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影视同人)诸天从红楼开始的退休生活(493)

作者: 雷的文 阅读记录

“老太太!”

欧萌萌吓了一跳,莺哥和宝钗忙上前扶住了她,欧萌萌忙笑着摆手,坐好,“没事、没事,您说。”

“您看,侄女就是这性子,一惊一乍的,莫怪、莫怪。”薛姨妈有点尴尬了,忙起身道歉,但马上又急急的说道,“老太太,您说让宝钗过年成亲怎么样。”

“啊!”欧萌萌刚被得狂跳的心本安了些,结果生生的被薛姨妈又雷到了。您姐姐要死了,结果您跑来说要让您闺女成亲,这挨得上吗?还有就是,宝钗是外甥女,守孝都轮不上她,这会子急急的成什么亲?

“您看,原本五月就该嫁的,她说能和您一块出游见世面,机会难得,就推迟了。侄女一想,也成,岁数也不大。原本算的日子也是明年四月。我们能在意这三、四个月?现在不是情况特殊吗?她姨妈这样,若是有个万一,她是姨侄女,算外人,可是我们家京城又没什么亲戚,若是明年四月办,那姊妹们不就都不能来了。宝钗说,她才十六,您说了贾家的姑娘要十八才许嫁,她再拖三年,也是拖得起的。您说,这像话吗?”

“您真是,三年我也不大啊。这三年,我还能和瑛姐姐,黛玉,璮儿一块,还能多陪陪您,有什么不好的?”宝钗都无语了,急急的说道,她看看老太太,发现她也注视着自己,忙说道,“老太太,孩儿与荣哥儿说过,荣哥儿知道二太太的情况,也是怕大姑娘难受,说倒是不用太赶着办。”

“那是你说的,荣哥儿能怎么办?荣哥儿可是辞了工回来读书,准备成了亲,一心一意去书院的。结果今天说出去玩,明天说为姊妹们要守孝,我是荣哥儿,我不得说你其实就是不想嫁啊?这么推三阻四的,真的把人家的心寒了,我看你怎么办?”薛姨妈都怒了,急急的说道,转头看向了欧萌萌,“老太太,金荣可是您看好的人,现在宝丫头不是不听我的话,这是打您的脸。”

宝钗无语了,但也一凛,忙对着欧萌萌跪下了,“老太太,钗儿不敢。”

“真的不是不想嫁?”欧萌萌想想,还是问道。

“真的不是,荣哥儿知道钗儿的意思,他一直跟着大姐夫,这一年,也是帮着张家两位爷管些杂事,如今大姐姐这么心烦,若是我们怕姨母有事,就赶着成亲,不是让大姐,大姐夫不舒服吗?”宝钗对着老太太倒是坦然多了,说白了,他们两口子以后还得靠着贾瑗夫妇过日子,现在怕王夫人死,于是赶着成亲,这让贾瑗心里怎么想?原本他们这姨姐妹的感情都没那么真,这么一来,不是更难了。

“你想得很不错,有些事就体现在细节上,但金荣和张家的关系,也不仅仅是建立在你们姐妹情上。你别把你大姐姐想得那么小器。”欧萌萌轻轻的摸摸宝钗的头,“所以这回我支持你母亲,要听老人的话,人的感情不经磨的,你这回推了,这三年内再出点什么事,你是不是还要推?这回你母亲做得真的好!”

宝钗抬头看着欧萌萌,有点不敢相信。

“老太太不会端水,老太太是真的觉得这是对的。”欧萌萌转向了薛太太,“时间来得及吗?能有好日子吗?”

“是,请大师算过了,宝钗的生日好,百无禁忌;金荣今年也是否极泰来,真没有比和我们钗儿更合的姻缘了。我和亲家太太一议,初六是好日子。您看怎么样?”薛太太其实也是这么想的,真再拖三年,谁知道会出什么事,真的出了事,她们才哭死呢。只是这话不好说。

“好好好,回头我也去,好好热闹下。金荣是好孩子,好姻缘可不能错过。”欧萌萌忙点头,轻轻的拍拍宝钗,看看红楼的这些女孩,她轻叹了一声,说起来其实最有母亲缘的,也就是她了。不然,黛玉为何羡慕她,因为啥时候,薛姨妈都是真的把子女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是,我说了,宝钗对我真的一通的埋怨,说我不懂事。我啊,在家里哭得啊!真真的,没人懂侄女的一片苦心,谢谢老太太。”薛姨妈都感动了,她就知道,来找老太太没有错。

第459章 教育

宝钗的婚事并不复杂,薛家现在就是大地主,能嫁给金秀才,那真的算是门当户对。但也都是普通婚事,他们的婚事只要贾家有时间,他们就能随时成亲。因为他们的婚事,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像之前的贾敏成亲,没有玉石盆景都不能出嫁妆,因为作为顶级的豪门,一言一行,都要在人前,一切都要中规中矩,多一点,差一点,都是是非;后来哪怕已经破落贾家,要嫁贾瑗时,日子怎么定的,也是差一点都不成。为什么,正是我们破落了,我正在力图中兴,于是更不能行差踏错。

而金薛联姻,说实话,纵是真的摆出十里红妆,又有谁看?最多说一声,真有钱。但京城百姓,在意钱?在意的是体面。

再说,他们原本就要成亲的,东西早就备上了。现在不过就是走程序问题了。女家这边有同安、黛玉,还有尤氏姐妹、妙玉帮忙;男家,有除在王夫人边上伺疾的贾珚,其它人全在金荣家,至于说他们在这儿是照应,还是来捣乱,那就仁者见仁了。

这样,宝钗的婚礼虽说急,但也没什么缺失的。而成亲的当天,老太太就带着贾赦,贾政他们来了,亲自送她出门,不管有没有来观礼,知道贾家老太太亲来相送,也就知道宝钗不仅是二太太的姨侄女,重点是,她是老太太亲自教养的孩子。

金荣那边客人,张家也是给面子的,张尚书夫妇没来,但张二爷,三爷都带着媳妇来了,加上之前在张镇那儿办差事时的一些老关系,也算热热闹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