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360)
“您别客气,家里人都看过了,就是几处瘀伤,搓几回药酒就好了。”林泽笑道。
林郁盛也宽慰,“老哥不必如此客气,咱们也是顺手帮个忙,那些个混子欺软怕硬罢了。”
“林老爷你们是心善的人,咱们这些个平头百姓,得您庇佑,是积了多大的福气啊。那马六在这一带都是出了名的,收我们这些摊子的头钱。时不时还来白吃白喝,简直不是个东西。”孟老三道。
头钱?保护费?林泽理解一下语义,“这人什么来头?”
孟老三想了想,“他啊,就是外城北街的人,一家老小都住那好久了。我住南大街,并不怎么知晓北街的事。但听得不少,他家有三个娃儿,老娘和媳妇在家带。全都指望他挣银子回家,这马六手底下有五个同样的混子,以前都是码头上做苦力的。后来不知怎的就认了个大哥,做起收头钱的买卖来。”
难怪,林泽就说,这收保护费是想搞就搞的吗?就算去码头做苦力,那里的头头都要抽成的,别以为钱好挣。
这收保护费,以马六的能耐他还镇不住场子。原来是背后有人,这就说得通了。
“那他们会不会私下找你报复?若是真有这种事发生,你只管威胁他们,要告诉我。”林泽提醒道。
他们父子俩怎么说都是个举人,已经是这个年代最底层的士人阶级。
马六那个老大就算背后还有人,但他们也会计算得失。
为了这种事把林泽逼得不死不休,真是一点脑子没有,敢混那种圈子?坟头草估计都三米高了。
孟老三头低了下去,“我们今儿上门,也是存了私心。让那些人知晓,我们家同恩公有些来往……”
孟父老脸上的微笑都要挂不住,恩公一家待人真诚,他们不说也难受。
林郁盛笑了笑,“老哥你是个厚道人,咱们都是远道来的,大家今儿有缘相识,日后都是朋友。”
“是啊。孟叔,我可喜欢吃你家的面条了,特别香。”林泽道。
孟老三:“哎,老爷你们抬举,郎君日后想吃尽管来!”
后面的两个小姑娘和妇人都露出真挚的笑。
“好啊。我家两位叔叔过些日子准备弄些咸鸭蛋去卖,到时候还要向孟叔你多请教呢。”林泽直接就答应了。
“请教不敢当,我知晓的肯定都说与你们。”孟老三忙不迭道。
双方高高兴兴地喝完一盏茶,林泽将他们送的礼物退回去一半。
猪肉一条、点心一包、小米两斤、鸡蛋二十个。
这几样是最贵的,林泽知道,他们家是真花了大价钱的。对于普通人,就算过节也不见得能吃上一回的。
孟家靠小食摊能养活三个孩子就不错了,这次的谢礼估计都要借点钱才置办得下来,林泽哪里能收。
孟家自然是不肯的,林泽只说以后去小食摊还要白吃白喝的,这礼物不能收完。
林郁盛也出言劝阻,才勉强答应。
林泽将人送到门口,看着夜幕中越走越远的一家人
‘希望你们过上好日子’。
第169章 国子监
“盛哥!榜上有你们的名儿!”
五月初十,林郁武一大早天没亮就跑去国子监门前蹲守,要第一时间看告示。
这几日他们兄弟俩去外头走街串巷地收集消息,早已经知晓国子监是个什么地方。
此前只知道是京都的一个上学念书的地方,现在经过一番打听,才明白这来头可不小。
院子里练枪法的父子俩都停了下来,林泽追问道,“叔,在内班还是外班?”
“内班内班!”林郁武笑得脸都僵了。
两人都进了国子监,就算八月的恩科会试太难,国子监顺利肄业,也可以当官呢。
林郁生稍微稳重点,但眼里都是喜色,“我还同那儿的守卫打听了一些国子监的规矩。”
林泽一听,生叔这水平真是飞一般地进步啊。
连国子监的人都能搭话了。
父子俩将手里的木枪放一旁,四人在院子里的木板凳坐下。
林郁生略略回想一下,开始说道,“国子监每月朔日(初一)、望日(十五)都要考试。听那护卫说,主持考试的好像是祭酒大人和司业大人。具体考什么他也不晓得,这个要你们自个儿去念书时打听一下。”
林郁武跟着点头,他当时也一块听的。
这次哥俩带了好些个腌制好的咸鸭蛋去,搭话前,往人怀里塞两个。
这些事他们已经很熟练了,当然也是有原因的。
以往跟族长在衙门混时,别人就是这样往他们怀里塞东西的。
“还有每三月一次季考。”林郁武补充道。
林泽顿感压力山大,国子监比北山书院还能考。
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恨不得天天考。
就在父子俩沉默的时候,林郁生特意解释一下,“你们别紧张,季考分三日呢。初一是国子监的博士考学,初三是助教考,十八是学正。”
哦,听完更难受了呢。
林郁盛敛眸思索,“郁生你们可有打听到那个积分是怎么弄的?”
林泽一听也打起精神来,这个积分是关乎他们能不能通过国子监这条路,参加吏部的考核。