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景泰妃:她李嫦曦配享太庙!(125)

作者: 幸运小甜酒 阅读记录

学什么不好,学孙妖后。

汪王妃虽然怀疑孙太后换走了她的儿子,但对孙太后那至高无上的地位,非常的羡慕和向往。

谁不想母仪天下呢。

一些人看到大变样的汪王妃也不由错愕,不过汪王妃并没有违规违制,更没有逾越。

但这孙太后风的妆容打扮,让人忍不住犯嘀咕。

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孙太后的,只不过碍着孙太后如今的身份地位,不敢表露而已。

不过汪王妃这妆容也让有些人眼睛一亮,这可是巴结孙太后的好机会。

“见过李次妃”

“朱太太”

李嫦曦拉着朱太太的手,“看到你真高兴,怎么没带你家两个大胖小子来?”

“他们都在家里,待大一些再带出门。”

朱太太其实想带大儿子过来,但婆母不让。

小儿子又还小,就留在家里了。

随着父亲回京复职兵部侍郎,朱太太在夫家的日子也好过许多。

婆母没再明显针对。

但对于她与郕王府李次妃交好一事,婆母并不赞同。

一是觉得郕王是个被圈养的闲王,没必要走的近。

二是婆母厌恶妾室。

不只是郕王府李次妃,就是宫里的孙太后,婆母也不喜的。

只不过不敢说。

讽刺的是,婆母不喜妾室,却总往丈夫的后院塞人。

但自己亲娘这样的正妻,婆母依旧不喜。

从前更是话里话外说她亲娘善妒不容人,不主动给父亲纳妾。

还让她贤惠大度,不要和她娘学。

她的父母夫妻恩爱,感情深厚,没有纳妾室,只生了她们姐弟二人。

即便娘病逝,多少人上门说媒,让父亲再娶或者纳妾,父亲也没有同意。

朱太太感动于父母的感情,却也知道这样的夫妻之情,世间难有。

而她也遇不上。

不过丈夫对她不错,对她的父亲也敬重有加,朱太太又有两个可爱的儿子,心里也知足了。

至于妾室,朱太太觉得主要在于男人。

男人若不愿,你也勉强不了他。

男人若愿意,你也阻止不了。

就如她的父亲。

从前祖母在的时候,觉得父亲只有一个儿子,太少了,便想父亲纳妾,但都一直被父亲拒绝了。

她的丈夫朱骥,一开始也拒绝,现在也收下了妾侍。

一开始朱太太心里也不舒服的,毕竟有父母恩爱的例子在前,对丈夫多少有些期待。

但婆母的敲打,丈夫的妥协,朱太太是有些失望的。

之后父亲入狱,母亲重病,周围人的冷漠疏远,一下子举世皆敌的感觉。

毕竟一下子看到了人情的冷落,世态的炎凉,连婆母也因她父亲连累到丈夫而不满。

但丈夫从不在她的面前抱怨,更是为她父亲极力奔走。

她来郕王府的时候,所有人都恨不得离她远远的,曾经相熟的人要么视而不见,就算见了也不敢打招呼。

李次妃的接近,让她避开了尴尬被孤立的境遇。

朱太太心里很是感激。

都说人生只有经历过低谷,才能看清人心。

朱太太觉得她就是如此。

在困难的时候,有人拉你一把。

或者被孤立的时候,有人为你解围,都是难能可贵的。

至于正妻妾室,朱太太觉得不能一概而论。

当正妻的未必是好人,做妾的也未必就是恶人。

只不过是立场不同罢了。

世道本就对女子苛刻,女子也总为难女子。

就像婆母,嘴上说着厌恶妾室,言语轻蔑瞧不起。

却不厌恶儿子的妾室,还怕她为难妾室。

反倒对她这个正室的儿媳,多有为难。

可笑!

再说郕王府妃妾,除了侍妾无品级之外,都是选秀出来品级不低的。

郕王府是亲王府,选秀出来最低也是正五品选侍。

李次妃能在郕王府里连生二子,还得两回皇上下旨晋封,所出的两位公子也得了皇上赐名。

即便是运气,朱太太也觉得应该的。

别说李次妃现在是正二品,就是从前的正五品,正四品,正三品。

她和婆母也不过是正五品宜人,又有何资格瞧不起别人。

若不是李次妃提醒,她回去看大夫诊出喜脉,说不定她第二个孩子就没了。

毕竟那阵子亲娘去世,她真的挺艰难的。

所以对于李次妃,朱太太心里万分感激。

她和李次妃也特别能聊的来,言谈中李次妃的智慧学识都让自小饱读诗书的朱太太深感佩服。

她们从孩子聊到美食,服装,妆容,保养甚至诗书等等。

离去的时候,朱太太意犹未尽,很是不舍。

只可惜李次妃在郕王府,不然她就能常来往了。

宴会散去,李嫦曦回了清悠院,整个人也累瘫了。

虽说今天小郡主百日宴,正院是主角,但李嫦曦这个生了两个儿子的次妃也备受关注。

再加上她两次都是皇帝晋封的,两个儿子也是皇帝赐名,不少人对她都很好奇。

李嫦曦不想出风头,更不想抢了汪王妃的风头,只能拉着朱太太一直聊天。

再加上有个生了长子的杭次妃在前面挡着,分担了许多注意力。

可即便如此,汪王妃心里恨的咬牙切齿。

从前风头都是她一个人的,生了病怏子的杭次妃也只能黯然一边。

可今日很多人都注意到了杭次妃李次妃,汪王妃心情糟糕到了极点。

只觉得自己的日子过的越来越不顺心。

如果她的儿子在,怎么会让两个次妃抢她的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