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296)
林泽心里一百个窝草……考不了就算了,还把功名革去。把人家寒窗苦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全部化成泡影,这打击实在太大。
连同跟他一起结保的人都会收到牵连,不能参加这届科考。
回到老家,又要面临一场惊天的舆论风波。全家、全族、所有曾经因他而骄傲的亲人,都将永远背上科考舞弊的沉重枷锁。
“爹,你是说,这位吴益恒是被人…”林泽压低了声音。
林郁盛轻轻点头,回忆道,“他的学识,我不敢说一定中。但机会很大,而且那种夹带之法,实在太低级。”
“爹,我懂了
。咱们去到府城,一心念书,不去管那些外事。”林泽道。
简直处处是坑,科考竞争太大,手段层出不穷。那位吴益恒因为风头太大,被人盯上。
“我只能说,他当时的名气,已经不小。若是顺顺当当考完,学政大人对他都有耳闻,这是及其难得的。
况且他也不是什么没见过世面之人,日常之事皆谨慎。我私下怀疑,是有人花了大力气,买通他的书童或是下人,才做成这事的。”林郁盛道。
“爹,所以出名有好有坏是吗?”林泽问道。
林郁盛点头,“这是自然,否则为何每年科考,各路学子都想方设法递帖子、送文章到主考官府上。”
“算了算了,咱们还是老老实实考吧,不中也没事。”林泽心态真是一波三折。
林郁盛笑了笑,“你啊,命好!若非你给爹弄来那老些大儒注解,还有各名家解题,爹是不打算来考的。实在是机会渺茫。你不晓得寻常人家能考中童生,已经是顶天的运气加勤奋。”
“爹,我其实晓得的。在北山书院时,老师给我的那些书,都是同窗们见都见不到的,甚至夫子、山长也一样。
同样的一篇圣贤文章,不同学识的人就有不同的见解。
而大儒们博览群书,累世书香熏陶下的见解是极高的。这在科考时,解题立意马上见高低。”
这就像现代社会,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分配是非常不平衡的。
人家北上广小学就能考雅思托福、搞编程机器人创新等等。
偏远地区连少年宫是什么都不知道。
这就是教育资源的重要性,都是一样的学生,智商差不多,大城市的学识就是高。
林泽他们科举也一样,为什么要考县城最好的几所书院,进士出身的夫子,和举人出身的能一样吗?
进士也分高低,大儒这种超级名师资源,更是一票难求。
谢家是大家族,十几代读书人累积下来的底蕴。谢太傅本人更是领域大牛,不管是政治手腕还是学识方面。
相当于林泽有一个顶尖私教给他一对一,虽然线上学习的时间比较长,但辅导资源一点没少给。
去书院后,林泽对这事感触非常深。藏书楼他没少去,根据谢太傅的提醒,该看的都看了,主要是拓展知识面。
考试科目的学习有他老人家把控,就算北山书院师资一般,林泽的课业不会落下太多。
“你晓得就好,原以为那时候太傅大人就是说个笑,随意给套书打发就是。没成想他对你这般上心,收你为入室弟子。其实他那样的身份,有的是法子,应对收徒的事。“林郁盛感慨道。
林泽想了想,许是两人投缘,性子合得来,“爹,那咱们可都要抓住这次机会。早点康复,老师那边安排讲学师傅,估计托了不少人情,咱来怕也是沾了师兄的光。”
“嗯。”林郁盛极为认同,谢宁恰好参与这次恩科,父子俩心里清楚,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要抓紧了!
许是因为这场振奋人心的聊天,林泽两人在驿站休息了两天,风寒症状明显减轻。除了还有点流鼻涕,其他一概没事。
而且最重要的是,天气变好。
“小哥,劳你先搬这部分行李去板车,我和爹很快就跟上。”林泽清点着他们收拾出来的东西,今天是等到太阳出来,才正式出发的。
“好的公子,你身子没好全,重的物件别动,我来回两趟就差不多了。”谢德叮嘱道。
林泽点头,等谢德走后,拿起一个包袱,“爹,那我去把东西送给柳兄。”
“嗯,快去快回。”林郁盛看了眼包袱,这是父子俩昨天准备好的,等离开时送一包干粮和三斤粗粮给柳纶。
林泽轻车熟路来到拆房,柳纶正在背起书箱也要出发,“林兄!”
“柳兄今日要走?”林泽快步向前。
柳纶看了眼天,“是啊,终于雪停。”
“那祝柳兄此去一路平安,咱们府城见。”说完,林泽笑着将小包袱塞到他书箱里。
柳纶赶紧扭头,“哎呀,林兄这是何意?”
“小小心意,咱们相遇就是缘分。柳兄莫要客气,就是一些干粮。你路上别省着,该吃就吃。赶路辛苦,肚子不饱,没力气走。”说完,林泽脚下生风,一溜烟就从拐角处消失了。
柳纶使劲够到后面,把小包袱拿在手上。打开一看,竟然杂面饼子,有两个还是有肉香的。还有一包粗粮,够他一个人吃三天了。
“多谢!”柳纶朝林泽离开的方向作揖行礼,萍水相逢,人家能帮这么多,已经是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