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154)
许五叔抽着旱烟,院子里的风送来一阵一阵清凉,吃完饭一家在这乘乘凉,消消食。
五叔有三个儿子在镇上干活,剩下三人都出来招呼许大强。
“里正知晓不?”五叔抬眼问道。
三儿子和媳妇都有些急,他们想挣这个银子嘞。
两口子能留一半在手头。
在媳妇轻捏一把后背,三儿子便开口道,“爹,这事要里正叔点头?咱们什么时候有这么轻省的银子拿?那伙人要啥没啥,咱们合该趁机挣多点。”
“你不懂,这事办不好,咱们和里正家又得吵。”五叔叹气道。
五儿子还没娶亲,他只晓得家里银钱不凑手,没法给他娶媳妇,“爹,你管他吵不吵,儿子还等着多攒钱娶媳妇呢。”
这话戳中五叔的痛处,家里最后两儿子都到了娶亲的岁数。要不想法子挣钱,怕是得打光棍。
“大强,五叔家去三个。”许五叔终于点头道,心里想着,这也闹了老些年,还不是一个祠堂里给祖宗上香。
许大强见五叔同意,心头那块石头也跟着落地。这银子他要是没有一伙人跟着去挣,还是很怕被里正整死。
现在拉上村里几户一块干,里正那头即便有气,也不能撒。
“你去……这几家都问问,记住了。”五叔不大放心,在许大强耳边小声说了几个名字。
许大强连忙点头。
“老三你陪大强一块走趟。”五叔转头对三儿道。
这一晚,许大强他们找齐了明天到桃花坪帮工的人。
第72章 欺负外来
翌日一大早,天不亮时,桃花坪已经热闹起来。
在声声鸟鸣和小清河哗哗的流淌声中,林家人一百多人就用自个的工具开始干活。
先是清理用来建房子的地方,因为前头临近小清河的地方,全都是可以开成稻田的地,大伙一点不舍得浪费。
考虑到各方面,以及根据昨夜大伙对未来林家村的规划,房子全都建在桃花坪较平缓的山坡地和较高的坪地上。
“昨儿太晚,瞧不清楚,这坡上的黄泥适合晒泥砖啊。”三叔公一早起来精气神很不错。
一边将石块捡到箩筐里,老人家腰板容易受累,不一会就得撑着大腿缓缓。
旁边的林泽听完很感兴趣,“三叔公,你还会烧砖头?”
要是他们能自己弄出砖头,可就省一大笔钱了。
“泽哥儿,你三叔公说的黄泥砖不用烧,咱们哪会那个?黄泥砖晒干就成。”五叔公乐呵呵道。
“这法子要能成,咱们可就不怕过冬冷了。”林泽回道。
见箩筐的石块已经满,都不用喊人。旁边的汉子见着,抱起来就往指定放石块的地方去。
石桥子村的十人,在约定的时间过来。
“林大叔,我们来帮工了。”许大强的口吻比昨儿亲切不少,他向老爷子介绍带来的人。
老爷子与众人寒暄一番,很快就开始干活。
刚才还想继续唠嗑的黄泥砖,在石桥子村的人来到后,大家默契停下,只管卖力干活。
“大强,你们来这帮忙把地界清出来。”林郁生在小清河边的平地上喊人,他们早已经有一群人在忙活。
许大强十人没有多说,只提起锄头过去。
林郁生所在的地方是桃花坪边缘,隔着一条小沟渠,对面就是一块块水稻田。他们今儿一早就商定好,必须确认清楚的地界。
第一就是这里,比较清晰。
对面肯定是有主的,但这边不知道是不是属于他们的,得找本地的许大强等人确认。
许大强一行人来到林郁生旁,有些犹豫,没有动锄头。
他转头看向五叔家得许三郎,“三哥,你记得这是哪家的地吗?”
许三郎岁数比较大,见识也比较广,这群人虽然是许大强召集来的,但主心骨其实是许三郎。
“林兄弟,这里我不大确定是不是有人的。但桃花坪一开始的地界我听我爹说过,顺着那条山脊下来,肯定是没问题的。你们找里正过来定地界才晓得,咱们买卖田地,他那都有簿籍记着呢。”许三郎沉吟片刻道。
意思是,桃花坪边缘这些地,许三郎也不大敢确定,只有一个保守的位置。
林郁生还能怎么办,若是去问里正,人家推三阻四,不帮这个忙。
那他们只能开出很小的一部分地,就是紧挨着宅基地那附近的。
今天好歹知道这一圈都是,那剩下的模糊边界,只能暂时搁置。
“那咱们就以山脊为线,清出地界吧。”林郁生无奈道,许里正真能给他们制造麻烦。
地界不清楚,他们很可以会损失不少的田地。
中午吃饭时间,石桥子村的人打完招呼,就结伴回家。
“三郎,咱们今儿就是来给他们认地界的啊。”就有一个同村道。
许三郎低头走路,心里装着事。
就有另一个年轻些的小伙骂骂咧咧道,“那伙人请咱们,不就是这个原由?他们一大帮人,自个儿开个宅基地要请什么帮工。”
都是这一片长大的,大家对各个村打得主意,心里都门清。他们这样等于间接帮林家村,而损害了某些人的利益。
“要不下晌就不去了?”胆子小点的,害怕趟这浑水,被人针对上,日子可就难过了。
特别是他们村里正也盯上这块肥地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