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妃:她李嫦曦配享太庙!(196)
早朝,朝臣们弹劾孙小国舅草菅人命。
朱祁钰让人宣孙小国舅。
孙小国舅自然喊冤,他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回事。
“报!”
“禀皇上,别院里挖出了大量的金银珠宝……”
“那是本国舅的私财,你们不许动。”
孙小国舅大惊失色,出声喝斥着报信的人。
这是于谦的女婿朱骥,原是锦衣卫正五品千户,朱祁钰登基后,晋升为从四品镇抚使。
“把孙小国舅关入大牢审查。”
朱祁钰心情大好,又让人封了那个别院,彻查。
下朝后,朱祁钰又把宗人府、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召来,问查孙太后和太上皇后的事怎么样了。
一问还没有出结果,朱祁钰又催着他们赶紧查。
今日龙凤胎洗三
万安宫很是热闹。
吴太后亲临万安宫,看着一对龙凤胎孙子女,心情很激动。
听着呜哇哇大哭的声音,大家都笑的欢,洗三时婴儿哭的越大声,证明健康有活力。
一众后妃和命妇们看着健康的朱见澹和朱见清,还有龙凤胎。
三子一女,淑贵妃不得了了。
再一想隔壁的坤宁宫,都今天了,命妇们也没有收到小公主洗三的消息。
那就只有一个原因,小公主的洗三不办了。
汪皇后难产,小公主又早产,应该不大好。
相比万安宫的热闹,坤宁宫一片冷清,安静的诡异。
汪皇后脸上苍白无血色,命是救回来了,可也大出血伤身。
汪大夫人得知汪皇后伤了身子后,心痛的不行,但还是瞒着女儿。
汪皇后这会还不知道自己以后不能生了,她心里不服气,只想着好好养身体,来日方长,到时候再找机会算计一次,总能生下儿子。
在她看来,她是皇后,朱祁钰想废她不是容易的事。
前有先帝废后的例子在,朝臣也不会希望再有废后。
再加上钱皇后如今这般凄惨,原配皇后没一个有好下场,以后谁家还敢把女儿嫁进宫当皇后。
“皇后娘娘,小公主哭闹不安,大公主也跟着哭了。”
汪皇后一听禀报就烦躁的不行,“本宫要你们有何用,哄不停不会想办法哄吗,不要来烦本宫。”
“娘娘”
“滚,都给本宫滚。”
汪皇后崩溃:“本宫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对本宫,本宫只是想要个儿子,她们偏要投生在本宫的肚子里,夺走了本宫儿子的位置……”
第171章 去把皇帝叫来
“娘娘,你给那个阉猪法养猪法太好了,娘庄子上养的猪生的可肥了。还有肥料,粮食和蔬菜瓜果都长势喜人,要不是娘娘在宫里不便,就送给给娘娘了。”
陆母说的一脸喜意和遗憾。
李嫦曦又何尝不是,刚进宫的时候,她想搞小厨房的。
但上到两宫太后,还有汪皇后都没有小厨房,她不好搞特例。
现在孙太后不能自理了,后宫又由王御侍管着,汪皇后生了女儿,坤宁宫气势大减,等出了月子,再和朱祁钰提一提小厨房的事。
“娘,待万安宫开了小厨房再说吧,而且吃食是最容易下手的,娘可要注意。”
“这倒是,你怀孕的时候娘都不敢送瓜果给你。”
“大哥那边怎么样了?”
“你大哥在长乐县还好,娘也安排人到长乐县开铺子,就是你说找那瓜藤,娘和你大哥派人悄悄出海到现在还没有消息回来。”
“不急的,慢慢来。”
李嫦曦也知道要从吕宋和安南带回番薯藤不容易,吕宋和安南管控的很严。
万历年间陈振龙和陈益也是历经艰难千辛万苦才带回了番薯藤。
陆母和女儿聊了一会,便出去了。
李嫦曦坐月子,没有出来,陆母和李大嫂李二嫂受到的关注最多。
很多命妇都打听着李家陆家的女儿,一是为了龙凤胎双生子这些,二也是为了与李嫦曦这个淑贵妃拉近关系。
就算结不了亲,也能交个好,结个善缘。
虽然李家的孩子还小,但有些人就想提早定亲。
陆母和李大嫂李二嫂哪里敢随便答应,只说孩子还小婉拒了。
今日于谦的女儿朱太太于氏也来了。
于氏,名璚()英,于璚英。
这一回她的婆母也来了。
朱骥的老娘从前不满儿媳于氏与郕王小妾走的近。
但现在不同了,郕王当了皇帝,这小妾成了淑妃,生了龙凤胎又封了淑贵妃。
今日龙凤胎洗三,朱骥的老娘还亲自和儿媳一起来。
“你与淑贵妃娘娘交好,一会见到淑贵妃娘娘,你提一提宸儿,看看能不能给二皇子做个伴读。”
“娘”
于璚英对于自己的婆母很是无奈,“儿媳已经和父亲说好了,送宸儿去于家请父亲教导。”
“我不同意。”
朱骥的老娘好不容易才养熟了大孙子,可不想被儿媳和于家笼络回去。
虽然于谦现在做了兵部尚书,可朱骥的老娘看于家那穷酸样就不喜。
于谦最迂腐不过了,还容易得罪人,哪有当了大官还穷成那个样子的,家底远不如朱家。
最让朱骥老娘不满的是,于谦不提拔自己的女婿。
与于家结亲多年,自己男人死了,儿子承袭锦衣卫千户,一干就是多年。
自去年京师保卫战,于都当了兵部尚书,也不拉拔她儿子。
也是今年新帝上位,儿子才立了功晋升。
她的大孙子可不能被教养成于谦那样子。
“伴读之事,娘别想了,你也说那是皇子,我们家高攀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