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反派苏而不自知(288)

作者: 孰不知 阅读记录

秦麟眉头一紧,将顺道端来的药碗和粥饭放在一旁,先手一步替他倒了一杯茶水。

“多谢。”

因为发烧裴初脑袋有些昏沉,声音也有些嘶哑,他眯着眼认出了秦麟的军甲,可混沌的思绪不知怎么就闪过了一个模糊又陌生的身影,一身黑衣,隐忍又孤僻。

他嗓子发痒的低咳了两声,接过秦麟递来的茶水润了润喉咙,眉睫轻抬时,那双幽暗若古井的眼眸,还在茶水氤氲中,蒙了一层轻寂的薄雾。

“本打算替你接风的,却不想如今汤烧火热,我还是不去煞风景了。”裴初从床上起身做起,一身雪白的中衣罩着他单薄的身体,漆黑的长发披散在身后。

秦麟手指轻捲,替他接过了喝完水的茶杯,如今他们正在居庸关,北狄退了出去,关城重新被燕军收复,许多事宜还需重新整顿交接。

但不可否认,这是燕军的一场大捷。

胜利的关键,也在于秦麟成功的奇袭了北狄王庭,俘虏了北狄王,逼得北狄军不得不退兵投降,这一战无疑使他功名垂成。可秦麟也知道,这一切都是在裴初悉心谋划,反复推演的基础上,才能漂亮的赢下这场胜仗。

“你安心养病就是,其余的不用操心。”

秦麟敛着眼眸应了一声,转身将先前放落的盛着药碗和粥饭的食盘端了过来,手中的汤勺正要拾起,却发现裴初已经伸出手,纤长如苍玉的手指扣住碗口,抬起药碗一饮而尽。

充满苦涩的褐色液体让他微微皱眉,但还是神色自若的喝了下去,喉结轻轻滚动。等他放下空荡荡的药碗时,秦麟只能若无其事的将汤勺放进了粥里。

裴初没多想的接了过来,帐篷里一时寂静,秦麟的目光看着他手上的伤。

其实出征前林长青和李策夫夫俩也拜托过自己要照顾好林子琅的,秦麟也答应了,可事实上对方瞧着文弱,却从来事不求人。

骨子里透着一种疏离的淡漠。

秦麟想起听闻少年受伤生病时无端生出的紧张,不知怎么的心里空了空,就像那药碗里被剩落的残渣。

***

时间匆匆又过去两月,裴初的病情反反复复终于养好的时候,北方军事基本已经落幕,北狄大败而归,剩余残兵被燕军扫荡殆尽。

北狄不得已签下投降书,四皇子单于逊身受重伤,而北狄王庭也陷入了一片内乱之中。

四月中旬,大燕军马班师回朝,得胜归来。

入京的时候天气阴沉,一路下着细雨,大燕军马整齐的穿过德胜门,踩着湿漉漉的青石板路,向着皇城而去。

夹道两边,都是前来迎接的百姓。

显然这一场战争的胜利鼓舞了人心。

裴初打着一把青色的油纸伞,他的病也才刚刚好全,在这阴风细雨的天气了,更加要注意别再着凉复发。

大街小巷,人群拥挤,不少小郎君虎视眈眈,望着这一路从城门口走过的将军士卒们,一旦看中哪个,就兴高采烈的往他们怀里扔花。

一路走来,也有不少将士们满载而归,笑得春心荡漾。裴初每每见此,都不由感叹这个世界的民风开放,当然,如果不全是男人的话。

秦麟与裴初骑马并肩,他长相俊俏,英姿飒爽,可以说是眉儿秀,额儿嶢,鹄峙鸾停一俊髦。

因而时不时的便有鲜花砸在他身上,可他也不接,手上牵着马,抹额下一双墨玉般的眉眼轻轻敛着,沉稳意气,锋芒锐利,任由鲜花砸在他的军甲衣袍上又悉悉掉落,仍旧一副稳坐泰山,八方不动的模样。

可即使如此,也挡不住小郎君们的热情,隐隐的还能听见喧闹的人群中喊着秦小将军的名字。

裴初的伞下压着,遮住了大半个身形,也没什么人能看得见他的样貌,他走在秦麟身旁看着少年看似稳重,实则有些耳热害臊的模样,不由得轻轻笑出了声。

也就在这个时候,不知谁家公子扔来一树梨枝,大概原本也是想扔给秦麟的,却不想失了准头,砸在了青纸伞上,又顺着下压的伞面,滚到了裴初的手里。

“嗯?”

苍白的手指接住了梨花枝,梨花似雪,指节如玉,少年轻轻抬起伞,烟雨朦胧,盛世繁京,却抵不过他眼底的半分疏倦。

众多的小郎君们愣了一下,好像头一次注意到这个养晦多年,默默无闻的少年。

直到后来众人知道他就是当初那个在太和殿上立下军令状,被人看做大放阙词,只是秦谢两家挡箭牌的林子琅。

却不想他当真一次次展露峥嵘,成功使北境转危为安的同时,也挫败了妄图让谢小郎君和亲的北狄四皇子。

十六岁,才华满京的探花郎以后,众人这才发现,又一颗璀璨夺目的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往后朝堂,却是一片风云变幻。

第168章 全男朝堂·十四

红线毯,博山炉,香风暗触流苏。*

浓密的花影透过被洞开的宫门流淌在汉白玉的地板上,一身绛紫色暗莲锻裳的男子懒散的站在珠帘后,手里拿着一把鎏金剪,兴趣缺缺的剪掉花瓶里一截横生出来的紫丁香花枝。

簇满紫色小花的花枝掉落到桌案,男子百无聊赖的放下了剪刀,他的长相阴柔俊美,一双眼尾狭长,眸光潋滟,肤色雪白。

除皇上外,他可以说是当今大燕最尊贵的男子,更别说如今的小皇帝都还在他的掌控下。

“这林子琅倒确实是个人才。”

蒋元洲转过身,身边的小太监立马走过去为他端起了花瓶,青年光着脚走在织有飞禽走兽的红线毯上,就好像踩在了文武百官的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