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同人)诸天从红楼开始的退休生活(810)
让他攒钱读书,或者拿着学徒工钱,讨好师傅,或者把钱存银行定死期,这些都是让他不能花这些钱。没钱,狐朋狗友都会少点。
而她个人觉得,攒钱读书,或者是去学技术,那都特别好,那都是投资自己,现在国家多么尊重知识,尊重技术。看二大爷他们技工班,得到多么大的荣誉,这就是知识与技术带来的;
把钱存起来,将来娶媳妇也不为错,但是你说你是正式工容易找媳妇,还是你现在当学徒好找?还有就是正式工和学徒是不是被人介绍的口吻都不同?
所以她支持先投资自己,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以后才会有更好的未来。现成的例子就是傻柱和许大茂,这俩,在院里都是不学好的代表,但现在呢?这俩都成了优秀的技术型人才,受人尊重,而傻柱都要有街道干部的媳妇了,就是自我增值的代表,而许大茂将来也错不了。
这些不但阎家老大听进去了,其它一块来的男孩们都听进了,你投资自己,才能获得更大的收获。
阎老大回去又和父亲谈了一下,觉得自己读书可能不行,还是专心学技术。
阎埠贵就忙让刘海中牵线,带着孩子去了师傅家,不说磕头拜师,新社会也不兴这个,但是,这也算入门弟子,和其它的可不同。
阎老大真的大半时间就在师傅家。工资一多半就给师傅买了酒,阎埠贵也不气,跟师傅一块,不比和那些胡同串子们一块强?
第103章 老莫餐厅(上)
欧萌萌带着孩子们去公墓,她站在墓边,安静的看向了墓碑。她好久没有想到贾东旭了,看到三个孩子,她并不迷信,但是不反对别人相信。
她是等到她父母去世之后,就开始相信世间有灵了。相信父母一定还守护着她和孩子们,孩子们也相信爷爷奶奶在天上一定在看着他们的。
所以,她虽说不敢和孩子们说,他们的父亲在天上看着他们,不过,让孩子们在墓碑前,她相信,贾东旭应该知道自己不是秦淮如,但是,看看他的三个孩子,他应该能放心,自己一定能比秦淮如更能照顾,并且教育好孩子。
走出墓园,回头看看棒梗,“带小当去滑冰。”
“行吧!那我们不回去吃午饭吗?”棒梗无所谓,既然老妈要带他们去玩,他就跟着好了。不过,他们坐汽车出的城,再回去就中午了。去哪吃饭是重点。
“那试试西餐吧?”欧萌萌忙说道,她出门时,特意带了老莫的入门券。
“什么老莫?”棒梗没听懂。
老莫餐厅就是西直门外大街135号的莫斯科餐厅,54年由老毛子协助建成,那是招待重要外宾的地方,而且请的都是老毛子大师级厨师。
欧萌萌也是被一群和她差不多的京城朋友带来的,对她说,这吃的不是味道,是情怀。在六七十年代,能在这里用餐的,都是有背景的上层人物。像归国华侨,大院子弟,驻华使馆的官员。
她来时,老莫餐厅也经过改版的,反正四个人,吃了快三千块。口味也是非常一般,她那时想的是,真配不上那个价钱。
当然,一个家里有老底的朋友说,也不是。六十年代,撤回专家,但关系没恶化到那一步。但71年时,两国交恶,俄国厨师都被撤回了,所以味道差老鼻子了。要知道,那时人家号称的是俄国宫廷菜,那可不是现在能比的。
所以欧萌萌刚解决生存的问题之后,有一次听到人说莫斯科餐厅时,就觉得,她是不是该试试正经的俄国宫廷口味?就忙打听一下,说想带着孩子去试试。理由是,曾经听丈夫说过,丈夫也一直想带她去。就跟一个执念一样。
郑校长倒是理解这个,她家是有点门路的,倒是给她弄了两张餐券。这时餐券有两种,一种带钱数的招待券,用这种不用再付钱了;另一种就跟门票一样。凭票进,然后可以点菜。
要知道六七十年代,五块钱能吃两三个人。但这种券,就不是一般人能搞到的。所以这券,欧萌萌都给了郑校长五块钱。
当然,她拿回来,就被大家批评了,太浪费。转头,娄小蛾告诉她,她也弄得到,不用钱。只是不合算。气得欧萌萌半死!能弄到,早说啊?
这两张券也就放下了,本想让娄小蛾多弄几张,大家带孩子一块去试试。结果大家这态度,她也就算了。正好今天她们出门,她觉得趁着京如不在家,赶紧的带着孩子们来一趟。
不是舍不得给京如吃,才等着她不在才来。而是京如根本不会答应。在两块钱能吃四菜一汤的时候,老莫餐厅可是人均三块。还要粮票!在秦京如看来,欧萌萌带孩子们去吃碗肉丝面,那都是罪过。没有这么败家的。更不要说那个莫斯科餐厅了!听都不能听。
心动不如行动,就直接坐了去西直门的公共汽车,回城的车也不挤,他们带着小推车出来的,现在人挺热情的,要坐公交车,售票员都会下来帮她把小车放车顶。
这会的公交车也没定时,把他们送到了地方,还帮着他们把车拿下来,笑容满面的帮着欧萌萌把两个孩子放到车上,让欧萌萌都感动坏了,这才是这时代里该有的样子,一切都充满一种欣欣向荣的景像。
今天带着他们来,也不是一时兴起。她想得很清楚,自己既然做了他们的母亲,就得让她的孩子们不缺什么。要长见识,要从容的接受一切未知的世界。而不是天天的在鸡毛蒜皮里,磨灭了人生的斗志。特别是棒梗,聪明的孩子,是需要有人来开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