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146)
举人。
在这个年代,往上一步,即便是最次的同进士,都能当官。
若在如今动乱时节,人丁凋零。举人当官的大有人在。
那书吏只是一个秀才的功名,在衙门熬资历,加上几分运道,方才混个吏目。
官与吏中间隔着巨大的鸿沟。
林泽结合自己的理解,秀才在这个时代,属于有资格考合同编制的人。
在社会上享受一定的特殊地位,比如见官不跪,免除一定数额的赋税,并且不需要参加徭役。
更进一步的举人,那就是稳稳能拿事业编的人。运气好,就能转朝廷正式公务员。真正有权利在身上的。
至于最厉害的进士,那据林泽所知,最低成就都是正七品知县。
不是有句话,“破家知县,灭门知府”,可见古代权利的可怕性。
可即便他们清江县知县在这,也不敢轻易得罪举人老爷,为什么?
万一过几年人家科考中榜,运道加身。
摇身一变,成了比知县更高一级的长官,那可不遭殃了吗?
“秀才顾良见过林举人,有眼不识泰山,还望见谅。”顾良拱手,郑重行礼道。
心里早就在暗骂,那些个干活不顶用的。这种大佛还让他排队,不是给自己惹事吗?
后头的兵丁全都跟着颔首抱拳。
他们这些靠拼命吃饭的粗人,更加不敢得罪这种级别的人。
况且能读到举人这一步,谁知道他背后有什么身份,或是那些同窗、同年一大堆关系网。
想想都胆寒。
“你,请莫将军来一趟。”顾良回头对一个兵丁下令道。
林郁盛一脸平静,好像是意料之中会有这种特殊待遇。
在权利稳定的地方,他非常懂得利用自己的权利。
之前那些都是山野村民,摆出举人的名头,用处不大,还容易引发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
因此,他极少提及。
而林家村人,大伙对读书人那身份就是听别人说啊说啊,留下这么个印象。
但实际上,除了那几个在衙门当差的,谁都没见识过。
就晓得读书人不一般,到底哪里不一般,说不出来。
这一回,是真真切切看着了,也享受了。
那脖子胸膛板正得,像是钉了块铁板在里头,一点都弯不了。
为啥?
因为林郁盛一句话。
“他们都是我的族人。”林郁盛这话一出,谁敢对他们冷言呵斥?
举人老爷的族人,那可不能丢了面子。
“哪位是林举人?”莫副将走来,后头跟着一群亲卫。
林郁盛维持着读书人一贯的矜持,虽然脸上都是污垢,衣衫可以称得上褴褛,但他行为举止就是有股不同的气质。
“见过副将。”林郁盛出于尊重,行了晚辈礼。
莫副将哈哈大笑,在他身上看了好几遍。
“好,总算没白忙活这一回。来人,把林举人和他的族亲们都迎进来。”莫副将一声令下,兵丁们动作神速,先是挪开最前头拦着的木栅栏。
十几个壮丁将他们行礼、板车全都包圆,林家村人只需要跟着走进去即可。
全场无数双流民的眼睛注视着,在艳羡、嫉妒交缠的目光中,轻轻松松通过关卡。
这意味着,他们甚至连身份都不需要审核,即能获得新的户籍,一并拥有那些令人眼红的好处。
“林举人,哪来的?”莫副将请林郁盛一家在他的营帐中坐下,而三叔公等几位族中长辈,则在外圈的小板凳上坐。
其余族人挤挨着靠营帐边边盘腿坐,一大桶热粥提进来,有两个伙夫挨个给大伙舀粥水。
林郁盛不卑不亢道,“晚生乃柳头县人,因蛮敌破城,无家可归。来贵地是想寻个安稳处,继续学业。晚生今儿恳请将军行个方便。”
莫副将当然知道柳头县的事,那边形势复杂,贤王也无暇顾及保宁府几处沦陷的地方。
又见林郁盛主动表明需求,且给自己传达继续学业的意思,那他刚才的有些念头被打断。
“林举人此等大才,我们贤王府可是求之不得。”莫副将没应林郁盛的话,反而笑眯眯道。
他们手底下读书人实在不够用,地盘是打下了,可稳不稳得住,必须要有人去治理。
西北三府,因战乱和灾荒,逃的逃,死的死,能纳为己用的还是不够。
眼下,好不容易捞着一个举人,可不想着给他们出力吗?
况且到了他们地方,举人也得低头,日后王爷成大事,难不成还会亏待?
林郁盛见他语气愈发强硬,只怕这步棋是要走错了。
他没想到贤恭亲王府会缺人到这份上。
“将军,晚辈这一大家子,老的老小的小,实在离不开我。”林郁盛再次婉拒。
这也是实话,林郁盛要是答应了,族里的人就扔在这里不管了?
家里老少能带着上任,可一大群族人绝对不行。
大伙千辛万苦跟着他们家一路逃难,不就是相信族长和他这个举人老爷,能在新的地方,带领大家重新过上好日子。
而莫副将提出的官职,林郁盛可以肯定,顶了天就是个县令。根据本朝律例,他不能在亲族聚居之地任职。
莫副将往林泽他们身上扫过,爽快道,“林举人,我以为是什么大顾虑,这都是小事。只管给你安排稳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