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179)
拿出纸笔开始想,首先写下: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肉干。
这事古代束脩六礼,林泽不需要费脑筋玩什么花样。
剩下的,林泽进空间把药柜上面全都看了个遍。
昨天已经确定谢太傅确实有咽喉炎,另外还有风湿骨痛等一众老年病。
林泽不可能一股脑给人送去,拆出来保存是个大问题。
再怎么说,他自己要留大头,剩下家里人也得备一份。
还不如等日后真要用,再拿出来给谢太傅更合适。
想来想去,暂定拿一板咽喉片。另外是一颗退烧药,这东西救命用的。
看着满屋的零食,林泽觉得有些小糖果还是可以拆开包装,裁剪油纸,重新包装起来。
老人家估摸没尝过这些玩意,就算京城再繁华,那也吃不上现代工厂搞出来的东西。
折腾快一个小时,林泽略有些沮丧地出来。
这些说到底都不够,只能算小趣,大雅之物才能压住场面。
林泽揉揉有些发胀太阳穴,决定先去溜达溜达,或许有点灵感之类的。
最起码,换个环境。把情绪调整好,才能高效学习。
坡地下的田里,各家边锄地,脑瓜子不时往里正和老爷子那头探去。
“林老哥这、咱们差不多就这么分吧,你看大致也一样的了。”许里正看着这一大片地,脸上挺为难和不好意思。
好久没给分这么大块的地,而且还分十七大份,各家男丁数不同,对应的田亩数也不同,导致测量难度很大。
若都是方方正正的,那没的说,量尺一丈一丈画过去,明明白白的。
可问题是,这田地都是不规则的边,哪能照着人的想法来长的。
林老爷子自然不能随便答应这种用眼力大致量的法子,土地是大伙子子孙孙最重要的依仗,少一点都不成。
一个弄不明白,村里各家得离心离德。
老爷子来来回回走,眼下累得直喘气,先往一处田埂坐下。“许老弟,咱们再想想,还有别的法子丈量田亩不?”
“有肯定是有的,请县衙里专门管这个的吏目,他们知晓怎么算。”许里正老实道。
这回,轮到老爷子为难了。他还记得刚到县衙落户时,那些吏目的嘴脸。
即便现在因为林泽的关系,处境好上许多。
但这种小事,都要搬出与谢家的那层关系,实在太上不了台面。
林泽找来时,便瞧见两老头苦着一张脸,坐田埂,四只眼全放空似的,看向远处不知名的点。
“阿爷、里正,这是咋了,不是要分田地吗?”林泽看向他们身旁放的小册子和一根油亮亮的棕色木尺。
许里正见林泽来,连忙提起精神头,“老哥哥,秀才公见多识广,或许有法子。”
“什么法子?”林泽摸不着头脑,转身看向老爷子。
林老爷子便将现在遇到的麻烦跟林泽说清楚。
“这个事啊,我会算。你们让我先看看,已经测量好的地方。”林泽一听,还以为是什么事,原来是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
许里正见林泽答应得这么爽快,心下大安。
要是今天没把这田地契弄出来,许里正晚上还得睡不着觉,怕林泽他们误会自个故意托着不办事。
昨晚好不容易谈成,今天又给闹掰,许里正的心态要崩溃。
林老爷子现在是,林泽说什么他都觉得行。
以前还隐隐怀疑林泽脑子是不是太聪明了点,如今一看,人家太傅都要收孙儿当门内弟子,是他这个老头子能明白的嘛?
林泽看他们目前分好的地方,都是方方正正的,那这样对测量边角处很不好,于是先朝山坡上喊,“多福,把我的纸笔拿一下过来——”
等笔墨的时候,林泽跟许里正讲解自己的分地方案。
这一大片地方,林泽全都过,也记得很清楚各处的形状。当初一起有份挖的地界,给他手弄出好几个水泡。
“咱们主要分正方形、长方形和梯形的田地。这三个形状能将每个角角落落都算得很清楚。”
说完,林泽在地上用几根草给两人演示。
如何将不规则的图形,切割成几个规则的图形。
许里正惊奇地问道,“林秀才,你能算这些田地的亩数?”
老爷子也很不可思议,这些怎么就能算出来了?
林泽知道这种数学逻辑,有时候很难跟他们讲清楚。
于是想了一个他们比较容易理解的例子,“阿爷、里正,你们看,这四根一样长的草,组成的一块田,是不是你们量的那种?”
“正是。”许里正点头,等着林泽继续说。
林泽又拿来一根长一点的草,沿着正方形弄了个斜对角的线,“那我现在将这个形状分两份,就是这两个三角形。那这是不是说,两个三角形加起来的大小等于这个正方形?”
“……按照看到的,是这么个道理。”老爷子显然已经被绕进去了。
许里正更加,他还没老爷子那种阅历。
林泽看他们听不太明白了,干脆道,“我能把这块地全部分成这样的一块块,且大小跟各家应得的份额一样。”
老爷子对林泽是一百个放心。
许里正是恨不得赶紧把这个烫手山芋甩给林泽,他还怕林家村因为这事没办好,日后找他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