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同人)诸天从红楼开始的退休生活(687)
而几乎同时,贾政的请罪折也写好,他上的明折,向新帝请罪。
贾政自己回去想想,觉得不能让贾家,不能让族学跟着他蒙羞,于是他写了请罪折,他倒是想得很明白,错在二房,就得二房来承担。他也和贾瑗议了一下,贾瑗轻叹了一声,她其实也想这么劝贾政的,没想到贾政自己先想清楚了。
新帝是和何影一起看的折子,贾政的折子最简单,因为不能明说,说的就是他内讳不肃,教子无方,遗害无穷,无颜立于朝堂,乞骸归老,余生自省。看得新帝还一头雾水,这是要丁忧的折子?你一个秘书省,你不干了,旁人都不见得乐意干,又没钱,没势,除了你们这打富贵工的,谁乐意干啊?
不过没说啥,再看老太太遗笔,一看就知道,这是老太太清醒的时候写的。安排得十分细致,也能看出,她真的不想留下尸骨。她想来去无牵挂!让新帝不由得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这就是老太太啊,通透且自在。
何影接过老太太的遗笔,然后看着贾赦长长的奏折,第一次发现贾赦的字很好看,也是,贾赦其实一直很喜欢金石篆刻,对于艺术的领悟力很强,有时学子们字写好,他也会拿进来陪着老太太看。不过老太太没兴趣!
她只让学子们练习馆阁体,学那些花里胡哨的干什么。等中了进士再说你喜欢什么,没考到功名之前,一切爱好都是徒劳的。
那时,贾赦还会和老太太犟一下嘴,然后抱着那些字快点跑掉。
何影也觉得老太太教学上有点功利,不过老太太只是瞥了她一眼,说:“年轻时读书,是为了吃饭。等能吃上饭了,再谈别的。”
何影也想反驳,但越想越觉得老太太这话说得颇有禅意了。年轻时,十年寒窗苦,卖于帝王家。等着你功名成就了,就可以谈谈风花雪月,展示自己其它的兴趣爱好了。真的啥也没有时,弄那些没用的干什么?
贾家学里的君子六艺,那可是欣赏与培养,你书背完了、武习完了、还有那些社会实践都通过了、考试合格了,就可以来学学看了,不要要求学会,会欣赏,别一身铜臭就行。之前没过,你也好意思学,你好意思,我都不好意思教。
“笑什么?”新帝的脸越看越沉,都想派人去抄了贾家。刚刚想骂贾政的话,这回收回。竟然是你们家不肖子孙杀了老太太,还有脸说乞骸?新帝都想把他措骨扬灰了。你陪你娘一块好了!
结果一抬头看到何影在笑,不禁没好气起来,他自是知道,何影对老太太的感情不比自己浅,对老太太的死因,她应该比自己知道的早,她没告诉自己,显就是让贾家自己说了,现在笑什么。
“笑自己不如陛下了解老太太,也笑自己也不是真的认识贾家人。贾恩侯这笔字,竟然比号称读书人的贾存周还好。臣妾在贾家那么久,竟然也没看过这俩人的字。真是白在贾家待了。”何影轻叹了一声,拿出老太太遗笔,“老太太最是在意学子们的字,贾珚的字,老太太没事就骂,听说现在每日贾珚都得自己写上几篇帖子,不敢一日懈怠。您看,老太太自己也是,每日也是要练习的,这馆阁体,一点秀气全无,反而有一丝刚猛之气。”
“性子太强了,这几十年,她为了子孙,只怕忍得很辛苦了。”新帝看看那遗笔,就算是最后时写的,却也无一丝死气,条条款款的,清楚明白,感觉老太太就在眼前,拄拐站着,从不曾倒下一般。想到这儿,又气了起来,“这贾璮、贾环怎么回事,这么恨老太太。”
第642章 谥号
“他们恨的不仅仅是老太太,还是整个荣府众人。贾环是觉得自己没有了前程,贾家也不待见他,惟一的亲姐姐还被送出了家,他觉得荣府,贾家已经没有了他的立足之地,可是他一个人死,谁又能在意。只怕连父亲都不会为他流一滴泪。这样多好,他杀了老太太,从此贾家历史上,他成了那个不可或缺的人。每一代都会一再的提起他这个不肖之子。他觉得这样,也许比无声无息的死去要好得多,他让每一个贾家的人都痛苦了。”
何影跟贾环不熟,只能用贾璮的思维来思考,所以她也相信贾家人都没去问贾璮,但也都肯定贾璮就算没参与,也暗示了什么。于是想都不想,就直接把两人划为合谋。
她之前连贾环为何被罚都忘了问,现在看信才知道,是在京城变中他胆怯,欲开门投降,被贾兰打晕,后被家里罚了。
也明言,老太太并没有责怪贾环,她觉得每个人都有胆怯的时候,在那种情况下,他开门也许真的能活,毕竟他与贾家不过是二房庶子,只消说他与家里不熟,就能活下来。可是其它人就不行了,所以其它人会死守,而他只是审时度势,选择了一条,他自己觉得更轻松的道路罢了。没有人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责怪他。
但贾赦还是惩罚了他,贾赦觉得贾环作为贾家的男儿,若是那时出卖了家族,之后又如何苟活于世,真像老太太所说的,没有人能站在道德至高点上责怪他,其实也才是真的把他推向了门外,不当他是自己人了。没想到贾环会如此狼子狠心,丧心病狂。
何影轻叹了一声:“所以老太太常说,她干了一辈子的教育,其实到最后,她也不知道何为对,何为错。像在学里,他们不敢多召生,就是因为一但多了,老师就顾不过来了。所以老话才说,一样米养百样人。贾瑛、贾璮还有贾珝八年前都在老太太的跟前,一样的养的。结果三个人,三个性子。怪谁?谁也怪不了。怪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