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194)
邓护卫无甚在意,笑了笑,“上车吧,我给你带来的,自然得全须全尾送到家。”
林泽钻进车厢,邓护卫马上在前面挥鞭赶牲口。四头牲口拉的车,实在很高调。幸好现在下午天色已经不早,镇上摆摊做买卖的大都已经散去。
一路行至城门处,林泽透过没有帘子的车厢窗口瞧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连忙喊住人,“生叔——”
前头的邓护卫听见林泽喊人,很配合地将车停下。
林泽从车厢里出来,急忙道,“邓大人,那是我族叔。”
路边挑着一对箩筐的林郁生,也瞧见了车里的林泽,马上露出一个惊喜的神情,小跑着往这边来。
林郁生将肩上的担子放下,同时不留痕迹打量邓护卫。
邓护卫的视线也落在他身上及箩筐里,只见是一些卖剩的干菜、个头不大的野果子。
林泽这会子心里暖得不行,他一眼就看出,林郁生定然不是为了卖什么东西到这个点才回村的。
“邓大人,既然碰到我同村的族叔,那便不用麻烦您亲自送一趟。天色不早,林泽与族叔自行回去就成。”林泽毫不掩饰自己的开心,眉开眼笑的。
邓护卫乐得轻松,回头如实跟世子那边回禀就好,且眼下没得因为一些小事,让林泽不高兴,“既然如此,那在下这就告辞,林公子一路当心。”
林泽两人目送他离开,这才乐呵呵地朝林郁生道,“生叔,上车!”
“咱们的吗?”林郁生瞪大双眼,不可置信地指着四头牲口道。
林泽嘿嘿一笑,“那可不。”
林郁生顿时难掩喜色,麻利把两个箩筐放到车厢里,叔侄两人并排坐前头赶车。
城郭的暮霭中,层层叠叠的远山,变得朦胧而迷离。
余晖下的行人,在坚硬的黄泥路上留下一个长长的影子。
“生叔,你咋来的?”此时,只剩自己人,林泽非常直接问道。
林郁生道,“泽哥儿,你昨晚一夜没回。族长一早便让我挑了两筐山里弄来的东西,在城门附近卖。特地叫我不许去附近打听,只管等。”
林泽很佩服老爷子的智慧,同时对族人实心实意的好,也挺感动。总之没有让林泽后悔,向世子要的报酬。
有了这四只牲口,村里的农耕便能快上许多。而林泽自家的田地,是不用这么多头牲口。没有要别的东西,就想把村里的生活水平提上去。
不然那破茅草屋到了冬天根本不顶用,要耕种又要每天尽量多做黄泥砖,另一边还要上山砍木头,铁打的身子都受不住啊。
因此林泽昨天第一时间,就想到问世子要牲口。
“泽哥儿,那边没有为难你吧?”林郁生小声问道。
林泽摇摇头,不由想起刚才与世子的交锋,都为自己大胆的冒险感到后怕。
桃花坪熟悉的景物渐渐出现,林泽两人知道,到家了。
在入桃花坪的岔路口前,林郁生和林泽跳下车。
“泽哥儿,你等会,路
窄,四头牲口不能并行走。我把骡子、牛的拉绳先解开。”林郁生道。
林泽点头,往村子看去。斜坡上的房屋前,就有几个村人瞧见他们俩。
不多时,林郁盛和几个汉子就迎上来。他们见到四头牲口的神情跟林郁生那时一模一样。
“这是哪来的?”
“生哥,咋有四头牲口嘞?”
村里人惊奇地左看右看,一会摸摸骡子,一会摸摸牛。
林郁生就开始给大伙说林泽告诉他的故事。
另一边,林郁盛拉过林泽,“可好?”
“没事爹,我有老师。”有些真相,林泽觉得不必跟家人说,免得徒增烦恼。
林郁盛听得这话,只当是谢太傅那边保住林泽,提心吊胆一天一夜,终于能把心放下,“你爷你奶等着你回家吃饭呢。”
“是儿不孝,让你们忧心。”林泽低头歉声道。
林郁盛瞧着眼前跟他一般高的儿子,性情愈发沉稳,还靠自己获得一番机遇。
雏鸟羽翼丰满,作为父亲,目送他去翱翔蓝天时,即便心有不舍和担忧,仍然坚定地支持,“傻小子…饿了吧,回家吃饭去。”
回去的路上,大伙已经七嘴八舌讨论起来,“泽哥儿,咱们今晚就套上犁杖。有了这四头牲口帮忙,咱们肯定能把地都种上粮食。”
“还有泥砖,咱们下月估摸就够盖房子的,过几日先把祠堂弄好。”
“盛哥,你家的田地包给大伙干。你父子俩安安心心念书,族长岁数大,沐姐儿又小,哪能下地。”
大家一嘴我一嘴,也不像以前那么外道。现在林家村每个人考虑事情都是以集体的角度为主,很少只管自家的。
因此林泽带回来的四只牲口,大伙在安排时,都没有想着赶紧朝族长家借回去自己用。
林泽道,“我以后每日要来往谢家,留只骡子给我就成,剩下的听大伙安排,种地的事,我远远没有你们懂。”
“哎哎,得嘞~”这话一出,大家心头火热,聊得更加起劲。
到了村里,四头牲口全让村里会照顾的人家拉走照看。
林泽和林郁盛还没到门口,老爷子老太太、沐姐儿和多福全都闻声出来迎接。
四人都看见林泽父子俩脸上的笑容,心里知道,一切都好。
“来,饭菜还热,赶紧吃饭吧,”老爷子没问别的事,只招呼大家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