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140)
老爷子说完,又弓着腰,手撑着胸膛咳嗽。林泽两人连忙扶住他,林郁盛示意林泽帮忙,他来说。
老太太坐不住了,领着林沐和多福几人将老爷子重新扶回自家的草席上,挨靠着行李卷休息。
“咱们水是分不出一点给牲口的。族亲们,剩下十八桶水,要用八天。每天顶多拿出四桶。全村一百多号人,一天下来,只有不到一斤水。”林郁盛尽可能把这个数目跟大家说清楚。
林泽回到他爹身旁。
“不到一斤,咱们老的小的喝少些,将大头给你们得使力气的汉子和妇人们。”田老汉就说道。
他这话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认同。
经过林郁盛这一算账,每个人都清晰地意识到事情有多严峻。对林郁盛和族长的安排,大家没反对的。如今全族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生死相依说的就是他们。
林泽接着补充自己的话,“族亲们,今晚大伙喝骡子牛马的血,都尽量喝这个解渴。另外咱们没有牲口帮忙,各家能不要的行李千万别留。否则哪家落下,可不是说玩笑的。大伙不可能停下来等你一家,咱们得在木桶里的水喝光前走出这片干旱地。”
然后林泽又说了调整赶路时间的安排。“大伙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法子?”林泽眼睛看向众人。
林郁强便站起身,“咱们弄个遮阳的草帽戴一戴,至少能减轻一些暑热症状。”
接下来陆续有人说出更多的省水、减负的小窍门。其余人都听得仔细,等着一会说完就赶紧收拾自家板车。
“都别省粮食,各家多弄点饼子吃。咱们自己卖力气拉板车,在这样热的天很耗身子。咱哪个都有点手里银子,到了新地方再买回来便是。”林郁盛劝说道。
后面就是各家忙得脚不沾地,得烙饼子,多放杂面少放野菜。得拾掇板车,一件一件来来回回挑。
“这陶罐还是我和你爹成亲那年买的啊。”大娘难受,手捧着就不舍得撒开。
她媳妇是个明白人,“娘。这东西重,如今也没水装,把它先搁一边。”
还有木箱子,那真真是传好几代人的老物件,哪家都有几个。
各家尽可能只保留一辆板车,装上粮食、锅碗和农具等,已经很重。
更不用说各家还要分摊一桶水,家里有老人娃儿的。还要预留走不动道时,坐一会板车。
负重四五百斤,在极端高温下,可想而知这个有多难走。
“爷、奶,我和爹那几箱书,我们书箱不要了。用衣服被子油布这些裹住,外头麻绳绑严实就行。”林泽蹲下来,同两个老人说道。
他家的粮食目前属于村里最多的人家之一,负重大,马又没了,全都要自己拉。
村里体谅,族长家就不用另外装一桶水。但还是很重。
林泽和林郁盛不得不反复减轻行李。
老爷子往村里几家男丁多,比较穷的人家看去,“咱们粮食多,你俩去找两户,每日给三斤粮他们帮咱们。”
这也属于变相补贴他们,林泽家目前约莫有四百来斤,半车就能拉完。
原本是不必找两家的。
那边几人把四只牲口放完血,回头喊煮饭的人,“端盆过去啊!”
小娃们刚才还跟着家里大人忙活收拾行李的事,见一盆盆牛血、马血、骡子血不断倒进器皿里,再跑去那边分肉的地儿,大伙的肚子咕咕叫得更大声了。小孩子饿,大人也也一样。
各家都端着器皿去装肉,四头牲口,虽然这段时间瘦了很多,但加起来有一千多斤。刨去骨头,每家能分三四十斤肉。
这时候也不讲究什么好吃不好吃,粗暴地切成一大块一大块,各家烤着吃。但是为了照顾牙口不那么好的老人小孩,还是会花一点水炖上一小锅。
林泽家稍微还有点盐加进去炖肉,至少味道比其他家强上不少。但看过某些画面,他实在吃不下去。
“奶,我烤着吃吧。”林泽想想,还是决定给自己弄个小烤肉。
新鲜的肉随便沾点盐就可以了。一开始手法是没有的,弄熟就行。林泽吃的时候,大伙都感觉喉咙一痛,这看着就干。见他连吃好几块,特别是后面老太太还找出一碗酱给他。林泽那烤肉香味把全家馋得不行,都忍不住跟着学。
多福飞快去弄一把树枝子回来,林郁盛和林沐一个用柴刀、一个用匕首削平整。老爷子老太太含笑看着,等他们串上一大块牛肉后,也动手帮忙。
“你们慢慢是这掌握火候,能烤的外头焦香,里头嫩滑。”林泽作为尝试多次后的老手,指导家人如何烤出美味。
林泽是头一次吃骡肉和马肉,每样都弄来试吃。要是刷点油,再来点孜然、辣椒粉,别提有多香。虽然现在调料受限,但他家的盐是充足的。
老太太弄来的一碗酱直接让林泽的烤肉原地香飞。肉的每一处纹理上都沾着酱色,视觉上就非常有食欲,更别提那股酱香混着肉香的味儿。
厚切牛肉、现吃现杀且纯原生态养殖。嫩滑多汁,焦香鲜美,简直停不下来
村里好些人也闻到林泽那边勾人的肉香,自家锅里的还没熟,林泽手上烤串得吸引力一下子激增。
后面就变成全村都跟着弄这个烤肉,反正锅里的也吃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