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景泰妃:她李嫦曦配享太庙!(309)
“好,快呈上来。”
杭惠妃让人叫来儿子,一同分享。
这会李嫦曦和朱祁钰回宫,让人把罐头分送出去。
吴太后那里,李嫦曦送了一套十二生肖。
杭惠妃也送了一套。
孙嫔她们这些人,李嫦曦一人送四罐,每个口味一罐。
逸王府,吴庶人建庶人两家都送了。
帝后二人一到仁寿宫,就受到了吴太后的埋怨。
“十二生肖这么贵,留着卖就好了。”
吴太后虽然高兴,但也知道儿媳挣钱不容易。
更不说儿媳年年孝敬她一大笔钱。
可惜她没有抢到十二生肖,不然就不用儿媳送了。
“儿媳也只给母后和惠妃还有皇嫂那里送,皇上也留了一套。”
“你也太大方了。”
吴太后觉得儿媳手太松了。
李嫦曦今天确实送了不少。
李家那边也送了,一些大力购买支持的大臣命妇,她都暗暗记下,让人送几罐过去。
这会满京都说皇后娘娘厚道。
他们支持皇上皇后娘娘,本就有意巴结,皇后娘娘记着,他们心里自然高兴。
此时承乾宫里,杭惠妃看着十二生肖,感动哭的稀里哗啦,“呜呜,皇后娘娘对臣妾太好了。”
比皇上还好。
孙嫔她们拿到几盒罐头,也是高兴。
皇后娘娘真是仁慈厚道之人,竟然还记着她们。
钱王妃就更不说了,她也派人去买了不少,却没想到李嫦曦又给她送。
第266章 出击吕宋
“禀皇上,吕宋异变。”
夜晚,李嫦曦和朱祁钰已经睡下了,听到舒朗急报,赶紧从床上爬起来。
李嫦曦赶紧给朱祁钰套衣服。
“你先睡,朕去看看。”
朱祁钰拍了拍李嫦曦的手,出了门。
李嫦曦没睡着,想着吕宋那里什么异变。
翌日,李嫦曦起床就收到了消息。
吕宋王权更迭,老国王暴毙,新国王灭了其它兄弟走马上任。
但新国王却发书大明,要求大明放回他的王兄。
就是被关着的吕宋大王子。
不过新国王口气更强硬,直言大明不放人,吕宋就出兵。
朱祁钰气啊,这才过多少年,就一个两个把现在大明当软柿子了。
虽然朝贺阅兵确实震慑了诸国,但传回去后,各国国王和臣子还是觉得大明在虚张声势。
毕竟大明从前根本不用靠这些扬威。
而且他们觉得大明内忧外患,他们几国联合起来,大明不敢动他们。
再加上大明的宝船火炮都到沿海边境了,除了一开始的火炮演习,之后再没有动静。
大家就更认定大明虚了。
吕宋新王也是如此。
他们决定给大明一个试探。
在倭国和安南等国的挑唆之下,吕宋新王写了一封强硬张狂的信。
这一次,朝堂上再没有中产议和的声音了。
君臣上下一致意见,打!
狠狠的打!
朱祁钰拿下吕宋之心,势在必行。
吕宋挑衅大明的消息,被朱祁钰和李嫦曦传到了民间。
民间百姓和学子们也是支持打吕宋。
小小弹丸藩属国竟然藐视宗主国,不可饶恕。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打仗是要准备粮草的。
一些人就打了金粮罐头的主意,觉得既然是铁皮罐头,那罐头可以做大罐一些,运往战场。
而且他们觉得金粮用的铁矿也是朝廷的,只捐一万罐太少了。
朱祁钰自然有意见了。
搞罐头的初衷就是为了军需,或者救灾,方便运输等。
朱祁钰甚至想着,用罐头储水,就算是旱灾,也能救济百姓。
当然,木桶也可以,但木桶太重了,而且车翻水容易洒出来。
工匠们现在不断的想办法改进机器技术,提高铁皮罐头的生产。
朱祁钰又让人造大熔炉炼铁,现在还在打造中。
金粮不可能无限量免费供应军需,毕竟工厂也要赚钱维持。
粮草这些本来就是户部出的,想要金粮无限量供应也行。
户部至少要出钱或者出粮购买和兑换。
金粮这边可以低价把罐头卖给户部做粮草。
毕竟金粮也用了铁矿。
虽然这铁矿是朱祁钰拍板定的,还有厂地,铺子,甚至人手都是朱祁钰的。
金粮说是帝后的私产也不错。
户部自然不能也不敢强抢。
毕竟帝后搞这罐头厂的时候,他们并不支持,也不看好。
现在后悔的不行。
要是当时支持帝后,罐头有朝廷掺和,官员吃罐头也不用这么高价了。
在一番商谈之后,户部出钱购买罐头,但附近一个铁矿划给了金粮,不过金粮用铁量,需要报备。
只能用作罐头,不得生产武器。
这也是李嫦曦和朱祁钰商量好的。
罐头归罐头,武器归武器,不能混在一起。
不然以后会出事的。
罐头厂还是纯粹一些好。
当天金粮罐头又捐出二万罐罐头。
供应军队的罐头容量大一些。
金粮铺罐头已经停止出售了,只有散装的在限量销售。
鸿胪寺关着的吕宋大王子等啊等,都没能等到有人来救他。
也没等到吕宋联合其它国家攻打大明的消息。
他不由急了,过惯了养尊处优的日子,他根本就受不住现在坐牢的生活。
与蟑螂老鼠为伴,吃喝拉撒都在牢房里,冬不暖夏不凉,吃的不如猪狗,胖胖的大王子已经瘦的脱相了。
蓬头垢面,邋遢的比乞丐还脏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