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同人)诸天从红楼开始的退休生活(1114)
过年时,送汉帝和各诸侯的年礼,引发了极大的轰动!油印出来的书虽说不是让老太太很满意,但是不得不说,这就是超越时代的产物。上面甚至还有配图,虽说都是线条简单的绣像画,但是,已经让人觉得精美异常了。若不是孙权看过他们正在准备的铸铁活字,他也被油印书给惊艳了。
虽说只是一套全本的《尔雅》,也足以彰显东吴的实力,他们在各诸侯之间,再一次刷新的认知。这回印出了三十套,都精心的包装,送出十套,其余的二十套,学里放了一套,让学生们知道,这是他们印的,这已经成了国礼;老太太和老五夫妇,孙尚香,一人一套。这是他们努力的成果,必须得有;孙权就在自己书房里放一套,彰显身份;其它藏于秘室,这是他们传国之宝。毕竟这是历史上实际意义上的第一套印刷书。而这书是东吴印的!
这套《尔雅》也向帝国所有势力高调的宣布,我们不但已经造出纸来了,我们还可以批量的印制书籍。以后,这种书会越来越多,价格也会越来越便宜。口号就是让天下人都读得起书!
这时,各世家其实和刘备想的就一样了,历史的洪流滚滚而来。他们再也无力阻止了。于是他们又回头,决定抱向东吴的大腿。打不过就加入。这时,东吴的势头一时无两,孙权怎么能不得意。就像这回徐氏之死,东吴并没有大操大办,就和之前谢氏一样。但人都下了墓了,各地来人如雪片一般,人家就是利用这机会,来和东吴拉近关系。
孙权都觉得,这会子,他就算称帝,只怕都不会有人反对,因为他已经是可以名垂青史的存在了。当然,这个也只是想想,并没有显露出来。
知道母亲叫自己,他就忙过来了,他对母亲还是尊重的,毕竟,现在这些都是她给他带来的。而且也说不定她还有什么更了不起的想法。
欧萌萌看着孙权,想想:“对于登儿,你怎么想的?”
“徐氏没了,登儿总得有人照顾。”孙权以为母亲是问是不是正式要孙登放在她这儿,“虽说麻烦母亲,但儿子也实在无人可托,儿子惭愧。”
欧萌萌点头,她也知道,目前孙登也真的只能放在她这儿,她把手指轻轻的敲着自己面前的桌面,好一会儿,想想,“下本书,我想印《汉书·武帝纪》。就用新的铸铁活字印刷术来印!”
“为什么?”孙权没想到老太太怎么就突然话头一转,就到了武帝本纪上。
“我啊,就觉得汉武帝这个人特有意思,你说他算一代明君吗?在位54年,打了43年的仗。他与你不同,你是不打不行,他虽说打出了华夏之气魄,但在他那朝的百姓,也的确辛苦了些。”欧萌萌笑着摇头,“是不是很傻,我用这个来评价一位君主。就像你们小时候问我,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一样。”
第79章 论史
“您的书读得真好。”孙权看看门外,这时天寒地冻,老太太却还是让人开着门,和他讨论汉武帝,当然,不用风起,孙权的脑子也就清醒了,若不是重要的事,老太太怎么会这样。就是要谈不能有第三个人听到事,才需要这样,但还是故作随意的笑了笑,“其实汉武帝还是做了很多事的,说是千古一帝也不为过。”
“那是当然的,不管文治还是武功,有史以来,也就秦皇能与之比肩。”欧萌萌笑了,轻轻拍拍孙权,所以这位未来的东吴大帝真的不是凡人了。相比较自己就差远了。
孙权也报以微笑,还有一点羞涩。他其实是很高兴的,因为母亲把他和汉武帝做了类比。这让他的心里有点火热。有些事,大家都没明说,但是谁不知道谁。都不过憋着乱世出英豪罢了。
“是,秦皇、汉武,史上最杰出的两位帝王,始皇帝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改币制欧萌萌长长的叹息了一声,摇摇头,轻轻的拍拍孙权的手背,“所以,你说得对,汉武帝真的算是千古一帝,不管文治还是武功,都值得历史大书特书,这也是我想印出来,让人好好读读。”
“母亲觉得好就好。”孙权平静了些,想想还是点点头,看看母亲,还强调了一下,“您开心就好,想印什么都可以。”
得”,而是“失欧萌萌笑笑,拿出刚找出的《武帝本纪》那卷,放在几上。往他的面前推了一下。
这个在他进来前,她找出来,又读了一遍。真的是好大一卷竹简,所以以后谁和她说,‘读书破万卷!’她要很牛逼的说,其实也没有多少。因为一部汉书真的不知道有多少卷!破个万卷,真的不是什么难事。
孙权其实是很精明的,他们在讨论孙登的归属,可是老太太却谈及了汉武帝。又暗暗的说到了儿子的叛乱上。他看看母亲,想想,“母亲,觉得汉武帝最大错在哪?”
“汉武帝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任性!立卫子夫为皇后本身就是任性;后来立长子刘据时说,遵周礼嫡长子继承制;等到了晚年,刘据自杀、老二死了,最大的孩子明明是老三刘旦,而且刘旦无论读书还是个性,也都还将就。若是能选他,其实大差不差。但他就是那么任性,就是这份任性,造成了之后若干年的动乱,也是汉室由盛传衰的起因。”说完了,欧萌萌把汉武帝的那卷竹简轻轻的放到了孙权的手上。
“汉昭帝还不错,若是他活得长一点,说不定还好。”孙权看看手中那大大的一卷竹简,浅笑了一下。正如欧萌萌所说的,孙权也是熟读经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