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同人)诸天从红楼开始的退休生活(1094)
孙朗也不在意,反正他对妻子也是满意的,就像老太太说的,她不是那种叫苦式的抱怨,她做事要积极很多。拉人出来背锅这个,也是当儿媳的智慧,这也表明了,她对丈夫的信任,是该表扬的。孙朗也知道老娘是在劝和,他其实也是极聪明的一个人,对于妻子的小花招,他也当情趣了。
一边叫人去刻蜡纸,一边去请了之前帮他们做印刷机的那位,现在最了解这个机械装置的就是那位了,自是要让他来继续了。
福字自是送到孙权处,孙权当然得叫来自己的哼哈二将。张昭和周瑜了。
两人都没头没脑,但厚厚的一打红纸,上面几种不同样式的福字。他们俩都有点呆滞。有点不太明白,孙权给他们看这个干什么。
不过,两人也都是读书人,自是知道上面的字很大气,不知道用什么写的,当然他们很快就发现不对。因为每一张,都是同样的字迹,在相同的位置……
“这是印上去的?”张昭声音都在颤抖了。
福”字,等过年时,可以送给买不起桃符的百姓。国太的意思是,这叫“送福到家孙权点头,也把各种福字拿起看看,此时也已经有了书法之意,只是还没有纸张进行推广,但是从石碑上的文字,也已经能看出书法的进化。
而这时的字体也有了多样化的转变中,这时的福字的字型变化,其实也是长在大家的审美之上的。虽说是印制的,但是细看看,却也满满的细节。
“就是说,我们可以印书了?”周瑜说到底,也是读书人,他也明白这代表了什么。看看那红纸,有些毛边偏厚,应该就是为了张贴,而特制的。想想,若是能印出这么大的福字,若是用上吴侯笺的那种纸,是不是就可以印出书籍了。
“国太说那还要调整,这福字,因为过年要用,所以先印这个,回头一家两张,贴在大门左右,也给大家添点喜气。”孙权漫不经心的说道。
“这真好看,国太怎么会想到这么写‘福’字?”张昭还在研究那字,手还在试着临摹。文人就是这样,啥叫见猎心喜?就是这个意思。已经忘记了,孙权叫他们来,是为了什么。
“这么送百姓,也不能明确解决世家的问题。”周瑜脑子很快,也知道老太太的意思,用福字来争取民心。
“我们答应了世家的要求,不再印制信笺了。”孙权也在试写,现在他也有足够的纸,自然也可以试写一下了。老太太刚也说了,让他也练练字,正好给众臣亲笔写福,一同赐下财帛,让百姓们也知道,这福字,就是吴侯对于江东父老的心意。
第60章 家有一老
“这是不是有些敷衍?”周瑜当然听明白了孙权的意思,你们让我不印信笺了,我就不印了。你能不能我改印福字,还不赚钱,我送老百姓,你们再反对,就不礼貌了。
但是周瑜可是知道,这些人的不要脸,若是这样,只能是缓兵之计,并不能真的解决问题。
“放心,老五着人用快速法,去印《尔雅》了。说是一定赶得及给皇上的节礼!”现在孙权对于自己这五弟真的好感倍增了。看看,自己那些弟弟,现在最帮得上忙的,竟然就只有老五。
想想,又摇头,老三孙翊公元204年在任上被人刺杀,只留下一个儿子孙松;老四孙匡也是刚过二十,就去世了,只留下一个儿子孙泰。而他的妻子曹氏是曹操的侄女。算是当初母亲与曹家联合的一种态度。所以,现在他也只有一个活着的弟弟了!孙权觉得,也许得和国太谈谈,要不让国太好好训一下几个孩子。像孙策独子孙绍都成年了,是不是应该让他们出来干活。
“快速之法?”张昭他们真不知道印刷还有快速之法。
“油印!国太想的,用铁笔在蜡纸上写字,然后涂抹上油墨,油墨沁过那些字印,就可以把字印在下面的纸上。国太印给本侯看过,有点像失蜡法。国太就是爱读书,啥都多想想,就能出奇不异。”孙权对国太的夸奖真的不遗余力。
想想国太说的,原本想用油印法来印‘福’字,结果却倒了过来,老太太还感叹,可见她还是老了,没有年轻人机灵。她以为赶不及,没想到,小五能马上提出用油印法来印书,这么一来,倒是赶得及了。
孙权已经去看了看,因为一直给学生们准备试卷,复习的习题册,复习资料,学里的印刷社一直挺忙碌的。小器鬼吴国太和孙老五,怎么可能为这个请人。当然继续了欧萌萌小时候的优良传统,人不够,学生凑。理由多么好找,“为了让学生们加深记忆,也是对好学生的奖励!”只有成绩好的学生,才有资格去准备这些。
于是,孙权去看时,学里的油印坊里,从刻版到印刷,全都是学生们。因为都是一个先生教的,要求全用刚刚成型的楷书。然后,一人排版,其它人就领蜡纸回去刻版。大家配合默契,真的做的有条不紊!
连孙权都觉得这些孩子们太好了,让人送了两头羊给学里,这是他给学生们的奖励。不管是不是能做出来,他奖励在前,就是表达他的开心。觉得自己这一年的钱没白花,这些学生没白教。
“《尔雅》?用油印!”张昭和周瑜真不知道,油印是什么。就算听孙权这么说,其实没看到实物,也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反正就觉得好像很厉害。
不过他们觉得孙权若是能这么说,就一定有把握了。他们此时心里有点火热了,若是能像印信笺那样,那么书籍还昂贵吗?真的把书印出来了,不许他们印信笺的世家们,会怎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