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影视同人)诸天从红楼开始的退休生活(169)

作者: 雷的文 阅读记录

湘云猛的抬头,这是什么意思。

她就不爱做针线,她小时就喜欢和宝玉一块玩,有时穿着宝玉的旧衣服,跑去给老太太看,逗得老太太大笑。现在,把她关在家里做针线,还要交功课,她该怎么办?

不过后头的翠缕忙死力的拉着她,她也只能低下头,默不作声起来。

史鼐夫人看她的样子,气更不打一处来了,深深的觉得,这就是来讨债的。自己拂袖而去。

史湘云也不和堂姐妹打招呼,自己回了自己的小院。

她的丫环翠缕她也是老太太当初给的湘云,也是天真浪漫的性子,她也喜欢来贾家,这些大丫环都是她的朋友,比起史家来更自由。

刚和鸳鸯聊了一会,她再天真,有些事也是懂的。比如自己家的姑娘此时是在“叔叔婶婶的家”,于是好些事自是得忍耐。老太太再怎么疼她,那也是贾家的老太太,不是史家的老太太。所以平日里,去了贾家,翠缕总会被鸳鸯说,她也乖乖听话。所以刚她才拉住了史湘云。

“鸳鸯姐姐真的这么说?”史湘云听翠缕说完,忙问道。

“是,老太太这些日子尽量俭省,小厨房都撤了,几位姑娘虽说没裁了用度,不过,府里处处俭省,想来各家差不多,让姑娘还是要忍耐。老太太估计现在也顾不上姑娘了。”

“那我怎么办,原本日子就难过……”湘云的心都跟着凄惶起来。原来,哪里都不是她的家。

翠缕也伤感,可是能怎么办。贾家都在俭省,那么史家要俭省,那不是正常的吗?所以她让湘云接受算了。

湘云其实也苦笑,她能不接受吗?她有什么资格说不行?低头,几滴泪滴了下来。

翠缕也只能默默的站在边上,她在此,也就只能站在边上陪着,她却毫无办法。

第157章 支持

贾家这边,忙得很,元春知道夏太监来了,眉头也皱得紧紧的。但也不敢怠慢,忙出去。远远的看到夏太监,就笑盈盈的加快了几步,到了夏太监相距两人的地方停下,规矩的一礼,“夏爷爷怎么得空过来坐坐?”

“听说老太太受伤了,陛下着老奴出来看看,哪有那么大胆子的奴才,竟然对老太太动手?”夏太监笑着虚扶了元春一下。

这“夏爷爷”倒是听得顺耳。这是宫里的叫法,就像夏太监当初也是叫元春为“贾姑姑”的。这是宫里奴才之间的相互的尊称,大家都没忘了之前的情份,虽说也没什么情份,但这么叫着,情分也就这么又叫出来了。当然也是两个人之间,没有什么利害关系。

“跟了老太太一辈子的老家人,七、八岁就跟着老太太,一路从姑娘家到了荣府,真的一个甲子。老太太最是看重的人,哪曾想,会有被反噬的一日。主要是把老太太吓着了,撞到了硬木架子上,加之岁数大了,自就险了些。”元春忙细细的答道,夏太监也说了,是奉了新帝的旨意过来的,新帝必是知道了些什么,只不过要听他们怎么说。

“这样的奴才还送什么顺天府,杖毙了才是。”夏太监真的是受了新帝的指派来的。主要是为了赖嬷嬷之死的原由。在新帝看来,老太太受伤,把犯上的奴才直接杖毙才是。结果送到顺天府,现在还死了,这是给贾家找麻烦,贾家真是蠢了,这是给对家递刀子。他们是不是不知道自己得罪了多少人吧?

“老太太不想,一辈子的情谊,由国法判吧。请了刑部了熊大人过来验了伤,到时怎么判,贾家定无异议。”元春忙笑着说道。

夏太监无语了,现在他是知道这家人脑子是不是不好啊?

跟着她进了老太太卧室,倒也清清爽爽,和外面的摆设差不多,很符合他们守孝的身份。所以老太太说守孝,还真不是说说而已了,真的就是在带着全家守孝。

到了老太太边上,看着真的睡熟了,他也放慢了脚步,伺候惯人的,怎么不讨人嫌。低头看看老太太,想想还是坐在床边,帮她号了一下脉。

要知道宫人是连生病的资格都没有的。像元春是有体面的女官,也不敢生病。

那些普通宫人,特别是那些小太监,真的病了,弄不好就被人送到宫去,谁知道扔哪就自生自灭了。所以一些老太监偷学些医术,救人救己,慢慢的,也就有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再一代代的传下来,所以这些太监们,许是没什么安全感,能爬到夏太监这一步的,都是很善于学习的,所以号了一下脉,但没看她的伤,就无声的退了出来。

“看来是伤得不轻。”好一会,老头放开了手,对着元春说道。

“老太太刚强,这两天,也就隔一个时辰,喝几口米汤,说怕更衣。水都不敢多喝一口,吐都吐不出什么。”元春忙说道,她也不知道他号脉功夫怎么样,不过,她在宫里的经验是,可以有保留的说,但别说谎!那个最蠢。

“听说老太太素来好洁,看来传言非虚。”夏太监笑着点头,慢慢踱着,抬头看看院里的花草,“那个听说这两天昌隆郡主倒是来得勤快?”

“是,昨天是来看林大人之女,说是年轻时,与姑母关系不错,也常来贾府玩笑;今儿就是来探病的。”元春还是从容不迫,与老太太统一的口径。

“这倒是真的,其实也不远,当初令祖在宫中,宫中的小主子们,都极喜欢他。皇上小时,也爱和他一块玩。昌隆郡主向来高傲,宫中纵是公主,她都是要挑挑出身的,没想到倒是能和林夫人合得来。当时宫里还说,这林夫人,只怕性子极好了。”夏太监笑了笑,顺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