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妃:她李嫦曦配享太庙!(306)
其实也可以放咸一些,但李嫦曦想了想,还是没有搞的太咸。
不过到时候可以搞几种口味。
吃了一碗饭后,朱祁钰又品尝八宝粥香甜可口、浓稠细腻,他很喜欢这样的口感。
再吃黄桃罐头,感受着那清爽甘甜的口感和浓郁的果香,眼睛微微眯起,嘴角不自觉上扬,“果肉鲜嫩多,太美味了。”
八宝粥就更不说了,味道好吃绝了。
黄桃罐头甜爽特别解腻。
朱祁钰连罐头里的黄桃汁水都给喝了干干净净。
他看着这些罐头盒,“嫦曦,朕想用罐头厂的炼铁炉打造兵器试试看,是否与打铁造出的兵器好。”
“好啊”
李嫦曦是知道炼铁炉里的铁硬度高的,但不知道和大明现在用的铁兵器对比哪个好。
她做的这个铁皮罐头,是马口铁。
李嫦曦想到钢。
钢铁肯定比铁更好。
但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好像也是用铁矿石和炭,但不止这些。
钢铁要加几种元素的,其中一种好像是锰。
她想了想,有些记不清了。
“嫦曦你让罐头厂那边多生产一些。福建那边准备一年多,随时都要打仗了。”
“那是先运一批到福建吗?”
“可以先准备,但先在京城售卖,看看有多少权贵买。”
“皇上打算如何定价?”
李嫦曦话一落,朱祁钰看着她,“定价之事,朕也不了解,嫦曦觉得该如何定价?”
李嫦曦沉思下来。
建罐头厂,投入不少。
食品成本和人工倒不高,但打造出来的机器设备已经是无价了。
“十两一罐,如何?”
朱祁钰瞪大了眼睛,“十两?”一罐?
他想着三五两都已经是顶天了。
这是要卖十两一罐,朝里朝外不得死命弹劾批判。
除非不让人知道这罐头是皇后搞出来的。
舒朗也是控制不住的抽气声。
十两一罐,这会有人买吗?
权贵也不傻呀,顶多买个一两盒,尝个新鲜。
就是人傻钱多的,也不可能一直花十两银子买吧。
第264章 开业
“我们这些铁皮罐头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密封制作运送方便,不用担心易碎,可以存放一年,当储备粮用。
臣妾还打算做三个版本,一个是精品版,从食物到口感更精致美味,这个卖十两银子一罐。一个是佳品版,这个五两一罐。还有一个版本,是纪念版。
第一批销售的纪念版,在罐头盒上下功夫,做一套具有收藏价值的十二生肖摆件,只出一百套,价高者得。”
朱祁钰和舒朗听的一愣一愣的,只觉得李嫦曦太有想法了。
但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好办法。
朱祁钰甚至都期待着十二生肖的纪念版。
李嫦曦这会想的太多了。
罐头可以做种类实在是太多了。
单是鱼类就不少,河湖鲜,海鲜都可以。
肉类可以做猪肉、羊肉、鸡鸭等等。
杂粮粥,除了八宝粥,还有许多粥,可咸可甜。
还有燕窝粥,以及各种糖水甜品。
清补凉,龟苓膏,烧仙草等等。
水果罐头的种类就更多了。
李嫦曦看到了庞大的市场,现在刚出来是贵,但到时候可以出良品版的,用来救灾。
价格低一些,平民百姓也能吃的起。
还有珍品版,和精品是一样的,只不过珍品专供军队,包装和标志编号上肯定不一样。
“如果没人买呢?”
朱祁钰觉得买还是有权贵买的,但未必会多买,或者重复购买。
毕竟一罐十两,十罐就一百两了。
一些大宅门四代同堂,都几十口主子。
罐头还不止一种,朱祁钰还是难以想象。
但如果都买了。
收入是很可观的。
“可以出海,换金银珠宝和物资。”
李嫦曦的话一出,朱祁钰一怔,然后笑了。
“这倒是个好办法。”
说到这里,朱祁钰表情渐严肃起来,“澹儿到了福建后,发现一个问题,沿海边境有私运货物出海贩卖之事。”
“查出来了吗?”
“都是江南各大巨贾,但他们敢私自出海贩卖,无声无息,没有传出任何的风声,朕甚至也没有收到弹劾禀报,这江南官商勾结很严重。”
朱祁钰心情有些沉重,即便发现了,但江南这浑水,也并不容易清理。
这个时候还要解决外患问题,隐藏的内患暂时不能动。
“皇上打算如何做?”
李嫦曦对于江南官商勾结之事并不意外。
江南自来是富庶之地,鱼米之乡。
但不管是明朝还是清朝朝廷海禁,要解禁的时候,都一堆大臣反对。
可他们不让朝廷做海外贸易,自己却勾结富商甚至让家族中的人去挣这个钱。
江南世家名门望族很多,势力盘根错节,暗中隐藏的势力也深不可测。
朝廷没有拿到他们的罪证,也不能轻易动了他们。
更不说官商勾结,朝堂上也有他们的人。
但凡朱祁钰要透露一丝想动江南的心,估计都性命难保。
“暂且当作不知,朕暗中派人盯着,保留证据。先解决了外患,再应对江南之事。”
牵一发动全身,朝堂上江南的官员比北方的多。
要动,也要师出有名。
“对,不能操之过急。”
李嫦曦也希望朱祁钰能稳住。
商量好之后,李嫦曦就让朱祁钰画一个商标。
朱祁钰想了想,画了两束稻穗抱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