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255)
林泽刚才被许少晋膈应到了,现在被两人问起抄书的事,一时就顾不上郁闷,“没呢~哎,等会我吃完饭,赶紧回去写。”
“王夫之严苛,但大家也因此学得极为认真,外头好些书院都想请王夫子去讲学,他都没应。”雷宗荣开解道。
让林泽不要对王夫子有什么讨厌的情绪,这是一个很好的先生,外头多的是人想听他讲学。
林泽点头,认真道,“夫子是为我好,仅此一回,我日后做学问便不敢马虎了事。”
“你能这样想,那便是好的。”刘一阳也说道。
三人开始说起《春秋》这本书,说着说着,林泽就想起读书时,现代人对这本书的一个评价。
“微言大义!”刘一阳、雷宗荣二人异口同声地复述林泽这句话,而后反复琢磨这句话。
林泽自己是越品越觉得这词总结得好,《春秋》这本书词句非常简练,但每句话的信息量都很大,“你们想想,一个‘王正月’便能瞧出许多事,可不是微言大义吗?”
“嗯…林兄你这么一说,真有这意思,回头我们再以此角度细细品鉴《春秋》一书。”两人都有种莫名的兴奋,这个新的角度,定能让他们有更多的收获。
林泽也时一样的心情,三人顺着这个思路,又分析了几段内容,真是越分析越对得上“微言大义”四字。
很快就来到三人所在的砚池斋,许是因为路上说得太投入,回来就有些晚了,这时候食堂剩下的菜已经不多。
“大叔,给我来碗红烧肉。”林泽走一圈,还剩这个肉菜,赶紧点。
大叔笑呵呵地把剩下的都给林泽,汤汁浇在白米饭上,真是令人食欲大开。
秉着荤素搭配的原则,林泽又去买了一碗炒豆角。
早早打完饭菜的刘一阳、雷宗荣已经在饭桌上端坐等候。
林泽将饭菜放下,很快就看见两人面前那两个大大的杂面馒头,以及一碗咸菜疙瘩。
“来,为咱们的友情。”林泽端起自己那碗红烧肉,给两人碗里各拨拉两块,又从夹两筷子咸菜放到自己碗里。
刘一阳、雷宗荣两人看着眼前那两块油光红亮、香气四溢的红烧肉已经忍不住咽口水,多久没吃过了,两人都想不起来。
林泽眸光清亮,非常坦然地说,“这是同窗的赠与,安安心心吃。下回你们家里若是有好东西带来,记得给我尝尝。”
“多谢~”两人抓紧筷子,最后还是选择接受林泽的好意。
第120章 师兄相助
“诶,带的厚衣服不够多…”林泽吸吸鼻子,一大早翻箱倒柜,套了两件衣服在里面。
古代的天气好像比现代冷上不少,加之北山书院位于山脚下,比县城那些地方温度又低一点。
收拾好书袋,林泽已经在考虑这个月月末的两天假,要去县城买衣服,还是回桃花坪一趟。
昨晚用脑过度,林泽一早起来,肚子饿得咕咕叫,下楼去食堂点了一大碗米粉,另外再买两个肉包子加个鸡蛋。
这米粉是大娘的手艺,熬得浓浓的肉骨头汤底,点缀一撮青嫩的葱花,再铺上一个煎得焦香的鸡蛋。在这凉飕飕的早晨,来上一碗,真是满满的幸福感。
“清珩~”雷宗荣加快脚步,手里端着一碗粥和两个最便宜的杂面馒头。
林泽咧嘴一笑,起身替他把凳子挪开位置,好让他顺利坐下来。
等人坐下,林泽往四处看了看,便问道,“雷兄早,对了怎的没见刘兄?”
“他昨儿有些着凉,拉肚子,让我先来吃早饭。”雷宗荣一边搅动清粥,一边答道。
清粥便宜,一文钱一大碗,但就是这一大碗,也没见多少米粒,雷宗荣都是当水喝,刚好就着杂面馒头好下咽。
林泽点点头,“最近天气渐冷,你们多盖层被子…”
说完,猛地想起,可能这两人被子都不见得够用。
但林泽没有办法帮忙。
直接给钱?可是他们两人缺口很大,林泽自己族人还有一堆过得比两人还艰难的,在自己没有足够能力之前,林泽不敢开这个口。
最好的办法就是两人能有收入来源,林泽不由想起之前那个想法,“雷兄,你们有没有去外头书铺抄过书?听说报酬还算丰厚。”
“多谢林兄挂心,我们有被子衣裳,就是一阳昨儿不当心,被子没盖好,才给着凉了。至于那个抄书的行当,我们每回沐休都去接活,否则哪够银子念书的,还要准备赶考的路费呢。”雷宗荣说得很坦荡。
经过相处,他知晓林泽不是那等明面上客气,实则背地里瞧不上他们这种出身的人。
林泽见他们挺有成算,觉得自己没看错人,这两人心性坚毅,学识也不错,值得一交。
两人开始吃饭,都遵循‘食不言,寝不语’的规则。
饭堂里都是大家安静吃饭的声音,把碗筷都放到食堂大木盆,林泽想了想还是同雷宗荣说道,“雷兄,要不咱们去斋舍瞧瞧,怎的刘兄还没下来。”
虽然男生吃饭比较快,但这早饭前前后后也有十来分钟,刘一阳拉肚子还能耽误这么久?还要去学堂呢。
林泽心里已经有打算,若是真比较严重,自己空间保济丸还不少。
那玩意长得就是中药样,味道更是,拿出来给刘一阳,都不用扯谎的。
“我适才正想说回去瞧一眼,没想到林兄先开了口。”雷宗荣有些削瘦地脸庞挂上一丝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