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同人)诸天从红楼开始的退休生活(262)
“那个,实话是我不知道。你忘了,那天是你劝我回去睡的,还是一早邢氏跟我说生了一块玉。要不,你问问王氏去?”欧萌萌对着小儿子一摊手,顺便建议了一下。她也想知道,是不是真的。
贾政望天,摇头,“那娘们一定会说是真的,算了,她说真的,就一定是假的!”
“也成,说它是假的,比说它是真的容易,你们说对不?”欧萌萌点头,这个雨花石、压命石的说法,虽说她之前就准备好的。但这个无论时机、主动权完全不在她的手上,所以今天可以说完全是无准备下的,突然发生的。只能说,算是很有运气,平安度过了。
“是,您说得对。”贾政点头。
“你比你媳妇聪明。”贾赦点头,他从老娘一说假的比真的好说,就明白老太太的意思了。
真的是玉,让皇家怎么想?现在老太太直接告诉皇家,不是玉,也不是天然的,就是压命的家乡石。编个理由,哄熊孩子戴罢了,就是没事,他们才敢这么干,有事怎么敢往外露。不怕死吗?
“您给皇上看的,是宝玉那块吗?”贾赦忙问道。
“当然是,回头还要还给珚儿的,府里看过这石头的也不在少数,这那些丫头,婆子哪一个是好骗的。这些日子,我瞅着,真就跟养水的石子差不多,我都怀疑老二家的是不是就是随手在门口缸里顺手拿的。还有上头的字,简直就是画蛇添足,人家熊二一瞅就知道,那是刻的。你们说,若真的是神仙赐的,还能刻字?真是,当人家是傻子,还是她自己是傻子?”欧萌萌摆手,顺口说道。
“那您不挑明,还那么疼宝玉?”贾政虽说同意老太太说的,他现在听着也觉得老婆有点傻。不过,想想过去几年,老太太对宝玉,那真的跟眼珠子一般。
“隔辈亲不知道啊?小儿子,大孙子,老俩口的命根子。”贾赦点头,替欧萌萌说了。顺便指了贾政一下,表达了你就是那个小儿子,“元儿的婚事也算是定了,过几天来问名,要不顺便把元儿他们的名字也一块改了算了。总要开祠堂,把贾珚的名字写上去。之前也把三春记名,现在干脆改个大名,之前算是小名,图吉利好了。到时,元儿被问名,写庚帖,比写贾元春好看、好听。”
“想得好,这个我也琢磨了些日子,你们听听这四个字,原应叹息!多不吉利。换了最好!”欧萌萌忙点头,觉得贾赦说得极好。
贾赦点头,看看贾政,一脸坏笑。
没办法,元春是老太太取的,因为是元日生的。这天也代表冬天过去,春天即将到来。
到了二、三姑娘出生后,也是到荣庆堂求赐名,但二姑娘是长房的,贾母其实有点怕长子的,就顺口问,那叫什么呢?
贾政这个傻子,忙说,二丫头二月初出生,正是春日即将到来之时,取名迎春可好。
贾赦看贾母点了头,又觉得一个庶女也没什么可争的,也就算了。谁知道到后来,就成了“原应叹息”了?所以现在,贾赦不怪贾政就怪了,反正他觉得怨不着自己。
贾政哼了一声,但也没说啥。谁能拦得住老太太爱瞎想呢?
第242章 林海
林海在林家看贾敏的画像,是黛玉画的。黛玉被林海忽悠之后,去学画画了。然后听欧萌萌的话,试着画贾敏,不过,古代仕女图,说实话欧萌萌都不知道谁是谁,反正她看着长得差不多。几乎没有分别。记忆最深的,就是乾隆的后妃的画像,摆一排,她愣是分不清谁是谁?那也就代表了这时的绘画标准。不是画不好,而就是有标准的。
所以她用炭条,在一块白色厚笺上,画了贾母记忆里的贾敏。别问为什么她会,她一个师范专业毕业的,就算没专业学过,基本也都会。专业素描也许差点,但画单线的简笔画还是会的。她至少能画出大至来。也至少能画得像。
于是,她画了贾敏出嫁、贾敏回门,还有十七年前,他们母女的最后一次见面。那时他们上船时,贾敏的那一回眸。反正她画得还是挺开心的。
画完了,贾赦和贾政都泪流满面。他们以为自己也忘记妹妹的样子,原来一直深藏于记忆的深处,从来就没有忘记过。这个欧萌萌就安心了,很好,说明自己画得很像了。
两人还七嘴八舌的让母亲画贾敏的小时候,欧萌萌也算了,按着他们的要求把贾敏的小时候也画了出来。当然还是小小的简笔勾勒,然后让黛玉自己填色,让她自己收藏。
黛玉不得不说是个十分聪明的孩子了,把这些单张画完了,就有了野心,决定为父亲画一幅长卷。画母亲的一生几个画面。
人家直接设计了一幅贾敏的成长图出来,用欧萌萌教的技法,然后设计场景,而迎春、宝钗、探春、惜春一块帮她画背景。这样拼成了长卷,再请人装裱。展开给欧萌萌看时,欧萌萌就觉得这娃不错,送给她父亲,极恰当。她都有点期待,林海看到这画时,会不会痛哭流涕了。
黛玉把画卷送给了父亲。她哪里知道当初大舅舅让父亲画母亲,就没安什么好心。当黛玉画完了,自然觉得父亲一定会喜欢,忙欢欢喜喜的送给了林海。
林海这几天,就一直在看到长卷,除了觉得岳母真的把女儿教得很好外,也就更加痛苦了。这就是岳母,大小舅兄他们恨自己的原由吗?
他们捧在手心的女儿,这么漂亮的女儿,嫁给自己,可是自己连画都画不出她的样子。而长卷的最后一幕,是黛玉记忆中的母亲,她被老太太手把手的教过来的,等她把记忆中的母亲画出来时,也流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