毛,以示嘉许。
南明行渊显然对溯宁的反应并不满意,扒着她的腿,将头自手下穿过,靠进她怀里。随后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趴坐下来,尾巴一甩一甩,拍在溯宁脚边,很有几分勾引的意思。
对他这番举动,溯宁挑了挑眉,终究没有说什么,任他靠在怀中。
就算看在他是因为自己才会再失神智的份上。
玄度识得溯宁许多年,也算对她喜好有所了解,但心中还是不免觉得她对这只魔物的态度,称得上自己不曾见过的纵容了。不过,跟在她身边的魔物,有些殊异之处也是应当。
他没有再想方才的事,就算不止是只低阶魔物又如何,他总不可能是血海十地的魔君。
脚步声响起,在妖族仙君引路下,鸣微走入塌落一半的藏书楼。天光从残垣斜落,溯宁坐在桌案前,半身没在阴影中,令神情看起来模糊许多。
见到溯宁,鸣微脸上顿显欢喜,不过注意到挤在她怀中的南明行渊,他不由皱了皱眉。
鸣微心下有许多疑虑想问过溯宁,但还没等他开口,溯宁便率先道:“凤族以青鸟传信,如今可借以一用?”
这对身为凤君的鸣微而言,并非什么难事,不过阿宁借青鸟是为何用?
溯宁借青鸟,当然是为传信,不过如今她需要的却不止一只。
她以青鸟传信六界,不日后,她将于瀛州闻道崖上讲道,天下生灵,无论如何身份,俱可往。
第一百二十一章 瀛州掌尊重开闻道崖,……
听了溯宁对鸣微所言,玄度不自觉地松了口气。他心中清楚,溯宁想做的,绝不只是一场讲道这么简单。
但瀛州历来是神族的传道之地,就算溯宁如今为瀛州掌尊,她若令他族入瀛州修行,不说其他神族反应,昊天氏帝君便不会容此事发生。
所以听闻溯宁只是要先开瀛州闻道崖,玄度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若只是如此,便不必担心会引帝君不满。
在他看来,就算溯宁已经化道,也难与昊天氏帝君抗衡。
昊天氏的道则本就凌驾于明光氏之上,这是鸿蒙初开后便已经注定的事,谁也无法更改。神族既因传承血脉的力量而强大,便也注定要受血脉桎梏压制。
“师兄不必担心,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心中尚且清楚。”
闻道崖上,溯宁临海而立,玄衣纁裳,腰间罗带在风中飘飞。她望着天边,神情莫名显得有些幽深。
海浪拍击礁石,潮声不绝,身后,瀛州多处楼阙已得重整,渐有旧日光景。
玄度便没有再多言,许多事,不必说得太分明。
帝君化道鸿蒙,凡事涉于他,便不得不谨言慎行。如今天下之事,大约都难以瞒过他的耳目。
想到近日诸天殿中发生的清洗,就算是玄度,也不由心生忧患。
面对无所不知的至高存在,谁又能不起畏惧之心。
当今天下,无论何等生灵,都需俯首于昊天。
难得算得上好消息的,便是帝君待阿宁颇为优厚,虽不明其中缘由,但有帝君旨意,也就无须忧虑诸天神族暗中再有什么动作。
神智不全的南明行渊倒是不必忧虑这些,在礁石上疯跑够了,他迎面向溯宁扑了过来,像是翻滚的雪团。魔物身长已经更胜过她,好在溯宁并非寻常凡人,并没有被带倒,反而将他稳稳地接在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