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同人)诸天从红楼开始的退休生活(271)
糊涂人不是傻,傻是分不清好事坏事,心里就是一个标尺。顺毛,兴许还能找到脉门;但是糊涂不是,糊涂人,没有标准,他们摇摆不定,但又有他们的执拗,分不清好坏,说什么好心办坏事,这种人最最可恨。因为还没法发脾气,发了脾气,还得被说不懂好人心,所以她才觉得这事难办了。
“这事你觉得重点在哪?”老太太看向贾瑗。
“这事我们不用着急,因为张家大房自会着急的。”贾瑗浅笑了一下,想想,“孙女觉得,重点在张侯夫人,若是婆婆执意处处向大伯母一般无二,那孙女也不犟着,自是处处以大伯母为先的。”
欧萌萌点头:“我啊,还是小看你了,只要不涉及娘家、弟弟,你脑子还不错。”
贾瑗‘噗’的笑了,老太太这个人,没事就喜欢这么“夸人”。真真的不知道她是夸人还是骂人。
正如贾瑗想的,着急的不是贾家,而张家。张道士去找张二太太回了话,还是老规矩,说得天花乱坠,各种圆滑,但实际意思是,两件事,贾家一件也没答应。
张二太太都要怒了,贾家这是啥意思?不想结亲了?气鼓鼓的跑到侯府,和大夫人好一通的抱怨。
张大太太听着也糊里糊涂,张大奶奶倒是伶俐的,偷偷去问了二太太边上老嬷嬷,总算是把事情拼凑齐了,张大奶奶张着嘴,都不知道该给那婆子什么表情了。
不过这位侯府重金礼聘的大奶奶,绝对对得起她的聘礼,自己给了赏,自己在脑子里过了退,再回了大太太的东屋里。
“您说,贾家什么意思?日子,我特意选在贾敏忌日之后,省得让他们面上不好过;嫁妆我也是按您说的,不能与睿儿媳妇齐平。这是基本的礼数吧?”果然进来就听到二太太那尖锐的嗓子。
“等一下,什么叫按我说的?”张大太太怔了一下忙说道,二房娶媳妇,他们只是帮手,但从分家后,他们可没参与过决策啊。
“当初给他们两个小的娶亲时,您不是一一向他们娘家说明了,嫁妆的问题吗?弟不越兄!”张二太太忙说道,她陪着张大太太去的,所以记得很清楚。
“母亲,一件件的说。”大奶奶忙按住了婆婆,笑眯眯的说道。
张大太太定定神,看看张二太太的样子,也知道自己气也白气,之前一家人,可以管,现在怎么管?想想,“你派人去请二叔,子端回来吃晚饭,正好说说子端的婚事。”
大奶奶忙笑着点头,匆匆出去了。他们也知道,要说也得当着二房的男人说,和二太太说了,她们怕她听左了。
第250章 还有清醒人
张大太太算是这家最头脑清醒之人,当初他是一代目昌龄侯选的,当家主母,也知道这家不能再找没担当的,张大太太当家这些年,府里能维持,没被老姨娘和三房,四房拖死,也就是她的能力。
不然,那日从清虚观里出来,她能当即立断的就亲到荣府提亲。这就是她当家人的素质,不然指着张侯父子,或者二太太那纠结的性子,这婚事还不知道到什么时候呢。
所以刚刚听二太太说按她说的和贾家谈嫁妆,张大太太是不高兴的。不许多带嫁妆那是她当时得照顾一大家子人,不得已为之。现在张二太太过来提这个,不是陷长房于不义,当初三房、四房她也没说过什么。
张家男人们晚上回来,又听了一次二太太的抱怨,觉得这是事?常有婆家嫌媳妇赔送少的,竟然二太太还怕媳妇赔送多了。
张侯有点茫然的看看弟弟,难不成朝廷又有了新的章程。
张尚书也不懂,之前嫁女,还没分家,都是大嫂和妻子一块办的。现在他也没想过已经分家的问题,忙对张大太太笑道,“一切听大嫂的。”
张大太太想磨牙了,什么叫都听大嫂的,自己欠他们的啊?下面的大奶奶就低头,假装自己没听到。专心的吃自己的。
“还值当一说?”张侯给了弟弟一个白眼,立刻转向了妻子,“你看看贾家是什么意思?过两天就过要过去提亲了,万不能出什么差错。”
虽说分家了,张侯也只当是弟弟为了把三、四房赶走而不得已为之。现在就近而居,他也觉得是为了让三、四房的气平,我们是亲兄弟想住得近些,又有什么问题。他是真没有觉得他们兄弟是已经分了家的。
张大太太和张大奶奶都想死了,开始反省,自己嫁了一个什么人家了。
“那个,要不,我们一件件的说,先说,贾家对我没意见对不对?”张镇听不下去了,深深的觉得父亲在律法一事上,那么精通,结果到了这些家事上,怎么就完全不对了。
“那是当然,你又不缺什么……”张二太太忙说道。贾家的意思,喜欢张镇,同意婚事,但是时间、嫁妆这个,他们对于张家的安排是不满意的。所以让张家想好再说。这点张二太太还是满意的,但她也不觉得自己有错就是了。
“好,第二件,日期问题,您刚说十月是什么意思?”张镇忙说第二件,坚决不给母亲废话的机会。
“他们家姑太太是去年十月去世的,老太太就是为了这个,才下力整顿内务,接回大姑娘,严管儿孙。若是今年成亲,当然不能选十月前的日子。而今年的好日子,十月就一天……”二太太说得理所当然,一脸我是为了贾家好,自己都把自己说感动了。
“十月是不是有点赶?那办嫁妆都不够吧?”说话的是张侯,自己算算日子,好像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