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妃:她李嫦曦配享太庙!(137)
但还是要给太后一个回应。
“正因为皇上深陷瓦剌,皇长子年幼,才更需要郕王入朝议政,担起事来。”
吏部尚书王直说的一脸痛苦,若是皇上听他的劝,哪里会被瓦剌俘虏。
可不管怎么样,现在都必须救回皇上,而眼下能主事的也只有郕王了。
“太后娘娘是皇爷生母,先帝皇后,如何不能主事,郕王懂什么?”
曹吉祥这话深得孙太后的心,有她这个太后在,哪里还用的着郕王。
王直叹了口气,妇人头发长见识短,只会争一时之气,目光到底短浅了些。
胡濙朝孙太后拱了拱手,“太后深居后宫不便,如今京师三大营几乎都空了,一旦瓦剌来犯,总要有人出面安抚各军,稳定朝纲。”
太后一想也是,现在京中各大营都需要人安抚,确实只有郕王最合适。
而且一个被圈养的废物庶子,孙太后也不担心郕王能翻出她的手掌心。
孙太后当即吩咐道:“金英,你走一趟郕王府传哀家懿旨,宣郕王入宫议事。”
“奴婢遵命”
金英应声,曹吉祥目光一黯,本以为王振死了,他就会成为第一太监。
但头上还有个金英,不过他已经收集了不少金英的罪证,定要趁着皇爷回宫之前把金英拉下来。
郕王府
朱祁钰看着来宣太后懿旨的金英不由一愣,“金公公,母后宣本王入宫,是有何事吗?”
金英看着一无所知的朱祁钰,心里嘀咕,郕王这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不过金英也没有解惑,“咱家也不知,还请郕王即刻随咱家入宫。”
“金公公稍等,本王换身衣。”
朱祁钰很快换好衣服,束好发冠,“舒朗,你留在王府,本王带王信入宫。”
“下官遵命”
王府的属官自然都知道孙太后宣朱祁钰入宫,但他们以为朱祁钰会和往常一样带舒朗,却没有想到带王信。
他们一走,大家都纷纷议论开了,还有人朝着舒朗打探消息。
舒朗自然一问三不知,还反问大家,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大家谁也没有为舒朗解惑。
皇帝兵败被俘虏的消息虽然已经传遍了整个京师,但宫里还没有传出确切的消息,他们自然不敢乱传。
而且他们是皇帝的人,怎么可能会告诉郕王和舒朗。
王诚这会的心思全都在朱祁钰带王信入宫的事上。
他们两兄弟,兄长王信是皇帝那一边的,他虽然自幼服侍郕王,却也依旧是皇帝的人。
只是相比兄长,他与郕王多了些情份。
郕王也更信任他。
可现在,郕王却带兄长入宫了。
朝堂上
朱祁钰被金英带过来,见着孙太后和朝臣都在,皆是一愣。
他朝着孙太后行礼,“儿臣见过母后。”
“郕王来了,赐座。”
孙太后淡淡的扫了一眼朱祁钰,然后转向众臣,“郕王到了,众卿也该商量如何救回皇上。”
“臣等见过郕王”
众大臣朝着朱祁钰行议定书。
朱祁钰抬手,“众位大人免礼。”
“皇后娘娘驾到”
一道唱报声进来,孙太后脸色一沉,看着走进来的钱皇后,强压着怒火道:
“哀家不是让你守着万才人生产吗,你跑来这里做什么?”
“儿媳拜见母后。”
钱皇后说到这里,哽咽的让人抬着金银珠宝进来。
“臣弟拜见皇嫂。”
“臣等拜见皇后娘娘。”
“皇弟、众位大人平身,本宫的体已都在这里了,如果不够,本宫再想办法,只求能赎回皇上,让皇上平平安安回京。”
钱皇后说着还朝着众位大臣鞠一躬。
众位大臣纷纷避让,不敢钱皇后如此大礼。
他们感动于钱皇后对皇帝的情深意重,当下齐声高呼,“皇后娘娘贤德!”
孙太后的脸色差点端不住,本该是她这个太后表现的时候,钱皇后却在这个时候冒出来抢风头。
皇后贤德,她这个太后就不贤德吗!
孙太后很是愤怒,但这会在众位大臣的面前,她拿着帕子揉了揉了眼角也跟着哽咽出声:
“也不知皇上在瓦剌如何了,要尽快派人去和瓦剌谈。不管瓦剌什么要求,最主要的是先把皇上救回来,还望众位大臣商量出最佳的对策来。”
第120章 奏请郕王监国
“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君辱臣死,臣等定要救回皇上。可瓦剌贪婪,如今挟制皇上为人质,就是喂不饱的狼。大明国库空虚,也拿不出这么多的钱财啊。”
户部侍郎陈循面色沉痛,皇上要救,但不能只靠着国库啊,更何况国库空虚。
兵部侍郎于谦也站出来反对,“自古国库空虚,便掠之于民,民变则内忧。大敌当前,内忧外患,大明将不保也。”
“那现在怎么办,你们赶紧商量对策,救出皇上啊。不管什么金银珠宝、丝绸茶叶瓷器,大明都有。”
孙太后甚至想说,美人也可以,大家都有。
只要瓦剌同意,大明都可以送过去,只要换回儿子。
心里有气,她才不信国库空虚,明显是不想给银子。
但孙太后也不敢这个时候发火,说话在也更加的谨慎一些。
她还要靠着群臣们救她的儿子,只能示弱的红着眼掉眼泪。
孙太后都哭了,钱皇后也跟着哭,这一刻婆媳俩如出一辙。
“本宫嫁妆和体已全在这里了,不够,本宫再想办法,众位大人确务必要救回皇上啊。”
婆媳俩哭的朝臣们心里也异常的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