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182)
林泽见他明白这里面的关窍,更放心了。
扶着老爷子边走边说,“阿爷,这些人的示好,咱们不能视而不见。一会我先找纸笔,把东西记好。”
老爷子点头,剩下的,还得想办法。怎么不得罪人,又能把东西还回去。
回到自家茅屋坐下,老太太拎着林沐给爷孙俩各自端来一碗水。
“泽哥儿,可是要退还礼物?”老太太平日在家,主管内宅之事,对这方面很有经验,见他们面有愁态,罕见地主动问道。
林泽接过碗时,谢过老太太,请她一并坐下。
“阿奶,可有法子?”林泽抬头看向老太太,很是期待。
老太太温婉一笑,“你若是不想收,只管把各家的东西抄录一份单子。把请帖留下,东西连着你亲自写的单子送回去。”
林泽低头琢磨这话,老太太强调他亲自抄…
很快,林泽就明白了老太太这个办法的妙处,“哎呀,阿奶,你可是太厉害了。那别人一看单子,晓得我是知道他们家送的东西,心意领了。东西退回去时,他们也不至于有怨言,毕竟我已经领情。”
老爷子看向老妻,满脸骄傲。
“你也能有许多说头,总之东西没拿,日后他们找你办事。要帮的,就以这次的情意为借口。若不想帮,他们也没话说。”老太太怕林泽不够清楚,又多言了一句。
这些都是官宦人家常用的手段,老太太在闺中时,嫡母并不曾教授这些,是她自个儿细心学。
嫁到林家后,因为老爷子的官职,处理这种事情就多了,所谓熟能生巧。
老太太这话给了林泽新的想法,世家大族盘根错节,即使是个下人,也有意想不到的用处。
今天来的人里面,可能是有需要结交的,但他不确定是谁。
归根究底,这一切关系都是谢太傅带给他的。
要跟哪些人家加强联系,当然是问谢太傅更清楚。自作主动,容易引起谢太傅的反感,说到底,人家为什么结交他?不就是想通过自己跟谢太傅搭上关系吗?
透过现象,看本质。
林泽茅塞顿开,开心道,“阿奶,我晓得了,这东西劳烦你和爷帮我列出一份单子。我得去拜访一下老师,咱们先不急着退还。或许有些礼品,咱们得先留着。”
第84章 初遇明珠
林郁盛晚间回来,听得白天发生的送礼事件,不免担忧。
虽然林泽说,已经有解决办法。
“这些时日我先在家看书吧,等这阵子风头过去,再作打算。”林郁盛放下碗筷,说出自己的决定。
院子里的木桌上,多福低头吃饭。
林沐、老太太两人默默听着,暂时不作声。
林泽看了眼他爹,这阵子已经很清楚,亲爹爱书如命。
以前都只盯着科考的,现在可能受林泽的影响,杂书也看得津津有味。
想了想,林泽说道,“爹,我明儿去谢师家,顺道问一问,能不能给您借些书卷。”
林泽没有劝林郁盛,因为等他出门,家里要有个成年难顶看着。
现在事情多,老爷子的身体情况,已经不能有太大的折腾。
“这也是个一举两得的法子,盛哥儿,你不用每日来回跑,”老太太心疼儿子。
为了去书局看书,每日一大早,摸黑赶路。晚上回来,家家炊烟袅袅。
林郁盛对林泽的话,有些心动,太傅那边的藏书,定然比书局的好。
老爷子夹一筷子南瓜叶,细嚼慢咽,顺手给孙女、老妻舀一勺猪肝丝瓜汤。
猪肝补血,这是林泽说的。又其卖价不高,家里不时就割半斤。趁着新鲜当日煮了汤,极为鲜美,是这两天饭桌常客。
“郁壮他们今儿在山上是不是捡到
一篮子蘑菇?泽哥儿,一会吃完饭,去你壮叔那挑些品相好的,送去给你老师。咱们银钱不多,这心意不能差。”老爷子开口道。
林沐想起什么,也说道,“大哥,江哥、狗蛋哥他们进山还捡了不少野果子,我吃过几个,都很甜。”
“好,我一会去瞧瞧。”林泽听得嘴馋,新鲜水果,他也好久没吃了。
想念现代的水果沙拉、刨冰、果汁、奶茶……
林泽家吃完饭,趁着天色没有全暗,赶紧拎着小篮子出门。
三叔公家就在隔壁,林泽熟门熟路地打开柴门。
进屋就看见几个婶子在织布、纳鞋、缝补衣裳,几个小孩蹲在一旁洗洗刷刷,男人则是拿着刀斧敲敲打打,在做家具。
“泽哥儿,吃饭没?”陶氏头一个发现林泽的,但手里织布的活没停,转头朝儿子林江喊,“给你哥拎张凳子——”
林泽让她不用管自己,“大婶子,你们还没吃吗?”
“里头你三叔公看着火呢,一会就成,家里今晚有蘑菇汤,泽哥儿你坐下一块喝点。”陶氏一如既往热情道。
二婶于氏性子比较内敛沉静,只是笑着,偶尔会搭个话。
三婶小于氏比堂姐于氏活泼些,“是啊,泽哥儿,下晌刚从山里摘回来,味道很鲜。”
“我吃过了,三位婶子。你们也摘蘑菇啦?”林泽以为是只有林郁壮家摘的。
刨木头的林郁石接话道,“那是郁壮先发现的,咱们一块去的都得了不少。”
那边林江从屋里搬出一张小矮凳,另一只手拿着几个八月瓜,“泽哥儿,你吃果子吗?这个很甜,还是隔壁大杨村的狗娃告诉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