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332)
心跳突然加快,林泽担心是不是老师今天情绪波动大病情加重。
“并无,只请您一人。”谢管家很直白,并没有敷衍之意。
林泽随他来到谢太傅平时住的院子——熙和院。
暮色渐浓,天际染上一片片绚丽的色彩。
谢管家将林泽带到书房,而不是平时去的内室。
谢太傅靠坐在书架前的太师椅上,“来了?”
“问老师安。”林泽作揖行礼。
“你来,为师这边有些书籍是给你的。”谢太傅轻轻招手。
林泽向前走去,只见在书架下面,已经收拾出六大箱。
谢太傅示意林泽扶他起来,两人慢慢从书房后门,沿着回廊走着,“那些都是为师这一生所读、所著之书。我老了,好多道理没法亲自同你讲,都在那些书里。日后你再慢慢细读,传承我的衣钵。”
“老师…”林泽感受老人衣裳下枯瘦的手臂,心中悲痛生起,一时不知该怎么说。
“不必伤感,生老病死,是平常事。好好的,你和宁哥儿、明珠都要好好的。不求你们光耀门楣,只希望一辈子都平安顺遂。”谢太傅停下脚步,看着林泽的眼睛,认真说道。
走了一会,林泽就陪他回去,外头起夜风了。
等谢太傅在椅子上坐下,林泽看了眼那边的大箱子,重重跪下,三叩九拜,“林泽叩谢恩师!”
谢太傅没有阻止,含笑接受了这个大礼。
等林泽起来,谢太傅又说道,“来日上京城科考,我给你准备了一间小院子,虽不大,也够你们父子俩安住。那边谢府人多眼杂,还是不住的好。这匣子里有些金银俗物,你留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人是肉体凡胎,活在世上就免不得要为此所累。这是为师的一点心意,免你日后为此物迷惑。”
第156章 乡试出榜
“孩子,你不要怕前路茫茫,自有同行之人。”
林泽捧着沉重的漆器描金镶玉檀木匣子离开时,脑子里一遍遍回想起临走前,老师同他说的这句话。
身后跟着一群抬箱子的小厮,林泽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回到自己的卧室。
坐在圆凳上,抬眼一看,屋里整整齐齐叠放了六个大木箱。
“泽哥儿?”林郁盛敲门进来,听到儿子回来的动静,又在正房那边等了好一会,不见人出来吃饭。
林泽“啊?”了一声,才回过神来,眼睛还有些发红。
林郁盛瞧见,心中一紧,连忙走过来问道,“可是太傅大人……?”
林泽摇头,请他爹坐下。
林郁盛定下心,这时也发现房间里多了东西。
“爹,老师送了我很多书,都是他所著或是读过很喜欢的。”林泽一说,情绪又起了波动。
暮霭四合,日落山头,屋里昏暗一片。屋里屋外似乎都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忧愁。
林郁盛摸了摸儿子的头,“太傅大人待你如至亲血脉,诸多未曾实现的抱负,寄托于你们身上。身为人父,最盼你的是一辈子都欢乐无穷、身健无忧。”
林泽两手忽的抓紧了木匣子,骨节分明,青筋骤起,“爹,贴榜后,我想到在这住到六月中旬,再乘船进京赶考。”
林泽决定留在这个多陪老师两个月,至于耽误备考的事。林泽觉得错过这一次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他还能等得起很多个三年。但如果这次离开老师,下次见面,很可能就是天人永隔了。
“人之行,莫大于孝。”林郁盛笑了笑。
在上次去镖局往老家寄送包袱,碰见偷盗之事时。林郁盛教儿子要先顾好自己,莫为他人惹祸上身。
但在真正的大义面前,林郁盛也不含糊。道心有损的话,儿子一辈子都过不安乐。
林泽的情绪得到安置之处,脸上恢复了往日的神采,“爹,我老师给的。”
林泽将木匣子打开,往他爹跟前送去。
“这!”林郁盛一眼就看见那好几根金条,直抽一大口冷气。
林泽拿出底下的一张契纸,“还有京城的一间屋子。老师说,日后我不必为钱财折腰了。”
这房子的位置林泽不太清楚,没去过京城啊。但你说能在北京有一套房子,那是一般的人吗?
而且还有十根大金条,加上世子给的一千两。还有安阳县那套大宅子,更不说房子里面老多好东西。
但是吧,林泽刚才自己琢磨很久,觉得实现财富自由后真的会想去干点什么,不求名利的那种事。
以前的打算还是科举发家致富,现在一门心思要进入体制里。不管什么岗位都行,都是在为民做实事。
“儿子,爹的见识如今不比你多多少。以后的事,你自己把握。”林郁盛感慨道。
“好了,你生叔、武叔都等着你吃饭呢。”
“爹,你一提醒,我肚子都叫了。”
……
日子晃眼就过,林泽的打算暂时没跟其他人说,谢宁要带上京的东西都装上码头的谢家专船。
而林泽几人的行李比较少,不急着搬运,等准备出发前再动手两天不迟。
现在林泽每日仍旧念书、写文章,请教文夫子,陪老师散步吃饭。
谢宁的事情多,但也会坚持每日做功课。
大家在等张榜后,一切安排妥当,即可扬帆起航。
四月十六日,小雨,微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