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203)
世子还挺谨慎,来一趟连个下人都是自己的。
“那请送他们回世子府吧,我平日也不住这儿,留人也白白浪费了。”林泽道。
世子府家生子跟了他,那可属于被贬的啊。
护卫点头,“属下明白,那便留两个护卫在此地看守宅院即可。”
林泽表示没问题,这里面的家具物件可不是便宜货。
林泽与护卫交接完闭,方才回家。
第94章 学业暂停
不太平坦的松林泥土路上,林泽挥鞭子赶骡,林木葱郁,枝丫横生。
晨间清透的光线,落在他身上,闪闪发亮。
第n次摸上自己的怀里,那里有五张一百两的银票。
再把手移到身边用麻绳固定的箩筐,最底下的布袋里,非常有分量,那是五百两银子带来的。
毫不夸张地说,林泽这辈子可以直接躺平。
种几亩地,开个私塾,已经不用奋斗了。
谁懂,十五岁,搁现代就是初三刚毕业的年纪。他已经实现财务自由,打工自由。
可是自己一辈子一世无忧还不行,嗷嗷待哺的乡亲们还在温饱线上挣扎。林泽得完成自己的使命,继续努力科考上岸,给乡亲们做坚实的后盾。
林泽只能把世子这个人脉当做一个杀手锏,要真遇上事找到对方帮忙,估计黄花菜都凉了,林泽可不敢把全族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别人有不如自己有,权利地位还是要自己拿来的最实在,狐假虎威这事不长久。
骡车晃悠悠地沿着熟悉的山路前进,桃花坪的景色渐渐引入眼帘。
林泽过了村里的小桥,牵骡子走。两边田地上是忙碌的林家村人,林泽一路打着招呼去。
“生叔,这么快就种上了?”林泽见整成一陇一陇的水田,三叔公全家人齐上阵,已经开始点种。
赶下半年的播种时间,林泽发现原来做黄泥砖那边的土坡都没人了,全在地里忙。
林郁生抬头看林泽,略有些惊讶,没想到他这么早回来,“哎,这块种玉米。泽哥儿你回来啦?族长在家呢。”
“回家几日,叔、婶,有空上家里坐坐。”林泽挥手道。
接连又与道上附近的族人打招呼,回到自己的地方,真真是哪里都舒服。
路过祠堂时,林泽拐个弯过去,就看见林沐和七八个比较小的娃牙子,在咿咿呀呀学习认字。
“泽哥。”
“大少爷。”
“大哥,你回来啦?”林沐二话不说,放下手里的树枝子,三步做俩跑到林泽跟前。
林泽揉揉她的脑袋,从
背篓里拿出在镇上买的红糖。
打开油纸包,里头是整块的糖,林泽拿出其中一块比较小的,“来,去弄块石头,我把糖弄碎,大家都甜甜嘴。”
小朋友们一哄而散,全跑去找石块。
林沐和多福一点不急,他们知道林泽肯定不会忘记自家人。
“大哥,你不用去谢师傅家念书吗?”林沐好奇道。
林泽道,“这几日在家,大哥给你买了头绳、头花,回去你瞧瞧喜不喜欢。”
“啊,大哥,你太好了!”林沐抱着林泽的胳膊,笑得眼睛弯弯。
“泽哥,石头。石头——”
林泽接过其中一个人的石头,用手巾包住糖块,搁在板车上,轻轻砸几下,糖块就碎开,“来,排好队啦。”
“好香!”
“好甜!我吃过最好吃的糖了!”
“哈哈,狗娃你才吃几回糖?”
小娃们闹成一团,林泽叮嘱他们注意安全,便和林沐、多福一块回家。
农家小院里,老太太新买的织布机哒哒哒,她动作娴熟地操作着,手脚互相配合,米黄色的丝线一点一点织成布匹。
林老爷子坐在木墩子上,剁草喂鸡。
屋檐下的林郁盛的窗户大开,只见他坐在简单的桌案前,奋笔疾书。
小院里里外外连一根多余的杂草都没有,整理得十分干净。
“阿爷、阿奶,你们瞧,谁回来啦?”林沐大开柴门,一蹦一跳地进去。
自打逃难后,林沐的言行举止越来越活泼。老太太也像是默认了似的,并不做太多的管束。
“阿爷、阿奶、爹,我回来了。”林泽将骡车分开,让多福把骡子牵去后院,自己拉板车进前院。
老太太三人同时将手里的动作停下,定睛看向门口处,“快进来,他爷,帮泽哥儿搭把手。”
老爷子哎哎地应道。
林郁盛将纸笔放好,从屋里出来。望着长子挺拔的身影,想起离世的夫人,不由闪过一丝落寞。
林泽根本没注意到这个细节,他把板车上的箩筐、书箱、食盒拿下来,开始乐呵呵分东西。
“沐姐儿,来,这是你的头绳、头花。”
“谢谢大哥。”林沐拿着粉色的、橘色的头花,看个不停。
“阿奶,你的头绳和手绢。”
“我这把岁数,哪用得着这个。”老太太笑得见眉不见眼,女人哪有不爱美的。
把这方湖蓝绣桂花的手绢看了又看,林泽的审美很好,手绢的颜色搭配非常合她心意。
老爷子站一旁,虽没有出声,但也生出了某些期待。
林泽将一个木盒子给他,眨眼笑道,“阿爷,你看看喜不喜欢?”
老爷子轻咳一声,把东西打开。
“哇大哥,你竟然知道阿爷的烟丝抽完了。”林沐笑嘻嘻道。
林泽转头又将酒坛子拿出来,“阿爷,还有这个。镇上的老杨家黄酒,听说本地极有名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